走进县域与都市,女科学家如何照亮科学教育的“第三种可能”?——从福建到巴黎,欧莱雅重构科学教育价值坐标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8 21:30 5

摘要:这位以破解MD5、SHA-1密码算法轰动国际学界的科学家,如今在全球唯一奖励科学女性的顶尖荣誉上加冕。王小云的科研轨迹,映照出欧莱雅“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华二十多年的缩影。2006年,她斩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以破冰者与传薪者的姿态,自2022

5 月27 日,欧莱雅企业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获奖名单中,中国密码学家王小云的名字格外瞩目。

这位以破解MD5、SHA-1密码算法轰动国际学界的科学家,如今在全球唯一奖励科学女性的顶尖荣誉上加冕。王小云的科研轨迹,映照出欧莱雅“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华二十多年的缩影。2006年,她斩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以破冰者与传薪者的姿态,自2022年起担任“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奖项评委,成就女性科研力量的代际跃升。

“一代耀一代”的传承,在当下“科技女生赋能计划”中延续。就在王小云获奖前夕,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得主鲍红丽走进县中校园,以科学教育为纽带,探索培育未来科技女生的价值体系。

科学教育的第三种可能

5 月9 日,福安一中报告厅内,女生们紧攥“分子信笺”,纸面写着她们历经一个月自主拆解实验数据后的提问。课堂指导老师为第19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得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研究员鲍红丽。

分子信笺上女生的科学问题与科学梦想

这不是一堂传统的化学课。鲍红丽带来“高分子材料的高科技应用”演示课程,学生们早已通过“假如我是化学家”项目研读她的研究方向。

在科学教育实践中,知识传授仍然是科学教育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应试理论知识才能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创新。与此同时,素养培育模式逐渐成为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然而,受限于地方资源,科学家的身份时而耀眼,时而遥远。

如何让科研舞台离女生们再近一点,以至于“我要做科研”成为每个普通女生最自然的想法?科技女生赋能计划正以“请进来、走出去、广播种”的创新方式,从县域到都市,激活女孩们的科学想象力。

2024年4 月,“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中国发起20 周年之际,欧莱雅和新浪扬帆公益基金共同发起“科技女生赋能计划”,探索科学教育的“第三种可能”——让顶尖科研资源穿透地域壁垒、注入大城小镇的课堂,将科学家的真实故事嵌入教育现场,点燃所有女生对科学的热情。

各界代表在欧莱雅中国科技女生赋能论坛暨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教育论坛上发布《一代耀一代:科技女生赋能计划倡议》

2024年10 月,“一代耀一代”欧莱雅中国科技女生赋能论坛暨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教育论坛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包括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2024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得主杰瑞米·内森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曾凡一等跨越太平洋,齐聚上海,发布《一代耀一代:科技女生赋能计划倡议》,以顶尖科研之力,携手各界支持科技女生。

回望2024年,我国在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大规模光计算芯片智能推理训练、量子技术、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女生赋能计划扎根于中国,将继续发扬于这片充满科创能力的热土之上,截至目前,已覆盖全国40 余所学校,惠及超10万中学生。其中清晰、明确的三大模块,每向前一步,都需要极大的前期投入与筹备,以及各类社会机构的织网协同。

三层架构,点燃科学的火种

科技女生赋能计划具有梯度分明的三层赋能体系,致力覆盖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初高中女生。

其一,在基础层“请进来”,邀请女科学家走进校园,弥合城乡资源鸿沟。从甘肃到上海,女科学家们走进校园,开设科普讲座,让学生们触摸真实的科学。在甘肃广河县,兰州大学萃英学者陈思宇向女生们讲述沙尘旅行的原理,沙子或许是这群女孩身边最微不足道的微粒。而在陈思宇的科普下,女生读懂了沙尘对青藏高原的气候以及东亚水循环产生的影响,原来渺小的沙粒也能成就科研。

陈思宇与广河县第四中学的女生

其二,在进阶层“走出去”,将女生与女科学家的交流平台延伸至校园之外。女生们在国家博物馆看见浴火重生后的巴黎圣母院,其富含的文化、力学和建筑知识令人心醉,更见证中法两国间的纽带。此外,欧莱雅还将自己的全球产业实践场景作为教育现场,从科技秀场到智能中心,女生们在上海进博会欧莱雅展台上学习皮肤科学课,在欧莱雅苏州智能运营中心目睹AI

来源:米西说剧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