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一个叫卞女士的人上个月在直播间花6块8买了10斤花生,结果收到的只有一小包10颗花生米。她联系卖家发现店铺已经注销,打不通电话,钱也追不回来。记者看了她提供的截图,直播界面确实写着"满10斤包邮",物流单显示是从河南发过来的。
上海一个叫卞女士的人上个月在直播间花6块8买了10斤花生,结果收到的只有一小包10颗花生米。她联系卖家发现店铺已经注销,打不通电话,钱也追不回来。记者看了她提供的截图,直播界面确实写着"满10斤包邮",物流单显示是从河南发过来的。
卞女士说直播时商家承诺保质保量,但现在人货两空。她尝试找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但被告知商家已注销,平台也不管。平台客服回复页面已删除,订单记录找不到,退款无望。现在连发货的联系电话都打不通,语音提示直接挂断。
这种现象不是个案。去年浙江有个人买过4块钱5斤的大米,到手只有半包碎米,商家也是同一套路。调查发现很多骗子专门注册短期店铺,直播吸引低价订单,发货后立刻注销,钱转到个人账户根本查不到。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平台规则都是商家自己填商品信息,没人核实实物。卞女士提供的快递单号显示包裹重量只有几十克,明显不符商品描述。但物流公司说这属于商家内部操作,不干涉寄件人行为。
律师解释这类案件涉及金额低,法院起诉成本高。而且商家用假地址注册公司,即使立案执行起来也找不到人。现在公安接警标准里诈骗金额要超过3000才立案,6块8的事基本不会受理。
有人在网上问怎么维权,回复最常见的是"下次别贪便宜"。有网友分享经验说直播间价格比市场价低一半以上的都是骗局,但像卞女士这种连基础成本都不够的低价,还是有不少人下单。
直播平台工作人员私下透露,系统对新店铺审核宽松,只要交保证金就能开播卖货。但等发现问题时店铺早关停,保证金早就被提现。他们说会加派人手核查,但具体措施没说清楚。
现在网上出现新词叫"量子发货",指商家根本没发货却显示物流信息。这类诈骗手法最早出现在三无保健品销售,现在扩展到日用品领域。有人用手机录屏证明,某直播间下单后立即下架商品链接。
工商部门给出的建议是保留所有聊天记录,但卞女士的直播回放已被删除,页面截图又不够证据。她只好报警,警方回复会记录情况但不保证立案。类似金额的案子去年上海累计有200多起,调解成功率不足3%。
现在网上卖低价商品的直播间越来越多,价格低到离谱。有人建议建立举报快速通道,但至今没看到落实。消费者只能靠自己,买东西前先查店铺评分,价格明显异常的基本都是陷阱。
这就是最近发生在身边的怪事。买东西容易,追钱太难。只能提醒大家以后买东西多留心眼,特别直播间里的超低价肯定有猫腻。这次卞女士吃了哑巴亏,但不知道下次还有多少人会被骗。
来源:捷克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