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是2020年的深秋,我和老伴从深圳回到河北老家。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就看见老爸坐在他那把快散架的藤椅上,瘦削的身影被夕阳拉得老长。
看暮色时分的院子,老爸又在和保姆吵架了。
"我说过多少遍了,这粥要小火慢炖!你这样搅会糊锅底的!"
"我伺候了一辈子人,还用你教?"保姆摔门而去,这已经是第六个了。
院子里的老梧桐树沙沙作响,飘落的叶子打着旋儿,仿佛在叹息。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很多往事。
那是2020年的深秋,我和老伴从深圳回到河北老家。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就看见老爸坐在他那把快散架的藤椅上,瘦削的身影被夕阳拉得老长。
老妈在厨房忙活,锅铲敲打的声音清脆作响,空气里飘着熟悉的酱香味。那味道一下子把我拉回了童年。
老两口都九十多岁了,可就是不愿去敬老院。"自己的家,住得舒服。"老爸每次都这么说,倔强得很。
我摸着院子里那棵陪伴了半个世纪的梧桐树,树皮粗糙的触感让我想起了更多从前的事。
记得小时候,老爸是纺织厂的技术能手。那会儿家里穷,他总穿着打着补丁的蓝制服,裤腿总是沾着棉絮。
每天天不亮就骑着吱嘎响的永久自行车去上班,天黑透了才回来。回到家还要研究工作笔记,记录每天的工作细节。
1985年厂里要换新设备,那可是全自动的日本货,说明书全是外文。老爸愣是抱着词典啃了一个月,硬是把设备调试好了,还教会了其他工人。
那时候厂里人都管老爸叫"老黄师傅",谁家的纺织机出了毛病都找他。街坊邻居有啥电器坏了,也都来找他修。
我上初中那年,他拿到了好几个改进生产的奖状,买了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成了邻居羡慕的对象。那个时候,能有台电视机可了不得。
"小军,你看看这米粥,煮得太稀了吧?"老爸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我端详着碗里的粥,白花花的,看着挺好啊。
谁知道老爸又开始了:"米要提前浸泡四个钟头,火候要掌握好,开始大火烧开要马上转小火,每隔十分钟要轻轻搅一下..."说起这些,他比说相声的还细致。
大姐小玲和二姐小芳刚开始说要轮流来照顾,可没待多久就受不了了。"爸太较真了,"小玲抱怨道,"连擦桌子都要顺时针来回三遍,抹布也要对折四次。"
小芳更直接:"我当了二十年护士,伺候过那么多病人,还伺候不好他老人家了?这不是找罪受吗?"
我倒是理解老爸,这是他一辈子的习惯。在厂里当技术员的时候,就是这么一丝不苟。
倒是老妈好说话,整天坐在院子里的桑椿树下晒太阳,跟邻居们唠家常,说说过去的事。她最爱讲的就是年轻时候的故事。
"那时候你爸刚进厂,每天加班到半夜。我就在家门口等着,给他热着饭。"老妈说这些的时候,眼睛里总有光。
去年腿摔了一跤后,老妈走路要人扶着。我请保姆,一个接一个地来了又走。有的嫌老爸挑剔,有的嫌活太累,最久的也没超过一个月。
有天早上,我煮粥时接了个电话,一不小心就糊了锅。老爸气得直跺脚:"你这孩子,咋这么不上心呢?"
我一肚子委屈:"爸,我也是..."话到嘴边,差点说出在深圳常用的话,赶紧咽了回去。在那边待久了,有些习惯改不过来。
看着老爸发呆的样子,我突然意识到他们这一辈人经历了多少沧桑。从自行车到汽车,从收音机到彩电,从书信到微信,世界翻天覆地地变,可他们的习惯和坚持一点没变。
整理他的柜子时,我发现了一本发黄的工作笔记,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天的工作细节,字迹工整得像印刷的。翻开泛黄的纸页,仿佛能看见年轻时的老爸,认真记录的样子。
去年冬天,老妈突发中风住院。医院走廊里,消毒水的味道刺鼻,老爸握着老妈的手,颤巍巍地说:"老伴啊,你可得挺住。咱们还没去看小军家的海呢。"
那一刻,我看见了他眼角的泪光。住院那些日子,老爸寸步不离,连续十多天睡在医院的陪护椅上,硬是把自己的腰都睡坏了。
我劝他回家休息,他摇摇头:"你妈年轻时,我在厂里干活,经常熬夜。她每次都熬着等我回家,热乎乎的饭菜放在锅里。现在该我守着她了。"说这话时,他的背影显得特别单薄。
那段时间,我才发现老爸原来这么会照顾人。半夜老妈要喝水,他立马就醒;老妈想吃梨,他削得薄如蝉翼;老妈说冷,他就一直握着她的手。
护士都说,没见过这么细心的老头。"老爷子,您这样我们都要失业了。"护士开玩笑说。老爸认真地回答:"这是我老伴,我得好好照顾。"
出院后的一天,我给老妈梳头,发现她白发中夹杂着几根黑发。"瞧,还有黑头发呢。"我笑着说。
老妈眨眨眼:"你爸总说我这辈子操劳,头发早白了。其实啊,都是为了这个家,值得。当年你爸在厂里加班,我在家带你们仨,虽然累,可日子过得有滋味。"
慢慢地,我开始理解老爸的较真。给他煮的粥,要用小火熬两个钟头,盐要在临出锅前加。给他洗澡,水温要保持在38度,毛巾要软的。
这些细节里,藏着他对生活的态度。就像他当年在厂里,每一道工序都要求完美。每一件小事都做好了,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学会了用老爸的方式煮粥,也学会了像老妈那样慢悠悠地说话。春天,我和老伴在院子里种上了菜,老爸每天都要去察看好几遍。
他还把那本工作笔记本改成了种菜日记,记录着每种菜的生长情况。有时候我偷看他写的内容,字还是那么工整,就是颤抖得厉害。
夏天的傍晚,蝉鸣声中,四个人围坐在院子里吃西瓜,老爸还要把西瓜籽收集起来,说明年种。老妈就笑他:"种出来的哪有买的甜。"
老爸现在虽然耳朵背了点,可还是喜欢听收音机,特别是评书。老妈最爱看天气预报,说要给种的菜安排浇水。
我有时偷偷拍下他们的背影,发到朋友圈,底下总有人羡慕:"这才是生活啊。"是啊,这才是生活。
前几天,隔壁李奶奶问我:"小军啊,你放着深圳的好日子不过,在这伺候老人,图啥啊?"我望着院子里的老梧桐,数着它年轮里的故事。
老爸正拿着放大镜看报纸,老妈在摇椅上打盹,老伴在收拾碗筷,夕阳把所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这一刻,我忽然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远方,而在身边。
那些我们以为微不足道的日常,那些看似固执的坚持,都是爱的诠释。。
在这个世界飞速变迁的年代,能够静下心来,陪伴至亲走过生命的暮色,或许就是最大的福分。老爸老妈教会了我,生命的可贵不在长短,而在于我们是否用心感受了每一个平凡的瞬间。
树叶沙沙,暮色渐浓,一切都显得那么安详。老爸还在院子里忙活,给他种的菜苗量尺寸,要求一个萝卜一个坑。这样的日子,平淡中带着温暖,就像那落日的余晖,把整个院子染成了金色。
来源:恋过的美丽风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