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星辰般璀璨,照亮着民族前行的道路。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一声炮响,不仅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也迫使无数教育机构踏上了颠沛流离的西迁之路。在这场教育史上的大迁徙中,北平师范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教
#暖冬嗨学季#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星辰般璀璨,照亮着民族前行的道路。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一声炮响,不仅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也迫使无数教育机构踏上了颠沛流离的西迁之路。在这场教育史上的大迁徙中,北平师范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教育使命,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向西而行”的征途,与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等共同组建了西安临时大学,后又辗转至汉中、城固,最终改建为西北联合大学。在这片广袤的西北大地上,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为西北地区的教育事业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正式更名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并于1941年迁往兰州,继续其光辉的教育事业。这段历史,不仅是西北师范大学的起点,更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在逆境中坚韧不拔、薪火相传的生动写照。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师范大学回京复校,但为支持西北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的部分教职员工毅然选择留在兰州,继续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为西北地区的教育事业倾注心血。1949年9月,学校更名为西北师范学院,开启了新的篇章。
历经风雨,西北师范学院逐渐成长为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璀璨明珠。1958年前,学校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承载着培养优秀教师、推动教育进步的重任。虽然1958年后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使命从未改变。1981年9月,学校复名西北师范学院,七年后再次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成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也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
如今,西北师范大学以其卓越的学术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甘肃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培养教师、推动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学校的保研率更是令人瞩目,2024届有702名同学获得保研资格,保研率高达15.3%,这一数字在双非师范类院校中名列前茅,甚至超过了部分热门的211高校,如华北电力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这不仅是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更是学校多年来坚持内涵式发展、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结果。
在学科建设方面,西北师范大学同样取得了显著成就。学校现有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专业博士授权类别;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涵盖了文、理、艺、工等多个学科领域。特别是教育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学科,而在最新的评估中更是晋升到了A学科,具备了冲刺下一轮双一流的实力。此外,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等学科也被评为B学科,展现了学校强大的学科实力和深厚的学术底蕴。
除了学科建设,西北师范大学还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校建有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和实验幼儿园等高水平的教育实践基地,为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机会和平台。这些附属学校均为甘肃省和兰州市示范性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通过这些实践基地的锻炼,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在就业方面,西北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同样表现出色。202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为82.45%,出国出境留学、国内考研升学率为15%,保研率为10%。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升学能力,也体现了学校在教育领域的深厚影响力和广泛认可度。许多毕业生都成为了知名的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为西北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西北师范大学将继续秉承“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的校训精神,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学校将继续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同时,学校还将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拓展办学空间和服务领域,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力量。
岁月悠悠,历史的长河仍在继续流淌。西北师范大学作为北师大留在西北的“女儿”,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使命的担当,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西北师范大学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教育事业注入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九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