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29上

B站影视 2025-01-04 08:25 2

摘要:“581”组紧锣密鼓,朝着在1960年发射第一颗中国人造地球卫星的目标努力。就在这个时候,来了“降温”指示。那是因为在1958年举国“大跃进”。

作者:叶永烈

探空火箭从上海起飞

“581”组紧锣密鼓,朝着在1960年发射第一颗中国人造地球卫星的目标努力。就在这个时候,来了“降温”指示。那是因为在1958年举国“大跃进”。

张劲夫回忆说:

由于三年经济困难,两位中央常委、副总理陈云、邓小平分别对我说:“卫星还要搞,但是要推后一点,因为国家经济困难。”

1959年1月21日,我在院党组会上传达了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小平的指示:“卫星明年不放,与国力不相称。”

这样,原定在196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计划就取消了。

不过,“581”计划仍在进行,只是速度放慢了。按照“581”组规划中“实现卫星上天”的第一步,是“发射探空火箭”。

探空火箭(鞠浪摄)

钱学森指出,先放探空火箭和气象火箭,可以为研制运载火箭和放卫星积累经验。

1959年5月4日,钱学森主持了“和平1号”探空火箭协作分工会议,就遥测系统、箭上仪器、结构设计、弹道测量、与靶场挂钩问题作了具体安排。

紧接着,新成立的上海机电设计院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在杨南生、王希季主持下,开始着手制造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这意味着中国的“581”计划从图纸走向实践的重要一步。

上海机电设计院设计制造了“T-7M”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火箭从1959年10月开始研制,仅用三个月就完成了第一枚主火箭的装配。

上海南汇老港镇东进村被选中作为探空火箭的发射基地。

1960年2月19日,“T-7M”探空火箭竖立在东进村的简易发射场,准备发射。

人们这样回忆当时发射场条件的简陋:“发电站是用芦席围成的,顶上盖了一张油布;没有步话机,没有电话,连广播喇叭都没有,总指挥下达命令时,只能大声喊叫或用手势比划;没有专用加注设备,只能用自行车打气筒加注推进剂;没有自动遥测定向天线,只能靠人来转动天线。”

下午4点47分,竖立在20米高的发射架上的“T-7M”火箭点火发射,一举成功!

“T-7M”是由液体燃料主火箭和固体燃料助推器串联而成的两级无控制火箭。主火箭发动机燃烧剂为苯胺和糠醇,氧化剂为白烟硝酸。这枚火箭的起飞总重量为190千克,总长度5.3米,直径0.25米。火箭飞行高度为8千米——还不及现在的民航客机飞得高。

为了纪念“T-7M”火箭发射成功,1997年11月4日在火箭发射原址建立了纪念碑。

1960年4月18日,聂荣臻副总理在张劲夫、钱学森的陪同下,到上海视察“T-7M”探空火箭主发动机热试车。当时,上海郊区机场旁的一个过去侵华日军遗弃的废碉堡,被用作火箭发动机的试车台。聂荣臻元帅和钱学森站在这个碉堡外,通过观察窗观看发动机的点火和试车。

就在“T-7M”探空火箭发射成功三个多月,1960年5月28日晚,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的陪同下,来到上海市新技术展览会,饶有兴味地在保密馆里参观了“T-7M”火箭。

毛泽东在听取了关于“T-7M”火箭的介绍之后,问道:“火箭能飞多高?”

技术人员回答说:“能飞8千米。”

毛泽东高兴地说:“8千米那也了不起。”他鼓励火箭研制人员说,“应该是8千米、20千米、200千米搞上去!”毛泽东接着还说,搞它个天翻地覆!

半年之后,“T-7M”探空火箭的发射高度达到了60到80千米。虽说这样的高度只是到达大气层的边缘,尚未进入太空,但是比最初的8千米已经大有进步了。其实,发射人造地球卫星,除了研制卫星之外,关键在于火箭。如果火箭的高度穿越了大气层,进入太空,那就达到可以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水准了。

1961年6月起,在钱学森、赵九章的倡议下,中国科学院举办了12场“星际航行座谈会”,探讨向太空进军。

1963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以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为领导的星际航行委员会,制订中国的星际航行发展规划。

1960年5月28日,毛泽东在上海观看探空火箭(周梓明摄)

启用年轻人挑起研制卫星的大梁

1964年11月23日,国务院决定成立第七机械工业部,统一管理导弹工业的科研、设计、试制、生产和基本建设工作,加速导弹工业的发展。钱学森被任命为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当时的八大机械工业部的分工如下:

第一机械工业部——民用机械工业部

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

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

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

第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

第六机械工业部——船舶工业部

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

第八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部

1965年1月4日,第七机械工业部正式成立。

受到1964年中国“两弹”成功的鼓舞,再说中国经济从1965年起开始好转,曾经被“推后一点”的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计划,又被提到日程上来了。

钱学森认为,有了“东风-2A”导弹的成功经验,又有探空火箭的成功经验,已经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打下良好基础。1965年1月8日,钱学森向政府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订中国人造地球卫星研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

钱学森在报告中指出:

自从苏联在1957年10月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中国科学院及原第五研究院对这项新技术就有些考虑,但未作研制任务。

现在看来,人造卫星有以下几种已经明确的用途:测地卫星、通讯及广播卫星、预警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侦察卫星。重量更大的载人卫星在国际上的应用,现在虽然还不十分明确,但也得有所准备。现在我国弹道式导弹已有一定的基础,现有型号进一步发展,即能发射100公斤左右重量的仪器卫星。

这些工作是复杂艰巨的,必须及早开展有关的研究、研制工作,才能到时拿出东西。因此建议国家早日制订我国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列入国家任务,促进这项重大的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

聂荣臻副总理非常重视钱学森的报告,批示“只要力量有可能,就要积极去搞”,并请张爱萍上将予以落实。

除了钱学森之外,赵九章和吕强也分别就研制中国人造地球卫星向中央打了报告。

1965年1月,周总理批示科学院提出具体方案。于是,在1958年制订的研制人造地球卫星的“581”计划,此时被改名为“651”计划。

张爱萍召集张劲夫、钱学森、孙俊人等对中国人造地球卫星研制计划的方案进行讨论,并于1965年4月29日以国防科委的名义向中央专门委员会打了报告——《关于研制人造卫星的方案报告》,提出拟于1970~1971年发射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5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建议》呈报到中央专委。

1965年8月,周恩来主持中央专门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这次会议确定将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列为国家尖端技术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了《关于发展中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建议》(该建议于1966年修订形成了《发展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十年规划》)。

会议强调,只要是“651”需要的,全国的人、财、物,不管是哪个地方、哪个单位的,一律放行,全面绿灯。

8月中旬,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三个组织:

卫星任务领导小组,组长谷羽(胡乔木夫人),副组长杨刚毅、赵九章;

卫星总体设计组,组长赵九章,副组长郭永怀、王大珩;

卫星任务办公室,主任陆绶观。

1965年11月底,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方案初步确定,各分系统开始了技术设计、试制和试验工作。

1966年1月,中国科学院设立卫星设计院,代号为“651设计院”,公开名称为“科学仪器设计院”,赵九章被任命为院长,启动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工程,而钱骥则被任命为副院长兼卫星总设计师,杨刚毅任党委书记。上海机电设计院在王希季总工程师的主持下,进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火箭方案的总体论证和返回式遥感卫星方案探讨。

当卫星总设计师钱骥奉命向周恩来汇报人造地球卫星设计方案时,周恩来一语双关地说,我们的卫星总设计师也是姓钱啊?我们搞尖端的,原子弹、导弹、卫星,都离不开“钱”啊。

“651”计划正准备实施,“文革”开始了。“651”计划受到“文革”的严重干扰。中国科学院乱成一锅粥。

张爱萍上将

来源:大肥肥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