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站立的地方是中国!②丨冯毅:仰望星空皆灿烂

B站影视 2024-12-30 15:45 3

摘要:11月4日凌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东风着陆场,气温逼近零摄氏度。突然,一道“焰火”划开黑夜。“回来了!”期盼中,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11月4日凌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东风着陆场,气温逼近零摄氏度。突然,一道“焰火”划开黑夜。“回来了!”期盼中,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搜救队队员冯毅穿着橘色搜救服,背着10多种装备,第一个奔向返回舱。

“欢迎回到地球!你们辛苦了!欢迎回家!”打开舱门的那一刻,冯毅代表祖国,向航天员送上返回地球后的第一句问候。

“今天开舱门过程非常顺利,用了2分钟左右。第一个看到的是成都籍航天员叶光富,他的状态特别好。”冯毅是四川南充人,他说,这是“四川人迎接四川人!”

“没有人是天生的‘六边形战士’”

“更稳、更快、更准!”对于这次开舱,冯毅比较满意。

用开舱手柄顺时针一转,舱门便打开了。在大家看来,开舱门就像拿着钥匙开家门一样简单,只有冯毅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开舱是个“考手艺”的技术活。返回舱在返回地球过程中,与大气发生摩擦,导致舱内气压增大,着陆时的返回舱就像一口高压锅。

开舱时,泄压是关键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我们平常会用高压锅来模拟训练,提起放气阀,让气体匀速排出。后来,我们又找到了车胎放气的方法。”冯毅说,开舱要的是一种感觉,为了找到这种感觉,他一个动作一天要反复练习上百次,手酸得经常连筷子都拿不起来。为练好这个动作,冯毅磨断过钢制的门栓,练坏了5把开舱手柄。

然而,这些训练只是冯毅面临的“冰山一角”。

“舱体可能会落在不同的环境里,比如湖泊、森林、戈壁等等,落地时也会出现不同的状态,有可能直立,也可能倾倒,舱门还可能变形损坏。”冯毅说,为了确保搜救任务顺利完成,会准备几十种方案,每一种方案都需要训练不一样的技能。

在空中,要经过抗眩晕、索降等训练;在水下,要学习潜水、救援、打捞等;在地面上,要负重30公斤,进行60公里戈壁徒步、50公里沙漠穿越以及各种野外生存训练……冯毅必须学习训练的科目达40多种,“无论是高温、雨雪、大风、暗夜,还是沙地、湖泊、荆棘、密林,只有想不到,没有练不到。”

练着练着,冯毅拿下了无人机操作证、吊车驾驶证等16个证件,活成了别人眼中的“六边形战士”。

对于这样的美誉,冯毅只说,“没有人是天生的‘六边形战士’,我们只是在不断的训练中,克服自己的弱点,把每一步都做到极致。”

“接过前辈的接力棒,慢慢成为中坚力量”

冯毅上一次担任神舟系列飞船开舱手,是3年前,他打开了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舱的舱门。

2021年9月17日,东风着陆场上空,红白相间的大伞徐徐下落,神舟十二号返回舱成功降落在预报落点附近。

检查舱门、按下平压气阀、固定舱门,冯毅双手紧握开舱手柄,顺时针旋转140度后,舱门顺利打开。无比激动的冯毅在和航天员打完招呼后,看向了身旁的师傅。

冯毅的师傅李涛,被称为“神舟第一开舱手”。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他曾承担中国载人航天11艘神舟飞船返回舱开舱工作,是杨利伟、聂海胜、翟志刚等11名航天员遨游太空后见到的第一个地球人。

冯毅从李涛身上学到的不仅是技术,更是“稳得起”的心态。

“虽然你的开舱技术已经炉火纯青,但是当真正的返回舱出现在你面前,你和航天员只隔着一道舱门,而这道门将会由你打开,心情难免有些激动和紧张,你一定要记住心不要慌,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顺利打开舱门。”这是李涛在神舟十二号返回前一天对冯毅说的话,冯毅一直记得。

神州十三号开舱手由苏黎明担任。在飞船返回的前一天,冯毅把李涛的话又讲给了苏黎明。这一刻,传承有了具象的模样。

“中国航天的奇迹还在继续,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过前辈的接力棒,慢慢成为中坚力量。”冯毅说,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九号飞行乘组中,宋令东和王浩泽接过了飞天接力棒,这也是中国“90后”航天员第一次登上太空。

说到传承,冯毅讲起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距离神舟十九号发射塔架仅50米的地方,生长着一棵榆树。每当神箭腾空,喷出的炽热火焰都会将它烧蚀,但它总能再次长出新芽,因此被称为“树坚强”。2020年底,人们突然发现“树坚强”旁边长了一棵小榆树,它也经历了多次“烤”验,人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树小强”。

“他们把工作带在身上,把生活落在几千公里外”

今年,是冯毅驻扎西北大漠的第18年。大漠的生活很单调,有空的时候,冯毅会往巴丹吉林沙漠深处走走。

那里,5020工位依然矗立着。这是我国第一个航天发射塔架,只有36米高,但这里却是中国航天“梦开始的地方”。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这里飞向太空,并以20.009兆频率向全世界播送《东方红》乐曲。

说起“东方红一号”,冯毅第一时间想起的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赵九章。

“1958年,赵九章率队到苏联考察,苏方拒绝向我们展示人造卫星的内部结构。回国后,赵九章就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于是,他带领团队开始自主研制人造卫星。那时,赵九章已年过半百,他告诉女儿,要去做一件和造原子弹一样重要的事,但他不能透露,只留下一句话,只要是国家需要的,他就去做。多年后,赵九章的女儿才知道,父亲口中的重要事情,竟然就是造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冯毅对很多人都讲起过这段往事,在他看来,我国航天事业起步异常艰难,但总有一种信念,让无数人奔赴这场盛大的问天之旅。

“他们告亲离家,隐姓埋名,扎进戈壁大漠,一去就是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冯毅说,这是一群把工作带在身上,把生活落在几千公里外的人。

“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升空;2003年,航天英雄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升空;2021年,神十二航天员第一次进驻我们国家自己的空间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前,冯毅细数着那些永远忘不掉的节点。

“中国航天事业是‘万人一杆枪’,在其中,我们都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必须有每一个环节的默默支撑,才能托举起我们的飞天梦。”采访最后,冯毅如是感叹。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策划 张婷婷 记者/摄影 吴喆 海报设计 徐骁 部分图片来自受访者 责任编辑 曾书睿 编辑 瑞秋 审核 黄颖

来源:锦观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