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昶病殁李太后绝食,全斌纵容致蜀地大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7 07:56 4

摘要:孟昶也并非完全失去了人心。虽说他在位后期,骄奢淫逸了些,但他早些年的励精图治,还是让蜀人从中受益,过上了几十年的安定生活。

一起读宋史第32章

实事求是的讲,蜀兵未必没有一战之力,只是孟昶用错了人。

孟昶也并非完全失去了人心。虽说他在位后期,骄奢淫逸了些,但他早些年的励精图治,还是让蜀人从中受益,过上了几十年的安定生活。

他曾亲自作《官箴》,颁布各郡县,要求官员们清正廉洁,克己爱民,其中“尔禄尔俸,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四句,宋代以后,常被刻在石上,置于州县衙门的公堂座前,以警惕官员。

他主持刊刻儒家经典“十一经”,大力弘扬儒学,他爱好文学和艺术,对躲避中原战乱进入蜀地的各类人才都比较眷顾,使得蜀地文化教育繁盛。

他积极兴修水利,鼓励百姓发展农桑纺织事业,促进了蜀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

因此,后蜀百姓对孟昶仍心怀感激。

乾德三年(965年)三月,赵匡胤下令将孟昶家族及后蜀主要官员解送到开封,出发当天,成都百姓得知消息,数万人自发涌上街头,为孟昶送行,人们哭着走着,送孟昶一行登上了船,仍然依依不舍,沿江追随,哭声不绝,一直从成都送到键为县,达数百公里,孟昶心如刀绞,痛哭不止。

孟昶乘船到达江陵时,赵匡胤已派人前来迎接他,从江陵上岸,改走陆路北上开封。

五月十五日,孟昶到达开封近郊,开封府尹、皇弟赵光义在玉津园设宴慰劳。

第二天,在明德门外,象征性地举行了一个受降仪式,孟昶与兄弟孟仁贽、儿子孟玄喆、孟玄珏以及宰相李昊等三十三人身穿素色衣服,在门外等待降罪。

赵匡胤下旨,赦免孟昶等人,并赏赐衣冠腰带,让他们换上,以示改头换面,从此变成宋朝臣子,然后让他们到崇元殿晋见。

仪式完毕,赵匡胤在大明殿隆重宴请孟昶等人,又赏赐了不少财物。

孟昶毕竟曾是一国之君,他的投降,给其他割据政权的君主做了榜样,因此,赵匡胤给了孟昶足够的体面。

六月初五,赵匡胤发布诏书,任命孟昶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兼中书令,封秦国公,孟昶的母亲以及其他家属也都受到封赏,随孟昶一道来京的官员,也各有任用,就连王昭远等一群俘虏,也全部被释放,并予以妥善安排。

孟昶一路上忐忑不安的心情终于平息了下来,他感激赵匡胤的大度,请求让母亲李太后带着他的妻妾入宫拜谢。

赵匡胤早知李太后原为后唐庄宗的侍妾,又听闻她的贤德,因此格外尊重,特地命人用御轿将她接入宫内。

见面之后,赵匡胤直接称李太后为国母,说:“国母请好好保重身体,不要总是忧思家乡,回头朕会送您回去的。”

李太后俯身道谢,说:“妾本是太原人,最大的心愿,是能回太原度过余生。”

太原是北汉的都城,拿下太原是赵匡胤心心念念的愿望,听李太后这么说,觉得是个吉兆,不禁大喜,对李太后又是一番赏赐。

不料半个月后,赵匡胤却突然收到了孟昶生病的消息。

这一年,孟昶47岁,他身体本来文弱,先是经历失国剧变,又在路上长途跋涉,身心疲惫,到达开封后一方面水土不服,一方面宴席不断,身体经不住折腾,一下子病倒了。

赵匡胤急忙命太医前去诊治,却见效甚微,六月十七日这天,孟昶竟然撒手人寰了。

赵匡胤惋惜不已,停止朝会五天,并身穿素服以示哀悼,另赠给孟昶的家眷一千匹布帛,并由朝廷承担全部丧葬费用,追封孟昶为楚王。

李太后闻讯,没有哭泣,斟酒洒在地上,喃喃自语道:“你不能为社稷而死,贪生以至今日,我所以忍着不死,是因为你在,现在你已经死了,我还活着做什么!”

李太后就此不饮不食,几天后也死了。

赵匡胤听说后,十分伤感,下令将孟昶母子同葬于洛阳。

刚处理完孟昶的丧事,川蜀方面又传来了动乱的消息。

原来,宋军王全斌率北路军进入成都数天后,刘廷让、曹彬的东路兵马也到达成都,赵匡胤给予两路将士一样的赏赐,引起王全斌所部将士们的不满,他们自认平蜀功劳最大,因此心中不平衡,外出抢掠百姓财物甚至强抢民女现象时有发生。

王全斌性情宽厚,对部下比较纵容,进入成都后,自觉使命已经完成,便和崔彦进、王仁赡等将领日夜欢歌宴饮,顾不上处理军中事务,对士兵们的抢掠行为,也视而不见。只有曹彬头脑清醒,看不下去,几次请求王全斌率军班师,回朝向皇上复命,王全斌都置之不理。

赵匡胤派到成都担任知府的参知政事吕余庆,对宋军公然抢掠的行为十分痛心,有一天,药市刚刚开集,官差来报告,说有个军校喝醉酒持刀抢夺商贩货物,吕余庆立即派人前去捉拿,当场将这名军校杀头示众,军中将士听说后,终于有所畏惧收敛。

但吕余庆毕竟是个文官,不能插手军队的管理,因此只能治标不治本,军人在其他地方的抢掠,仍是此起彼伏,防不胜防。

蜀人终于被激怒了,一个叫做上官进的原后蜀军官,纠集了三千多名逃兵,准备夜攻梓州城(今四川省三台县),当时驻守城中的士兵只有三百多人,幸亏知州冯瓒临危不乱,亲自组织人员进行防守,将上官进击败,稳定了梓州局势。

但是,还有更大的变乱正在后蜀士兵之中酝酿。

孟昶投降后,后蜀军队本来都放下武器,等待接受改编或安置,赵匡胤下旨,让王全斌将后蜀士兵送到京城开封,并给这些士兵发放衣服与补贴,每人给钱十贯,不愿意走的人,加发两个月口粮。

赵匡胤想得很周到,但无奈山高皇帝远,王全斌等人目光短浅,竟然擅自将这些钱物克扣了,他们不把蜀兵放在眼里,还放纵将士欺侮后蜀士兵,后蜀士兵的怒火不断高涨。

从蜀地各州计划东去的蜀兵陆续到达绵州(今四川绵阳),他们发现守城的宋军只有几百人,其余都是后蜀降兵,于是发动变乱,杀死宋军,夺取了仓库里的军械粮食。

后蜀原文州刺史全师雄,正好带领他的家族前往开封接受安置,行至绵阳,他曾经担任过军中将领,公正无私,深得将士们的敬畏。

全师雄听到变乱的消息,担心被变乱军人胁迫,急忙带着家人藏匿在江边弯曲处的百姓家中,不料乱兵到处掳掠,竟然发现了他,乱兵们正发愁群龙无首,于是胁迫他担任乱军主帅。

全师雄本来要去开封谋前程,不料却撞到了乱军手中,为了保命,只好委屈求全,见机行事。

乱军有了领导核心,立即组织起来,起名叫兴国军,大旗一竖,各地游兵散勇都来投奔,很快聚集了十几万人。

王全斌得到消息,连忙派马军都监朱光绪前往招降安抚。

全师雄本来就不想反,听说宋军要来招抚,他已经迫不及待准备接受。

谁知这位朱光绪,为人残暴贪婪,他在前往招抚的途中,正好遇上全师雄藏在江湾的家人,全师雄家财不少,有个女儿长得很漂亮,朱光绪贪心大发,竟然命人将全师雄的家族杀尽,抢光钱财,只留下他的女儿给自己做了小妾。

全师雄听到消息,怒火中烧,国恨可以不管,家仇不能不报,于是死心塌地地率领乱军干起来了。

全师雄首先攻克了彭州,宋军彭州都监李德荣战死,刺史王继涛身中八枪,单骑逃回成都。

成都府附近的十几个县纷纷起义响应,全师雄自称兴蜀大王,设置官署,任命了二十多个节度使,分别镇守各个重要的关隘要口。

宋军北路副都部署崔彦进,派先锋都指挥使七十多岁的老将高彦晖、都监田钦祚前往镇压。

黄昏时分,高彦晖部与全师雄部在导江(今都江堰市)发生遭遇,乱军占据险要位置,在竹林中设下埋伏,宋军首战不利。

高彦晖认为夜幕降临,敌军占据地利,不如先行撤退,等天明之后再决战。

都监田钦祚却强烈反对,他讥讽高彦晖胆小畏战,高彦晖气极无奈,立即率军冲锋,陷入乱军的包围圈,全军覆没,老将高彦晖带领十余骑力战而死。

田钦祚却早已见势不妙,逃之夭夭。

宋军被击败后,蜀地有十七个州响应全师雄,全师雄分兵占领绵州、汉州(今广汉),同时扼守剑阁与成都之间的交通要冲,致使王全斌等对外联络被阻断近一个多月之久。

王全斌等将领得知后,方知事情闹大了,惊慌失措起来。

先前,有一批后蜀降兵,约两万七千多人,被王全斌安置在成都城内的夹城中间,如今全师雄乱兵势大,不少将领担心这些降兵会起来响应,建议将这些降兵全部杀掉,以绝后患。

西川兵马都监康延泽于心不忍,他建议将其中七千多名老弱病残释放回家,其余派兵马押送,从水路回京城开封,如果乱军真的前来抢夺,再杀不晚。

但大部分将领不赞同康延泽的意见,王全斌也不能决断,任由将士们将这两万多人全部杀死。

刘廷让、曹彬率领的东路军一直军纪严明,做到了秋毫无犯,但面对变乱,也无法置之事外,只好率部前往讨伐,多次击败乱军。

宋军屠杀降兵的行为,引起蜀人的仇恨,越来越多的蜀人加入乱军。

原后蜀虎捷指挥使吕翰本已被安置在嘉州,因不堪上级官员羞辱,一气之下,杀死知嘉州、客省使武怀节及战棹都监刘汉卿等人,带领嘉州兵民反叛,与全师雄的部属刘泽合兵五万,攻打普州,普州刺史刘楚信逃走,通判刘沂及虎捷都校冯绍被杀死。

果州指挥使宋德威杀死知州、八作使王永昌及通判刘涣、都监郑光弼等,响应全师雄。

遂州牙校王可炮,也率领州民叛乱。

乾德三年(965年)六月,曹彬与王仁赡等部会合,在嘉州围攻吕翰,吕翰不敌,弃城而逃,曹彬率部追击,杀死乱军数万人,吕翰逃到雅州固守。

八月,赵匡胤任命原西川兵马都监康延泽担任普州刺史,康延泽要去上任,请王全斌派兵护送他,王全斌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只给他派了一百人。

康延泽无所畏惧,他相信仁慈的力量,带着这一百人出发了,到达简州(今四川简阳),他招抚了一千多流民,训练作战方法,然后带着他们前往普州,进入叛军地界,康延泽向沿途百姓宣示朝廷政策,又陆续招募了三千多人,他就凭借这几千临时组织起来的人马,一路战斗,三个月后终于抵达普州。

此时的普州城,早已被乱军洗劫之后放火烧毁,康延泽只好一边作战一边修建城墙,不断打败全师雄的部属刘泽。

康延泽善待当地百姓,不断争取人心,刘泽打不过康延泽,干脆就向康延泽投降了,普州就此安定下来。

赵匡胤得知消息,对康延泽予以嘉奖,并任命康延泽为东川七州招安巡检使,剿抚兼施,恩威并举。

这场动乱一直持续了一年多。

乾德四年(966年)六月,刘廷让与曹彬在新繁大败全师雄,全师雄转战灌口寨(今都江堰),又被王全斌战败,全师雄带领余部,逃往金堂。

八月,王全斌打败贼将吕翰,攻克雅州。

十二月,西川都巡检使丁德裕和西川兵马都监张延通率兵大破乱军,擒获乱军都统康祚。

当月,全师雄伤病发作,在金堂病死,乱军退到铜山县,推举谢行本为首领,康延泽出兵进攻铜山,丁德裕也到四川招降,终于将乱军平定下来。

宋军三个月灭了后蜀,却用了将近两年才平息叛乱,而这场叛乱的后遗症,还要持续到几十年之后。

赵匡胤为安抚蜀地百姓,下诏免除西川当年夏租和各种赋税的一半,田地没能耕种的百姓全部免除。

他听说有个军校抢走一个百姓的妻子,意欲凌辱,因妇人不从,竟先割其乳房,然后将其杀死,手段残忍。

赵匡胤大怒,下令将这名军校押到开封,斩首示众。有大臣认为这名军校有战功,便为其求情。

赵国胤流着泪说:“朕兴师西征,本是吊民伐罪,妇人有什么罪,竟残忍到这般程度,不处以极刑,如何为妇人申冤!”

蜀地叛乱被平定了,但蜀人的怨气并未平息。

乾德五年(967年)正月,原后蜀的一些官员与百姓来到开封,状告王全斌、王仁赡、崔彦进等人攻占后蜀后的不法行为。

赵匡胤下旨,将西征将领全部从蜀地召回。

行营都监王仁赡原是赵匡胤的亲信幕僚,他第一个到达开封,赵匡胤问其在蜀地之事,王仁赡只说他人坏话,企图开脱自己。

他不知道,赵匡胤早已掌握了他的一些证据,看他不老实,赵匡胤气愤地说:“难道收纳李廷珪的妓女,取走丰德库中的钱财,也是别人干的吗?”

李廷珪是原后蜀武信军节度使,在成都向王仁瞻行贿,知道他好财色,便买了几个妓女送给他。

王仁赡非常惶恐,不敢回答。

赵匡胤又命宰相赵普召来王全斌、王仁赡、崔彦进等人与告状的人对质。

经过一番对质,王全斌等人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总计贪污钱财六十四万六千八百贯,侵吞大量后蜀皇宫中的珍宝,此外还犯下克扣蜀兵钱物、屠杀降军等罪行。

赵匡胤令御史台在朝廷大堂聚集文武百官,议定王全斌等人的罪责。

文武百官都说王全斌、王仁赡、崔彦进三人依法当判死罪。

赵匡胤虽然对王全斌等人的不法行为感到愤怒,但念及他们平蜀的功劳,最终还是赦免他们的死罪,只贬降官职了事。

他在随州设置崇义军,在金州设置昭化军,贬王全斌为崇义留后,崔彦进为昭化留后,王仁赡则免去枢密副使一职,担任右卫大将军。

刘廷让、曹彬的东路将士进入蜀地后,始终保持军纪严明,赵匡胤决定给予奖赏,任命曹彬为宣徽南院使兼义成节度使,刘廷让为镇安节度使,张廷翰为侍卫马军都虞候兼彰国节度使,李进卿为步军都虞候兼保顺节度使。

东路军能够做到这一步,与行军都监曹彬有莫大的关系,曹彬宽厚仁爱、不妄杀无辜,始终以严明的军纪,约束全军将士,将士们虽也有怨言,但最终从中受益。

宋军班师回京之时,众将纷纷收取财物、美女,个个满载而归,曹彬的行装中,却只有图书及衣物。

王仁赡面对赵匡胤的审讯,把所有将领都诋毁了一遍,却为曹彬说了好话,说他清正廉洁、处事谨慎,不辜负赵匡胤诏令的,只有曹彬一人而已,所以赵匡胤对曹彬额外又给予优厚的赏赐。

曹彬惶恐不安,赶紧入朝,向赵匡胤推辞道:“众将领大都获罪,只臣独自受赏,臣怎能心安?”

赵匡胤说道:“爱卿有功无过,又不居功自傲,连王仁赡也不敢说卿的不是,奖赏处罚是国家的法典,爱卿不必推辞。”

鉴于蜀地叛乱的教训,以及曹彬的优良表现,后来,在征伐南唐时,赵匡胤便任命曹彬担任主帅。

来源:阅世说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