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宋史》里讲徽宗皇帝的故事、张叔野的事儿,还有侯蒙上的报告里,都说了-淮南贼-宋江带着队伍打淮阳的官军,一连攻下了十多个地方,官军吓得都不敢跟他对打。
心想着山东老家,人却在吴地漂泊,像江海里的浮萍,只能无奈叹息。
在《宋史》里讲徽宗皇帝的故事、张叔野的事儿,还有侯蒙上的报告里,都说了-淮南贼-宋江带着队伍打淮阳的官军,一连攻下了十多个地方,官军吓得都不敢跟他对打。
最后,大臣出了个主意:放过宋江一马,让他去打方腊,以此来将功补过。
在《水浒传》里,宋江是大家公认的头号人物,而且他的外号也是梁山好汉中最多的。
他这个人啊,形象复杂,性格多变,让大家对他的看法都不一样,有人夸也有人骂。
特别是后来,他一心想着向朝廷表忠心,结果却把梁山给搞垮了。
【宋江的人物性格】
《水浒传》里的宋江,个子不高,皮肤黑黑的,嘴巴长得挺方正,眼睛像凤凰一样有神,眉毛弯弯的。
他一直在郓城县待着,工作生活都在那儿,到了三十岁那会儿,他是县里管文书的押司。
对于从小就心怀大志,但又活在看重做官样子的宋朝的宋江而言,走常规的当官路子挺难的。
他聪明的地方在于,会好好利用自己的长处来达成心愿。
他来自一个小地主之家,老祖宗给他留下了一些家底,让他过得比一般人滋润多了。
他手里有钱,就乐意帮衬穷人,比如给阎婆惜母女解了围,花钱大手大脚,-钱对他来说就像土块一样-,于是,-及时雨-的美名就传开了。
他借着当官的便利,深知老百姓的不易,心里头挺可怜他们的;同时,他也让江湖上的英雄们免费吃住,-别人找他要点钱物,他也从不拒绝-,这样一来,他就赢得了慷慨大方的美名。
在江湖上,他不过是个小角色,但靠给人送钱,交了很多朋友。
他深知老百姓过日子最需要啥,因此有了-及时雨-的称号,慢慢在社会上有了点名气和关系网。
不管人们熟不熟悉宋江,一提到他,大家总会纷纷竖起大拇指夸奖。
走投无路之下,宋江举起了-为正义而战-的大旗,他痛恨的是那些贪官污吏,而不是整个朝廷或皇上。
这主要是因为他从小就被灌输了很多儒家思想,心里一直深深地尊敬着君王。
宋江心里真正想的是出人头地,让老婆孩子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
不可否认,他有过从政的经验,这让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变得谨慎机灵,擅长随机应变,同时也爱使用一些政治手腕。
要是用计把卢俊义拉拢过来,就是为了给梁山长长脸;而偷偷让李逵喝下毒酒,是想保住他的好名声,不让他受辱。
宋江靠着兄弟们讲的-忠心耿耿、讲义气-,达成了自己的心愿,但也因此走向了凄凉的下场。
【被诏安是梁山的宿命?】
读《水浒传》,前半截故事让人看得痛快过瘾,可到了后半截就忍不住感到伤感了。
宋江在梁山后期当家做主时,他的为人和脾气对梁山的未来路子很关键。
不过话说回来,从过往的事来看,梁山最后选择归顺朝廷,也是那些农民起义队伍躲不掉的结局。
宋江心里头忠诚于皇帝,这让他根本没有胆量去推翻朝廷,也并非真想和朝廷作对。
他当上梁山的老大后,就把梁山当成了跟朝廷讨价还价的资本。
就算梁山内部有人唱反调,他也是靠着和兄弟们之间的感情去说服大家,让矛盾烟消云散。
他相信,只要梁山不断壮大,
要是投靠了官府,就不用再过那种抢人家东西的日子了,能有个更安稳的生活保障。
另外,一旦梁山好汉们被朝廷收编成为正规军队,那么,不管他们以前是犯过命案,还是触犯了法律规矩,都能得到宽恕,再也不用过着心惊胆战的生活了。
说实话,宋朝那时候的连带责任制度可真是狠啊。
宋江和弟兄们一起经历过风风雨雨,也想着一同过好日子。
所以他慢慢引导大家接受朝廷招安,他觉得这是给梁山兄弟们找的最棒的出路。
往历史上瞧,古代的老百姓想过上好生活,要么参加科举考试,要么就起义反抗朝廷,要么在起义后被政府收编。
但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想通过科举或起义推翻朝廷来翻身,那机会真是小得可怜。
很多人起义之后接受了政府的收编,就从土匪身份转变成了吃公家饭的人。
朱温归顺唐朝后,被封为了左金吾卫的大将军,还当上了河中行营的副指挥使。
要是他们这些绿林好汉不接受招安,继续占山为王,最终肯定会被朝廷给消灭掉。
他真够走运的,竟然见到了皇上,还跟皇上谈成了一笔交易,最终帮朝廷成功收服了梁山。
宋江为了表明自己对朝廷的忠诚,带着梁山的好汉们去打辽国、对方腊发起进攻,结果七十多位兄弟不幸丧命,而他则换来了楚州安抚使的官职。
【楚州安抚使是啥官职】
宋朝的官职体系,基本上照着唐朝的来,不过也有些新花样。
宋朝的地方管理制度,从大到小依次是:路、道、府、州、县。
宋太祖为了避免像唐朝那样出现地方势力割据的情况,就改动了行政区域的划分,设立了-路-这个级别。
宋朝的路级官员制度挺复杂,机构和官职名头一大堆。
主要包括转运使、管刑狱的提点官、管粮食仓储的提举官、管教育的提举学事官,还有安抚使同时管着兵马大权。
宋朝时,上面的管理层把地方转运使的权力给分开了,这样路级的大官们就不可能再像以前的割据势力那样闹叛乱了。
宋朝时期,实施了地方官员互相监督的制度。
官员们同级之间相互监督,这样既不让一个人权力太大说了算,也防止了地方上出现小圈子搞分裂。
接受朝廷招安后,为了哄宋江开心,朝廷给了他三个官位:武德大夫的头衔,还有楚州的安抚使和兵马总管的职位。
武德大夫就是个名誉头衔,没啥实际权力。
要说行政级别,安抚使就像是省里的一把手。
兵马都总管这个职位可不一样,它有实打实的权力,差不多就是现在的地方军队最高长官。
宋江那时候被分到了淮南东路这一片,就是现在的江苏附近。
楚州是那一带的老大,官府的位置,差不多就是现在的淮安市那里。
宋江做了楚州的安抚使,是个三品大官,就像现在的省委常委加上淮安市委书记一样,管着整个地区的行政事务,不过还得受上一级路官的监督。
要知道,宋江的那个官位是临时性的,通常只有遇到天灾人祸或者要打仗的时候,才会临时设置这个职位。
这跟那些长期有经略安抚使管理的地区比起来,差别挺大,不论是性质上还是实际权力上。
宋江两次打败童贯,三次让高俅吃瘪后,朝廷只是随便给了他个临时官职,心里还是不太相信他。
接受招安后,他带着梁山好汉们东征西战,人马都快打光了,这时候坏人用毒酒把他给害了。
盼着朝廷快点发下招安的圣旨,心里才踏实满足。
宋江一辈子都活在纠结里,他既想忠心又想讲义气,想给兄弟们找个好去处,就连死后变成鬼,心里还惦记着对君王忠心。
可他偏偏上了梁山,这让他的忠和义没法都顾全。
他为了梁山的发展和兄弟间的情义,却不得不背离对君主的忠诚。
而他要是选择向朝廷尽忠,接受那所谓的-正式-招安,结果却让梁山走向了衰败。
举报-反馈
来源:来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