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板抗菌性能检测:定性抑菌圈法和定量抑菌率评价

B站影视 2024-11-22 08:32 2

摘要:研究表明,人们在室内工作和生活的时间接近90%以上。频繁接触的家具及装饰材料会滞留大量细菌、真菌等有害物质,且易在材料表面附着、繁殖和传播,极易引起交叉感染。消费者对室内的健康要求已经从原材料的安全和环保上升到抗菌高度。目前,市场上人造板的抗菌性能难以得到权威

研究表明,人们在室内工作和生活的时间接近90%以上。频繁接触的家具及装饰材料会滞留大量细菌、真菌等有害物质,且易在材料表面附着、繁殖和传播,极易引起交叉感染。消费者对室内的健康要求已经从原材料的安全和环保上升到抗菌高度。目前,市场上人造板的抗菌性能难以得到权威认证,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很难分辨。研究人员需对人造板的不同材料表面进行系统研究,可优先使用定量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类别的菌种进行检测。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人造板抗菌性能检测报告。

人造板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人造板抗菌性能检测方法较多,总体上可用定性抑菌圈法和定量抑菌率来评价。抑菌圈法是对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接触一段时间细菌后,材料表面生成的抑菌圈大小定性评价其抗菌活性。

国内外有很多标准采用抑菌率来定量评价抗菌性能。如2017年,我国轻工行业颁布了行业推荐标准QB/T4371-2012《家具抗菌性能的评价》,对纺织面料、木质材料、塑料等覆面的家具的抗菌性能检测方法进行规定。其中,对木质家具抗菌性能的评价方法为薄膜覆盖法。定量的方法为通过测定培养一段时间后附着在材料表面的细菌数来定量表征,如JISZ2801—2010《抗菌制品抗菌性能的检测与评价》,一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进行研究。

研究人员也常借鉴塑料、陶瓷等标准进行检测,如ISO22196—2011《塑料与其他无孔表面的抗菌性测定》、ISO22196:2007/GB/T31402—2015《塑料塑料表面抗菌性能试验方法》、QB/T2591—2003《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当抑菌率超过99%时,为0级强抗菌级人造板;抑菌率90%~99%时,为1级强抗菌级人造板;其它为无抗人造板。

根据木材的结构特点以及人造板的加工工艺,抗菌剂的施加方式可归纳为以下四种:

1)浸渍法。利用木材的多孔隙结构、内部的多种活性基团,木材可对抗菌剂进行有效吸附,主要通过常压或高压浸渍两种方法将均匀稳定的抗菌分散液注入基材内部,可调整压力大小、基材厚度、基材切面等因子来调整抗菌剂的浸渍量,从而达到最佳抗菌效果。

2)层压法。将抗菌剂与其它材料(如浸渍胶膜纸)复合制备成易压贴的抗菌薄片,然后将其压贴到人造板基材表面,赋予人造板表面抗菌性能。

3)表面涂层法。将抗菌剂添加到涂层中,通过表面涂饰的方法将抗菌涂层涂附于人造板基材表面。

4)后期加工法。在人造板表面进行喷镀或真空溅射处理等。

来源:老周的科学大讲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