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30日,在2024年即将结束之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C528报告厅内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沙龙,以 “智能时代的IP设计与运营”为主题,来自学术界、行业界和产业界的专家汇聚一堂,分别从艺术、科技、文化、商业等角度共同探讨智能时代背景下IP设计的未来趋势与
12月30日,在2024年即将结束之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C528报告厅内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沙龙,以 “智能时代的IP设计与运营”为主题,来自学术界、行业界和产业界的专家汇聚一堂,分别从艺术、科技、文化、商业等角度共同探讨智能时代背景下IP设计的未来趋势与创新路径。
随着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设计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展演等新兴技术不仅重塑了设计流程,更深刻影响着IP的设计与运营策略。本期沙龙由清华美院主办,中国电信集团支持,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琼担纲主持,邀请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叶风、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刘洋、SMART文旅平台创始人王旭、清华文创专委会副秘书长周佳伦、优酷AI智作设计负责人张乙申以及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师杨晋六位嘉宾,共同探索智能时代的IP新生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叶风总结,非遗是经历过考验的文化IP,应用人工智能、数字设计实践去盘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叶风提出了 “数字化田野”概念,强调要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空间、沉浸、互动、虚拟、装置、实物要素相互关联的数字叙事目标。,他指出,智能时代,设计行业门槛降低,这意味着跨学科具有实践性和必然性。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刘洋介绍了有关国潮玩具IP的创造成果与经验。此外,关于智能技术在IP领域的应用,刘洋也分享了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文化要素库,以及文创开发设计基础素材图库的情况。刘洋总结,要发挥工业设计的系统性优势、注意传统文化创新应用与情感化表达。
SMART文旅平台创始人王旭总结,城市IP的竞争,有赖于系统胜利,而不是局部胜利。人工智能在复杂系统领域的应用将大幅提升设计效率。王旭建议利用好“赛会展节”四个契机,即通过举办与IP有关的赛事、会议、展览、节日等多元化活动,可以有效推广运营城市IP,促进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清华文创专委会副秘书长周佳伦同样从“城市IP”出发,但以“国民符号+地方创生”的不同视角展开介绍。他通过“南海狮团”IP打造的案例,展示了地方政府在城市IP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与破局之道,探讨了相关的组织架构以及体系搭建,并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论,强调了构建人与场景、物体、IP关联的重要性。
优酷AI智作设计负责人张乙申指出,智能时代内容传播的渠道已然发生改变,设计师的视角、职能、能力也随之变化。但内容消费的本质没有变,即精神消费,因此品牌设计需要寻找来自生活的共情。她提出“内容IP全链路触达”这一新概念。张乙申表示,AI时代的IP塑造和营销将更加千人千面和去中心化。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师杨晋则围绕“品牌IP化研究设计”展开分享。他提出品牌IP化路径中的关键点:智能时代的设计师要有IP世界观意识;设计师的功力影响IP的形象化、群体的特征化;设计师要融入角色并做到真正喜欢。同时,他通过代表性的设计案例,展示了IP理念在实践中的落地效果。
沙龙主持吴琼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嘉宾们金句频出,现场观众反响热烈。叶风提出,要以人的灵性结合智能设计的系统性思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实现非遗的数字媒体设计的历史意义、经济意义、文化意义。刘洋认为,要科学合理地、精准地服务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做中国式设计。王旭提议可以围绕一座城市的美食、戏剧、音乐、非遗等“城市记忆”,打造城市IP系统。张乙申认为,时代越智能,设计师越应该考虑人本身,要考虑人的情感和需求,要关注人机交互,更要关注人人的交互。杨晋总结,在新媒体时代和AI的加持下,人人都是一个自媒体,可以去做“以你为中心”的设计,主动性更强的设计。
活动在知识交流与思维碰撞中圆满落幕,标志着智能时代IP设计的新篇章在新的一年即将开启。在这场跨界融合与技术创新的思想盛宴中,人们不仅见证了设计领域的无限可能,也窥见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随着智能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应用深化,IP设计将更加聚焦于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让我们共同迎接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智能设计时代。
来源:人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