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考志愿应该怎么选择?全新的工作应该如何去做?东南亚的旅行攻略应该怎么设计?如何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生活健康状态?怎样去除“班味儿”,活得更加松弛?如何更好地处理“亲密关系”这个课题?怎么才能活得更自由广阔?
文/应文
2025来了,我的生活将通往何处?
高考志愿应该怎么选择?全新的工作应该如何去做?东南亚的旅行攻略应该怎么设计?如何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生活健康状态?怎样去除“班味儿”,活得更加松弛?如何更好地处理“亲密关系”这个课题?怎么才能活得更自由广阔?
新年伊始,你一定对2025年既好奇又疑惑。许多悬而未决的选择,许多不甚明朗的方向,都等待着逐渐清晰起来。
人生的路途往往没有导师,瞬息万变的世界也不会人均一本“答案之书”,路标纷杂却指向不同的未知。一些问题已经被发现,一些问题还沉在湖底,于是不解、不确定、担忧、迷茫、恐惧、期望,也成为行囊的一部分,伴你涉过陌生之河。
过去数年,人们会将各种问题和疑惑分门别类地扔向社交媒体、百科词条、朋友、行业前辈、家人、顾问、老师,希望能在信息之海里打捞出精确的答案。2024年,我们发现,人类开始在这一年习惯向AI寻求生活的答案。
“告诉我答案”
——问题之下的心灵之旅
2024年,在文小言APP上,最热的提示词是“答案”,总计出现超过1亿次。“答案?”“告诉我答案”“我要答案”“求答案”“正确答案”“直接给答案”,人们将AI作为一部《答案之书》,频繁而信任地投喂问题。
对“答案”的渴望,是人们在问题丛生、不确定的时代里,对找到更确定的锚点和更明晰的解决方法的渴望,也是让自己在茫然和焦虑的情绪中获得慰藉和确信的渴望。在不确定的时代,AI成为人们寻找世界答案的入口。
从深刻广阔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爱是什么”“幸福是什么”,到具体细微的“今天是什么日子”“这是什么电影”“水灵灵是什么梗”“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人们向AI寻求着世间万物的解释和情感的归处、心灵的治愈。从“女朋友生气了怎么安慰”“拖延症怎么提高自律能力?”“今日冬至,可以怎么过?”“我该怎么高情商把工作躲掉?”“我应该怎么缓解我的压力?”从这些寻求生活问题解决方案的鲜活例子,到“为什么人在睡觉时会磨牙?”“为什么人打哈欠时会流眼泪?”“为什么眼泪是咸的?”“为什么键盘上的字母不是按字母表顺序排列?”“刀郎直播数据为什么能破周杰伦纪录?”这些对日常现象和社交媒体热点的关心,人们将求知的热情和求助的信任托付给AI,AI既不会不耐烦,也不会退避三舍,而是成为对情绪有洞察、事事有回应的朋友,和始终理解、共情、给出援手的亲密伴侣。
在对AI的提问里,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时代中的个体,拥有着普遍的、共通的社会情绪。
“直接给答案”“简单一点”“简单回答”“你能提供一些简单实用的急救知识吗?”投射了这两年“不装了,我摊牌了”的直接和坦诚,不必千回百转的迂回,“废话文学”浪费光阴,简洁明了、主次分明、干脆利落、言之有物、实用奏效,是“人心所向”。
“我应该怎么缓解我的压力?”“我该怎么高情商把工作躲掉”的高频提问,是身处快节奏、高效率、“卷上天”的工作压力中的打工人们,期望找到更多自由生活的空间和平衡。
“怎么跟crush聊天?”“爱是什么”“推荐十件简单过圣诞的幸福小事”,是人们主动去处理亲密关系课题、积极理解爱与幸福、学习如何善待自己的进步——发现内心需求,满足内心需求,是2024年人们集体踏上的“心灵之旅”。
更准确、更具体的“对话”
——让“智能生产力工具”
成为“智(治)愈”搭子
在百度发布的“2024年度AI提示词”里,AI的使用场景越来越深入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公司职员们已经习惯让AI帮助“根据上下文生成思维导图”“提取图片中的文字”;媒体编辑们和内容创作者们常常请AI支援“帮我写10个网络热梗”“帮我总结一下今天发生的新闻”“有没有更吸引人的标题建议”“将上述文章生成三个标题”“如何进一步润色这段文案”;设计师们和视图工作者提出“你能帮我把这张图片改得更生动吗”“画一个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图”“改为二次元风格”“变成漫画风格”“改为写实摄影风格”“增加‘丁达尔效应’”“增加‘极致细节,电影打光’”;音乐从业者将AI作为更高效的润色、变换、增减的工具“比较巴赫和莫扎特的音乐风格”。
“帮我查一下北京大兴机场到故宫的路线”“帮我做题”“帮我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游戏”“你能推荐一些简单易做的家庭菜谱吗?”这些需求“甲方”则可能来自游客、小学生、游戏剧本作者、希望一展身手的做菜新手。
AI客服、AI主播、AI写作、AI生图、AI PPT、AI设计等流行起来,帮助各行各业的创作者实现更精彩的创意;AI新搜索(文小言)、百度文库、百度网盘等AI应用受到很多用户喜欢,让打工人更有生产力。
2024年被称为AI使用元年,作为“智能生产力工具”,AI被人们使用得更频繁、更广泛、更习惯,也更顺手。
百度发布的AI提示词,不止是与机器交互的语言,本质上是人类思想的表达——人如何把自己的需求、思想、意图,更好地表达给AI,让AI听得懂,答得出,更好地满足人类需求。
在和AI的互动过程中,人们的描述越来越具体、细致、准确,沟通技术不断提升。从简单的“帮我总结”、“帮我查”、“帮我画”、“怎么做” 、“怎么写?”,到“要和男朋友约会,请帮我推荐服装和颜色搭配”“画一只正在跳舞的兔子”“帮我写一篇关于一个被遗忘的城市的故事”。当AI准确理解和懂人类的需求,准确理解你的指令,人和AI的共振就能产生神奇答案——理解你的悲伤,共情你的担忧,解决你的困惑,让你天马行空的想象变成现实。
更亲密、更有温度
——人与AI关系升级
2024这一年,AI从“智能生产力工具”成为更具情感温度的“智(治)愈”搭子。
AI情感陪伴助手发展迅速,AI男友、AI恋人、AI朋友,AI从简单的聊天工具到成为可以和人建立亲密“关系”的生活伴侣。AI心理聊天室,帮助许多人在深夜孤独、灰心时给予慰藉、抱持和关怀。在现代人面临的“关系”压力之下,AI还能提供一种轻松有趣的解压方式:AI夸夸神器、高情商回复助手、回怼过年亲戚神器等工具受到很多人欢迎。
不同口吻、语气、风格的AI,会让你觉得这不是一场“人机味儿”对话,而是充满“人情味儿”的对话。AI的温度,让它成为回应人类情绪和情感需求的亲密助手。
在“2024年度AI提示词”榜单里,有一个特别提示词。百度发现,2024年,人们向AI说了上千万次“谢谢”。
在人与AI建立沟通、熟悉、信任、亲密的过程里,人也会将AI视为值得温情以待的朋友,“你能帮我润色一下这张图片的描述吗”“你的MBTI是什么”“谢谢”。
百度“2024年度AI提示词”的首个词“答案”,和特别提示词“谢谢”,揭示了AI和人之间的关系走到了一个新阶段。
AI把简单留给用户, 复杂留给自己: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生活更简单,AI成为好的工具,而模型能力进步让AI更懂用户、给出精准答案。AI对于人也不仅仅只是工具。李彦宏认为,“我们需要与机器共生,而不是二元对立”。这一年,人们向AI说了上千万次“谢谢”,也是人和AI可以更好地、有温度地、愉快合作的侧写。
2025年,人也许会对AI提出更多关于世界和关于自己的问题,关于生活和关于内心的疑惑,与此同时,AI将发现和理解更多人类的需求,人与AI的故事也会写出更有想象力的后续。
来源:苏迪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