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某请孟某直播带货的效应?网红员工的义务边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5 22:32 2

摘要:员工对用人单位忠实、诚信、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是员工的基本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也是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应有之义。员工不得在外“接私活”,例如设置相应的处罚措施;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的监督举报机制;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守法意识,以此加以预防和规范。用人单位认

作者:方一清律师

网红员工的义务边界?

员工对用人单位忠实、诚信、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是员工的基本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也是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应有之义。员工不得在外“接私活”,例如设置相应的处罚措施;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的监督举报机制;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守法意识,以此加以预防和规范。用人单位认为员工“接私活”影响其本职工作,或利用用人单位的品牌或资源谋取私利,从而损害用人单位利益,因此,不少用人单位通过公司的规章制度禁止员工在外“接私活”。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工作之余在外“赚外快”,获取额外报酬,尚不是法律所禁止的。那么蹭热度、搭便车、沾光算不算违反公司公司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呢?

2023年4月,格力董明珠对外正式宣布孟羽童不再担任秘书一职,并表示比起秘书工作,她更热爱直播这份工作。言外之意透露出对孟羽童在工作之外进行自媒体账号运营的不满与失望。2023年5月,孟羽童以“申请出国留学”为借口正式从格力离职,而随后其因违纪被开除的消息不胫而走,起因于其在公司任职期间经常旷工参加商务活动、接私活,在公司与其谈话后仍进行相关活动,未有改进。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有权立即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并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未来劳动合同中有必要增设"流量管控条款"的权利义务。

根据网络公开资料,孟羽童作为小红书上的时尚博主,经常发布创意广告视频,大多数都是展示她的工作生活感受,并植入相关产品广告,涉及化妆品、香水、平板电脑、汽车等,这些产品均与格力无关。据蓝鲸财经报道,蝉妈妈网站显示,孟羽童的合作报价为图文15万/条,视频17万/条。而知情人士称目前她在小红书平台没有报价,前几个月报价则在18万-22万之间。而离开格力之后的孟羽童,顶着“前五百强总裁秘书”的头衔,网红之路发展得颇为春风得意。

劳动者利用雇主品牌影响力进行自媒体运营的职务行为如何定性?

职务行为与非职务行为的区别?从工作内容角度:如果劳动者在自媒体运营中所发布的内容,是基于其在雇主单位的工作职责和业务范围,则属于职务行为。从使用资源角度:若劳动者在自媒体运营过程中,使用了雇主的设备、资金、技术等资源,或者以雇主的名义进行活动,则属于职务行为。从行为目的角度:当劳动者利用自媒体运营主要是为了实现雇主的商业目标,如提升公司产品的知名度、促进销售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那么这种行为更可能被认定为职务行为。关于董明珠公开表态的行为,她属于代表法人意志的行为定性(是否构成单方解除的意思表示)。

由此衍生出一些用工问题:构成竞业限制违约 存在竞业限制约定:如果劳动者与雇主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约定了在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与雇主有竞争关系的业务,而劳动者利用自媒体运营从事了与雇主竞争的业务,如在自媒体上推广与雇主产品类似的产品,或者为竞争对手进行宣传等,就可能构成竞业限制违约。违反竞业限制义务:如劳动者利用在雇主处获取的商业秘密、客户资源等在自媒体上开展与雇主竞争的业务。构成侵犯商业秘密:如果劳动者在自媒体运营中,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了雇主的商业秘密,如公司的客户名单、技术配方、营销策略等,那么劳动者的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违反保密义务:即使劳动者获取商业秘密的手段是正当的,但如果其违反了与雇主签订的保密协议或法定义务,将商业秘密用于自媒体运营,也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此外,劳动者在离职后,违反保密协议的约定,在自媒体上公开了雇主的商业秘密。构成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如劳动者在自媒体上夸大产品功效、虚构产品销量等。商业诋毁:如劳动者在自媒体上发布不实信息,诋毁竞争对手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构成侵犯雇主著作权:如劳动者在自媒体上使用了雇主的宣传海报、广告文案等。

新型劳动关系中的"形象权"与"流量收益"分配难题?董明珠的"奉献哲学"与孟羽童的"自我实现"之争,折射出中国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深层矛盾。在空调市场增长见顶的今天,格力仍试图用"以厂为家"的集体主义捆绑年轻人,而新生代已厌倦股权激励的画饼。
数字经济的网红流量可谓诱不可挡。孟羽童离职后单条广告报价20万的现实,彻底颠覆了传统制造业的薪酬体系。在直播间三小时获利,可能超过在车间三年的工资总和。四年前,孟羽童在一档《初入职场的我们》综艺中获得了董明珠的赏识,并成功入职格力。彼时,董明珠曾对孟羽童这个后辈表达了十足的信心,并扬言称要将其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招来孟羽童做“接班人”,组成师徒cp,本质上是董明珠在为格力电器寻求多元化变革做出的大胆尝试。在入职格力电器当年底,孟羽童正式在格力电器官方直播间开启了直播带货,销售业绩虽未大爆,但类比同阶段同类型直播间已属不易。首场4个小时的直播销出了约62万元的业绩,随后孟羽童经常现身直播间带货。之后引发网红接私活被辞退。但业界流量收益的分配难题被搁置,网红分红一直悬而未决。建议需明确界定"溢出效应不当利用"的具体行为与列明,设置梯度违约责任(警告—经济赔偿—解除合同)。

请孟雨童到直播间,是"直播和解",还是智请青一代的孟获们?

古语云:“越老越妖”。一场高级营销,一场别的作秀。董明珠拿捏得从容有度。从相遇相知到离职风波再到“回家吃饭”,董明珠和孟羽童的故事一路从企业家寻找接班人的励志剧本转变成了企业家与打工人之间的恩怨纠葛,戏剧张力拉满。不过,比起两年前坚硬批评的态度,如今的董明珠对孟羽童的态度已然缓和不少。而董明珠在直播中也解释称,是关注到了羽童近期的状态,担心其事业遇到瓶颈,主动关心了一下,并邀请她“回家吃饭”……。

2025年5月23日晚,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和前秘书孟羽童在“格力明珠精选”直播间来了一场名为“好久不见”的见面叙旧。这场突如其来的合体直播,收获了292万人次观看,销售额冲到了500万,并冲到了“大家电榜”榜首。关于流量:董明珠一贯相当自信,她表示给格力做了十多年的广告,已节省了十多个亿的广告费用。
合体直播的效应:格力通过孟羽童的年轻流量吸引了更多Z世代消费者,而孟羽童也再次借助格力平台提升个人IP的商业背书。直播间里的母女情深的拥抱、“摸头杀”的戏码,折射出各取所求的戏份:董明珠需要孟羽童来俘获Z世代粉丝的消费者们,孟羽童需要格力背书使其红得发紫。明珠一边恩威并施驯服"整顿职场"的叛逆者,一边痛斥"接私活"又一边垂帘听政亲自下场直播带货。董明珠和孟羽童这场直播见面会,是一场格力和董明珠的名誉保卫的救赎。此前董明珠曾因“绝不用海归,因为海归里面有间谍”而招致网民吐槽,此次选择与即将出国读书的未来“海归”孟羽童握手和谈已戏份十足,同时在网络上也引发了关于格力接班人的讨论,可谓戏中有戏。

“格力两字代表着我们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展望格力的明天必将是网红员工展翅飞翔的蓝天。

方一清律师

来源:步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