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元肇启,物候一新。985高校在新年贺词或十大新闻中提到过去一年的成就: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情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数量、新增高层次人才……
新元肇启,物候一新。985高校在新年贺词或十大新闻中提到过去一年的成就: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情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数量、新增高层次人才……
青塔对相关成就进行了整理,以飨读者。
北京大学
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多篇具有影响力的论文在《自然》《科学》《细胞》《柳叶刀》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杂志发表,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北京市等各项科技奖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北大怀柔科学城校区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启动试运行,为承担国家重要科研任务、开展有组织科研奠定坚实基础。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进展,多个校企联合创新平台成立,异地科研机构管理与服务持续优化,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转化项目。
清华大学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颁奖,清华大学牵头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三大奖”数量居全国高校首位。清华大学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团队、精密仪器系尤政院士领导的智能微系统团队分别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表彰。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入选中国工程院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世界首款基于原语的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入选2024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及校释、英译系列成果发布……
学校先后成立心理与认知科学系、力学与工程交叉研究院、人工智能学院、笃实书院、至善书院、统计与数据科学系,举办医学发展大会,全球顶尖学者高华健、陈德亮全职加盟,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哈尔滨工业大学
ESI全球前万分之一学科再添成员,“尖班”“战略班”“总师班”口碑引领全国,生源质量持续跃升,学生竞赛成绩实现五连冠”,国家级人才增量再创新高,4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助力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背“挖土”,“地面空间站”开启全球共享模式。
复旦大学
实施顶尖人才引育专项行动计划,高水平建设相辉研究院,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人数创历史新高、名列全国高校前茅,上海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人数列全市第一,全年引进海外内优秀人才120余人。赵东元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汤其群获全国模范教师,马余刚、刘琦获何梁何利基金奖,向红军、周鹏、高强获科学探索奖,等等。
5个校级科研发展中心和一批实体运行科研机构陆续成立,17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97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再创新高,57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保持第一方阵。牵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再次实现国家三大奖全覆盖。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22项,3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历史最佳,2项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领跑全市。支持上海创智学院建设,在校内二级单位设立科学智能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
王振义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7位交大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位青年教师在全国青教赛斩获一等奖,居全国第一。多个集体、个人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和优秀教学奖、青山科技奖等国家和上海市各类荣誉称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才集聚高地建设稳步推进。
20名本科生、36名博士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资助。8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奖,首次同时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创新团队奖,时隔十年再获国际科技合作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总数、总经费数、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位列全国第一,项目总数连续十五年全国第一、连续八年突破千项。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优化重组与新增取得重要进展。
南京大学
成功召开学校人才工作大会,全年共引进高水平人才76人,其中领军人才7人,青年人才69人,“海外优青”入选人数较上年增加近1倍,人才培育成果优异,分别有24人、23人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和国家级青年人才,全面推行准聘长聘体系改革,进一步优化相关岗位招聘流程,与国际接轨、与人才队伍发展规律相契合的体制机制日趋完善。
谭海仁团队第9次刷新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的稳态光电转换效率世界纪录,继续保持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杜灵杰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观蔡到弓子激发,为在凝聚态系统中研究量子引力相关物理开辟了新视野,引发国际物理学界广泛关注;沈树忠团队建立起全球第一条早期地球高精度生物多样性曲线,定量化揭示了早期地球15亿年的生命演化历程,填补了国际上该领域研究空白;12项高水平原创成果发表于Nature、Science正刊,3项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国家重大攻关任务、应用开发类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建设经费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自主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建设、文艺经典进校园和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得到中央领导关注与肯定。获批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总数等在全国名列前茅,“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考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组织近200家文科期刊发出“南京倡议”,发布“首批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引领行业新风、引发热烈反响。
浙江大学
建立基础交叉研究院,成立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布局新增了一批博士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家牵头全国重点实验室实体化建设初见成效,又一个产学研协同攻关项目获批建设,“负性情绪和社会竞争导致抑郁症的脑机制研究”“高分子递药载体的构筑与功能调控研究”等项目成果引领科技前沿,“农业天敌生物资源库”“基础交叉仪器创新支撑中心”等重大项目迈上亿元级台阶,“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盛大开馆,国家高端智库咨政服务水平稳居全国高校第一方阵。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居全国高校前列,科研到校总经费再创历史高位,高水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以第一完成单位或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以第一和通讯单位发表CNS主刊论文26篇,刷新历史纪录。多名教师斩获未来科学大奖、何梁何利奖、科学探索奖等。47项成果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充分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主力军作用,深入实施“理实工程”,擘画基础研究战略蓝图。深度参与合肥国家实验室和深空探测实验室建设,扎实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有序推进合肥先进光源建设,加大利用墨子巡天望远镜开展巡天观测,让“大国重器”跑出加速度。我们聚焦原创性科学研究,攻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微分几何学两大核心猜想被成功证明”入选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我校牵头或参与的2项成果分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与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项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项成果入选2024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学校最新自然指数排名位列国内高校第1位、全球高校第2位。
西安交通大学
新增国家级人才96名,累计引入校招共用人才320名。一批优秀教师及团队获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工人先锋号、何梁何利奖等荣誉。
扎实推进大科学装置、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和国家医学中心培育工作,新增及重组通过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平台、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再创新高。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1项,其中第一完成人8项,居全国高校第二。狠抓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能源有序转化”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获滚动支持,在《自然》《科学》《细胞》主导及参与发表论文10余篇,首次跻身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全球百强,多项成果入选全国医工结合科技创新十大进展、重要医学进展、CTTI智库最佳案例及优秀成果奖。获国家级社科重大项目8项,创历史新高。获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2项成果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完善学科建设动态调整机制,聚焦“四极”谋划未来学科高峰,培育“X+人工智能”多学科发展形态,构筑全面均衡高质量学科体系。落实“基础学科跨越计划”,设立基础学科建设专项,成立学科交叉中心,升级学科交叉信息平台,持续推进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连续四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10,在软科2024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均位列榜首。1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6个学科进入前1‰,工程学进入前1‱,居全球第9。在US 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机械工程排名第1、能源与燃料第4,绿色与可持续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均居全球10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数较2023年增长超35%,获批项目数首次突破400项,其中杰青项目10项,优青项目10项。学校聚焦重大需求领域,有组织谋划承担大项目、作出大贡献。全年牵头获批亿元级科研项目7项,实现历史性突破。获批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获批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获批教育部第九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6项,其中一等奖1项,实现历史性突破,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均居工信部属高校首位。牵头获评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奖励一等奖获评数创历史新高。
2024年截至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期刊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11篇。
工程学首次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航空宇航、仪器、材料、计算机等4学科、5方向争创世界一流前列。持续优化学科体系,面向国家战略、科技前沿、未来产业,更新学科方向,36个一级学科共凝练175个学科方向,论证新增法律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探索深化学科交叉,推进空间科学、零磁科学等5个学科交叉方向建设。
2024年,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人才成长师承效应、头雁效应、倍增效应、集聚效应充分显现。国家级人才总数达到544人,占专任教师比例超过19%。
北京理工大学
牵头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获奖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五,首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此外,学校参与的2项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24年,“极端光场制造科学与工程”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和“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研究”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立项资助,数量位居全国第二。32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承办香山科学会议学术讨论会,率先提出构建月基全域“知-源-运-建”平台体系的设想,发出开展“三站一体”月球科考工程(MEET)倡议。在《Nature》《Science》《Cell》正刊发表7篇高水平论文,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际期刊《类生命系统(英文)》被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数据库SCIE正式收录。
连续第4个年度高层次人才增量破百。陶然教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顾问教授弗兰克·贝伦特获中国政府友谊奖。沈俊教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青年创新奖。王帅教授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全国仅10人。王博教授获青山科技奖,全国仅10人。9名师生获2024年度宝钢教育奖,其中王美玲教授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全国仅10人。青年教师曹端云入选第八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全国仅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光学与光电子成像专家周立伟获颁第三届“懋恂终身成就奖”。3个团队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一。
“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行。目前,学校共有1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百分之一,其中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2024年,学校学科建设保持高位发展态势,兵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等6个学科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3%,20个学科进入前12%。学校在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中平均位居全球第212名,近6年提升328名,发展速度位居“双一流”高校最前列。
北京师范大学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优化人才引进机制,高层次人才引进占比达26%;37人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深化京师特聘岗位聘用改革。
坚持“三强一补争一流”,学科实力稳步提升,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深化,获批教育部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单位。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卓越科研战略,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有序推进。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创五年新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8项。
大连理工大学
学校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及高水平优秀青年人才、科研经费实现历史性新突破,关键指标实现了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三年倍增目标。获国家科技奖3项,其中牵头2项;郭旭院士、宋永臣教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项;首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实现人文社科领域科研最高奖项零的突破。获批建设中国-白俄罗斯工业装备与仪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科研成果应用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秘鲁钱凯港等国家重大战略和“一带一路”国家共建重大工程。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郭旭院士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建设工程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刘祯祯老师荣获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推动学科培优提质,工程学进入ESI前万分之一,全球排名第24位;获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建立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机制,撤销6个学位点、增设9个学位点;加快新医科建设,获批临床医学硕士点,完成附属中心医院直属化。深度融入辽宁、大连全面振兴,成立英歌石科创基地管委会,黄海实验室搬迁入驻,新建通用技术集团-大连理工大学联合研究院,大连青年科学家创新创业谷揭牌成立。推动实质性对外办学,组建中白大学联盟集群,召开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提升国际影响力。
电子科技大学
2项原创性成果在《Nature》和《Science》正刊发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突破300项。牵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3项,并首次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何梁何利奖1项。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其中,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川内高校首个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InfoMat》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
高质量完成学校首个学科国际评估(生物医学工程)和AMBA&BGA联合再认证。获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新增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学校ESI前1%学科增至16个,前1‰学科增至4个,1个学科进入ESI前1‱。在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和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全球前200。
1人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1人获评全国科创名匠、杰出工程师奖,1人获阿里巴巴青橙奖。全职引进发达国家院士2人,其中1人入选国家引才计划顶尖项目,并牵头建设天府无线智能研究院。育引国家级领军人才26人、青年人才49人,其中国家海外引才计划入选31人,再创历史新高。
东北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全国排名第2、冶金工程全国第3,15个学科跻身全球百强。获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新增数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土木水利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实现基础学科、交叉学科领域的重要突破。
坚定实施科研经费三年倍增计划,年度科研进款超过17亿元,实现首战告捷。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牵头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参与重组1个,布局科研能力、新质新域能力建设项目4项,启动学科突破先导项目1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牵头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7项,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国家专利优秀奖1项。获批国家杰青等省级以上人才项目17项,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国家深地重大科技专项任务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防科研领域含能结构材料和自润滑材料实现装备型号应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国家大学科技园重塑取得重要进展,荣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集体一等奖。
东南大学
人才引育成效突出,新增国家级人才100余人,创历史新高,其中,新增国家海外引才计划人数位居全国前列。在站博士后超过1200人,位列江苏省第一。
作为共建依托单位申报全国重点实验室4个。获批千万级以上项目30项,同比增长10%以上。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65项,其中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立项金额同比增长超10%。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及国际间/地区合作项目19项、课题39项。牵头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发明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获奖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五(通用项目),排名再创新高。签订知识产权许可转让合同84项,首次实现单个许可转化合同金额突破1亿元。全年新转化项目公司估值超5亿元。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45项,其中重大项目6项,中华外译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立项数居全国高校前列。
新增教育学、设计学、数字社会学等一级学科博士点。入选教育部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单位。启动实施学科交叉青年特支计划,遴选首批10个青年交叉团队。成立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举办“医工融合、智领健康”医学与生命科学创新发展大会。工程学稳居世界前万分之一,新增计算机科学进入世界前万分之一,万分之一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四位;新增免疫学、精神病学/心理学、农业科学进入世界前百分之一,百分之一学科数达到17个。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被增列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学校先后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 国家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人工智能领域“101计划”、“国优计划”试点高校。
湖南大学主持的4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陈政清院士主持完成的“永磁电涡流阻尼减振缓冲耗能新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8项,李树涛教授、黄守道教授获湖南省光召科技奖。邓辉球教授、刘渊教授所在团队完成的2项重要研究成果先后在Nature国际顶级期刊发表。
14项成果荣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其中季铁教授主持的“社会转型与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设计参与”成果荣获一等奖。4个项目获立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居全国第一。《王闿运全集》《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营建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波兰文版)》等优秀成果发布。
学校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含延续)5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0项,共计15项,创历史新高,其中王双印教授申报的“电催化与电合成”成功获得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延续资助。张跃军教授领衔的“碳定价机制与智能决策创新团队”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全年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115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53人,人才强校战略迈出坚实步伐。
华东师范大学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为导向,科研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文理科项目立项和科研获奖均再创新高。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研究院、“大零号湾”华东师大孵化器、人工智能金融产业研究院与孵化器等各类平台相继建立,产学研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金额较2023年增长近70倍。积极拓展优化办学资源条件,临港新校区建设蓝图徐徐展开。
华南理工大学
2024年,学校稳居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150强,在US News世界大学排行中攀升至第187位,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行中跃升至第45位;新增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工程学跻身ESI全球排名前万分之一;进入教育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名单,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获批教育部学科交叉中心。
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8项,32项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总数和青年科技创新奖人数居全省首位。多篇论文在Science、Nature、Cell等顶尖期刊上发表。加强“五院一园”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布局香港创新园,获赠新西兰450亩综合用地的70年使用权,有效拓展科技合作新载体。IPP、思创中心等高端智库服务战略决策,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等重大工程建设彰显“华工智慧”。
全年新增两院院士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7人、青年人才34人,高层次人才数量实现快速增长。“两观三性”建筑创新实践与研究团队获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奖。
华中科技大学
推动重大科技平台扩容增效,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实体化运行,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面展开。项目承担能力持续提升,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50项,全口径科研经费再创新高。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奖7项,全国高校并列第二,湖北省科技奖一等奖及以上30项,稳居全省第一,3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立项,11项成果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彰显学校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
吉林大学
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有序开展、成效显著,中国一新加坡肝脏病学研究“-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批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理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字号”平台落位吉大。“吉林大学一号”卫星(吉天星A-01星)成功发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通过验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数量首次超过400项,超亿元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获批立项,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第9次助力中国南极科考,推动我国极地钻探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兰州大学
125位优秀人才加盟兰大,26人新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22名师生新跻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不断涌现。
面向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立足西部资源能源、产业基础、历史人文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等,加大学科调整优化力度,分类支持一流培优学科、一流建设学科、一流培育学科,加快布局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学校入选国家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单位,新增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草学成功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培优行动计划”。
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甘肃高等研究院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哲学社会科学国家级平台取得重大突破。“敦煌西域研究创新团队”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科研经费总量再创新高,国家级重大项目立项取得新突破,一批高水平科研创新成果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南开大学
紧盯国家战略亟需,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四大交叉学科群建设全面发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服务治国理政,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统筹智库建设硕果累累,APEC研究中心、经济行为与政策模拟实验室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瞄准科技前沿,祝宁华院士领衔成立智能光子研究院,诺奖得主皮埃尔·阿戈斯蒂尼受聘名誉教授并建立超快光学与应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成为学校第4个跻身ESI全球前1‰的学科,eScience首个影响因子位列国产期刊第一。
坚持基础研究与转化应用两手抓,在光电催化制氢性能、抗结核药物及其衍生物作用机理、新一代钙钛矿光伏电池技术、1型糖尿病治疗策略及调和分析等尖端领域实现突破,Nature、Cell、Inventiones Mathematicae等国际顶刊发表南开成果;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吨级量产全球首发,钠离子储能电池技术屡获突破,以蓖麻油为原料制备的航油为飞机提供新“代餐”。助力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科技金融的基础理论与实证”获批南开经济学科历史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前列;“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前途命运暨当代国际形势研究”“南开指数”等系列成果和《中国宗族通史》《从地中海到黄河—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等重磅著作相继付梓。南开成果摘得首个天津科技进步特等奖和本年度唯一技术发明特等奖,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厦门大学
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构建“学科交叉共同体”,9个学科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培优计划。强化有组织科研,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海洋创新实验室、智慧储能等重大科研平台、大科学装置加速落地,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稳步推进,全球首个P85-Ab鼻咽癌诊断试剂盒等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新型高端智库在经济金融、区域国别、两岸关系、能源政策等领域的咨政作用更加凸显。以第一作者单位在世界顶尖刊物《自然》《科学》《细胞》正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4篇,2项成果分别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获第九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4项、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7项,较上一年分别增长33%、75%。
山东大学
学校提升科技创新力,以“山大”命名的国际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始发,“国之重器”深地探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自主建设启动,入选国家一流网安学院,获批“国优计划”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更多山大人登上国家科学技术奖、何梁何利基金奖等领奖台。
四川大学
扎实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取得新成效。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跻身全球前100,口腔医学、护理学连续四年保持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第一;ESI全球前1‰学科增至7个,并列全国高校第8。
新增各类高层次人才102人,高层次人才总数超过800人。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荣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李安民院士获第十八届华罗庚数学奖,李为民教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张茹教授获“科学探索奖”。
获各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2项,为历年最高。其中,年度项目立项66项,连续三年居全国高校第一;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8项,创历史新高。新增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平台1个。
实施科技创新“双高计划”,遴选出89个支持团队。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33项,国家重大专项及国家重点研发类项目32项,再创历史新高。傅强教授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赵海波教授、钮大文教授、贾大教授所在团队完成的3项重要研究成果分别在Science、Nature、Cell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领衔研发国内首款球囊扩张式经导管主动脉瓣获批上市,成功开发全球首个获批的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主持编制的直流断路器标准获国际电工委员会批准发布。
天津大学
年度新增机器人工程、供应链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和海洋科学、网络空间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储能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四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学位点布局更加科学完善。高质量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对卓越教学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网络安全学院入选国家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
科研水平稳步提升,新型丙烯催化剂取得突破性成果、登上国际顶刊,两项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全球首个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开发”入选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在脑机接口技术领域持续的突破为无人控制机器人研发、无创治疗抑郁症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合成生物学、煤炭清洁利用、生物和信息融合、新型显示材料、绿色建筑和水资源、智能机器人、深海关键技术等领域形成集群优势。获批人文社科重大项目6项,牵头承担教育部“习近平强军思想研究”重大专项。8项成果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国之重器”——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为重大工程提供极限研究手段。学科竞争力显著提升,2024年,我校化学学科新晋全球前1‱,环境生态学新晋全球前1‰。社会服务取得新成绩,持续建设好国际传播基地、全球南方研究院、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中心等,发挥智库服务治理现代化作用。
一年来,新增16位国家级领军人才、30位国家级青年人才,“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居中国内地高校第8名,“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位列第10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宝钢教育奖等荣誉不断。
同济大学
以“巩固、调整、转型、提升”为工作主线,统筹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重组成立交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万分之一,6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培育未来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领域。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卓越工程人才自主培养续写新篇,亮点频现,本科升学深造率超过70%。持续推进有组织科研,基础研究能力和技术攻关能力显著提升,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进展顺利。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80项,创历史新高,其中基础科学中心、创新群体、杰青延续资助项目、重点类项目、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取得新突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批数持续保持全国高校前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数居上海第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地平台、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有新突破。国家级人才获批数同比增长32%,高层次人才“浓度”持续提升,一批教授获国内外重要学术荣誉。
武汉大学
召开学科建设大会,实施“学科建设十条”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新增人工智能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学院等一批院系建制,重组与新建多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机构,推动学科建设上水平、开新局。
李德仁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学校国家科技奖励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在CNS国际顶尖期刊发表高水平成果数、国家自科基金项目数再创新高;建强珞珈智库方阵,涵育一批精品力作,人文社科领域优势地位巩固扩大。
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80人,新增人文社科资深教授4人,一批优秀教职工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西北工业大学
新增各类国家级人才超过110人,国字号人才占比快速提升。我们奋楫争先,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续推动基础理科“0到1”和工程技术“1到0”双向发力,健全“1到0”回溯性基础科研组织模式。加快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建设,积极推进实验室实体化运行。强化重大项目谋篇布局,新增一批亿元级项目。全年科技活动经费超过65亿元。学校牵头获国家科技三大奖6项,居全国高校第5位。高质量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与哈萨克国立大学共建的国际联合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准,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签署共建中国分院合作意向备忘录,被列入外交成果清单。新增2位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我校累计15位外国专家入选,名列全国高校前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校获批纵向科研项目6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7项。到位科技经费超14亿元。10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主导品种2个、重大引领性技术1项、主推技术3项。新品种、新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近5900万亩,新增效益361亿元。“极端森林大火放大火后地表升温”研究成果在《自然》发表,首例克隆藏羊在青海诞生,油菜新品种成功引种青藏高原,一批标志性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展现出创新创造的蓬勃生机。
中国海洋大学
引进筑峰、繁荣、英才等优秀人才191人,较去年增长29.9%;83位教师入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项目,其中19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资助。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新增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推进一流本科教育行动和卓越研究生教育行动。牵头启动教育部海洋科学领域101计划,海洋科学和水产学科完成国际评估,获批7个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
学校主持完成的成果“海水养殖鱼类精准营养技术体系构建及产业化应用”及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完成的成果“复杂海岸环境沙滩保护修复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年度科研经费到账12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增长45%,创历史新高;首次入选基金委博士生项目试点单位,获资助率达80%,位居全国第一。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3项。人文社科领域获批国家级项目43项,较2023年提升65%,再创新高,文科科研经费到账数同比增长近50%。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跃居世界大学第一,植物与动物科学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行列。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正式启动建设,办学资源拓展实现新突破。6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高水平论文持续增加,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模式动物大设施进入试运行阶段,分子设计育种前沿科学中心结构封顶,重大科研平台建设进展显著。
中国人民大学
组建调整社会学院、人口与健康学院、生态环境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国家治理工程学院等教学机构,建设“学术世界”“国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等数智化研究平台,创新组建福州研究院、中华文明武夷研究院、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等新型研究机构;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档案馆、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福建省、浙江省、山东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单位和地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主办首届“武夷论坛”“京沪论坛”;强化有组织科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获奖数均位居全国高校首位。
国防科技大学
聚焦高端、向难攻关,全速发动科技创新引擎,重大任务攻坚实现新突破,基础前沿研究结出新硕果,高端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国产主机系统荣获Graph500大(小)数据图计算能效世界第一名,3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中南大学
9月27日学校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4月8日,由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共建的“淡水河谷-中南大学低碳与氢冶金联合实验室”启用。5月6日,学校入选“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中方成员高校和“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中方成员高校。
深入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建设蹄疾步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卓越期刊论文数稳居前列,获国家科技奖5项,新增单项合同金额过亿元成果转化3项,创新活力更加激越澎湃;持续推动附属医院走好内涵发展之路。
中山大学
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有组织推进科研创新,科研事业硕果累累,多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高质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新一代“天河星逸”系统正式运行,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自主研发“珠海琴”新型数字化智能养殖平台,“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完成多个航次(段)任务,“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圆满完成首次北冰洋科学考察,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获批建设基础科学中心,华南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开工建设,临床免疫学前沿交叉中心推动形成“基础+临床”“医学+X”科研平台。我们构建“1+N”校地合作模式,广东首个现代化海洋牧场创新示范基地揭牌,与汕尾合作共建中山大学汕尾海洋科学院,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我们建设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探索内地高校跨境办学新机制。
中央民族大学
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推进民族学学科优化调整,着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史料体系,构建中国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获批全国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二级交叉学科建设试点高校;新增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和专业博士学位点。我们深化有组织科研工作,学校教师作为首席专家承担的多项国家重大文化工程编纂任务顺利推进;高端智库、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和重大项目培育加快推进,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协同研究基地,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和杨圣敏教授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研究基地连续3年荣获“优秀研究基地”,百余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批立项。一批专家学者成为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
重庆大学
加快一流学科建设,工程学迈进ESI全球前万分之一,新增经济与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百分之一。接受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以评促建着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稳步推进“一院一策”综合改革,持续强化高水平人才引育,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伦茨•克劳斯受聘为荣誉教授并设立国内首个工作站。科研项目经费、成果转化金额、国家级科研项目规模等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多项研究成果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等顶刊上发表。周绪红院士获中国钢结构协会“最高成就奖”。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黄晓旭教授获评“全国模范教师”。
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上打造标志性成果,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即将启动运行,嘉陵江实验室、明月湖实验室、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正式揭牌,高标准谋划建设智谷校区、医学科技创新园,深化实施“头部企业”工程,新增附属仁济医院为学校第9家附属医院。
来源:青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