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文里的引号越来越“泛滥”?

B站影视 2025-01-04 09:00 2

摘要:以“科学技术创新”为着力点,答好“高质量发展”这道“必答题”。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如果把新质生产力比喻为“一辆车”,那么科技创新就是其“动力引擎”。

随手点开微信公众号消息、小红书推送,迎面而来的全是引号:

这还不算什么,申论范文里的引号才叫论斤批发,比如下面这一段话,104个字符居然用了6对引号。“一辆车”为什么要加引号,我实在想不明白。

以“科学技术创新”为着力点,答好“高质量发展”这道“必答题”。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如果把新质生产力比喻为“一辆车”,那么科技创新就是其“动力引擎”。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综艺节目中。有网友发帖吐槽,什么时候表示程度的“死”、“疯”都要加引号了?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字幕:“笑”死我,憋“疯”了快


引号的一个标准用法是“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这种引号一般用在反语、讽刺表达的头上,例如: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而第一张图里右边推送标题中的概念“普通东亚女性”,申论文章中的比喻“一辆车”,表示程度高的引申义用法“死”,好像都和上边的“慈祥”不一样。不难看出,现在在各个媒体平台上,只要涉及比喻甚至词义引申的用法,好像都非得用引号括起来不可。

在口语中,边说边来个“空气引号(air quote)”,好像也变得越来越多。

七八年前小编上大学时,在西方文学课上第一次见到老师比划空气引号,模模糊糊能猜出点意思,更多是崇拜,觉得老师好专业、好学术。而现在,空气引号在知识区的长视频或是点评类综艺中已经很常见了。

截图来源:小红书用户@志萍的三分田


这些引号从何而来,因何而起呢?

一篇于2019年发表在《语用学杂志》 (Journal of Pragmatics)的研究考察了2007年到2012年间的346场学术报告,发现空气引号在使用什么手型、位于什么方位、伴随什么样的口头话语出现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模式。

该研究提出空气引号主要有两种语用功能:

功能1:管理词语解读和内容的匹配(manage to match)

在用简单的比喻解释复杂的术语时,或是尝试着给较为专业词语下定义时,比如定义“decentralization(去中心化)”时,报告人经常用空气引号。这两种空气引号都在强调对这些词语的解读必须和当前的背景信息匹配,即被括起来的表达必须放在当前的语境里解读。一言以蔽之:请不要断章取义。

功能2:管理观点和态度的归属(manage attribution)

报告人经常通添加过空气引号对某个概念或现象表达讽刺、质疑的态度,例如给“free market(自由市场)”加空气引号,表示不完全同意这种定义。这种用法可以体现报告人不盲从、具有质疑精神,有利于构建一种学者、专业、权威的身份形象。

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写过一本《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The Sense of Style: The Thinking Person’ s Guide to Writing in the 21st Century)。在书中他说,这些引号的作用是让作者疏远(distance)自己的词句。作者想表达的是:我想不到更好的表达方式,但这并不代表着我赞同这个定义、这种观点,也不代表我偏好通俗的表达方式,我是一个严谨、有质疑精神的学者。

简单来说,语言并非孤立的表意工具,语言总是和说话人的观点、态度、身份形象等等因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悬在词语之上的引号就像一把剪子,意在切断这种联系。

由于具有帮助塑造权威和专业的形象的功能,这种引号经常在严肃媒体、学术报告、评论类节目中出现。在《老友记》中,没怎么上过学的Joey模仿大学教授Ross使用空气引号却每次都用错,很好地体现了不同人群对疏远引号的掌握程度。

学术类、评论类文章中引号可以看作一种类似模糊限制语(hedges)的论证手段。典型的模糊限制语包括“可能”“似乎”“我倾向于认为”“大多数时候”“一般认为”等,这些含糊不清的表达以退为进,通过弱化论点的方式加强了论证的说服力(Meyer,1997),毕竟,比较绝对的论断更容易反驳,相对保守的论断则留下了闪躲的空间。这种论证手段在英文世界也有泛滥的倾向,以至于讽刺报纸《洋葱报》(The Onion)报道后现代旗手德里达去世时幽默地写道:“雅克·德里达‘死了’。”

Jacques Derrida ‘Dies’(出自2004年第42期《洋葱报》)


至于日常对话中的空气引号,同样是说话人想把自己和语言背后的态度切割开来。

有时候我们想到某个词可以很贴切地形容对方,比如管在北京生活的朋友叫“北漂”,把一路求学走出小城的小伙伴叫“小镇做题家”,再比如,如果我痴心于MBTI,可能会说:“你们ENFJ就是这么容易纠结!”

不过,这些字词背后总蕴含着某种形象,以及社会大众对这些形象的观点,其中既有正面,也有负面,例如,“农民工”代表了一种既不是工人也不是农民的过渡性身份(Dong,2020)。我们有时没法确定对方是否喜欢被叫做“北漂”“留子”,生怕一不小心就变成了随意贴标签、随意judge别人的坏人。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为了提前避免批评和争议,越来越多的人给口头交谈加引号,强调这些词句要放在当前语境里解读。现如今,很多言论被断章取义后遭遇抨击,说话时不得不采取预先防御的措施,就像给自己穿上一身铠甲一样,类似的行为被称为“叠甲”。

在公共发言中挂上引号是为了避免被断章取义的自保之举,和朋友交流时采用谨慎的态度,则更多是出于善意。昔日每天上号打游戏的小伙伴和睡在上铺的兄弟逐渐变成了朋友圈的点赞之交,或是同在一个大都市生活却因彼此忙碌一约等两年,好不容易聚在一起时,才发现当年插科打诨的狂言都说不出口,生怕说错什么让对方心里介意。正如罗大佑的歌词:“朋友之间越来越有礼貌,只因为大家见面越来越少。”

现代人的语言也和现代人的生活一样,追求不评价、不冒犯,强调理性、客观、中立,这可能也是大家用更多引号的原因吧。

标点符号本身是一种语言规范,语言使用者在生活中不断探索着更多使用标点符号的方式。你见过哪些有意思的标点符号新用法呢?你会觉得这些新用法妙趣横生、富有生命力,还是觉得他们很奇怪、令人摸不着头脑呢?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你的看法!

【声明:本号为宣传传媒领域融合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平台,属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来源:融媒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