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明是城市最美的底色,更是照亮生活的璀璨星光!当“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花落土右旗,这不仅是一份至高荣誉,更是全体土右人携手并肩、砥砺奋进的生动见证。从街巷阡陌间居民自发参与环境整治的身影,到各行各业先进典型引领风尚的担当;从创新治理模式提升城市温度的实
文明是城市最美的底色,更是照亮生活的璀璨星光!当“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花落土右旗,这不仅是一份至高荣誉,更是全体土右人携手并肩、砥砺奋进的生动见证。从街巷阡陌间居民自发参与环境整治的身影,到各行各业先进典型引领风尚的担当;从创新治理模式提升城市温度的实践,到民生实事落地开花惠及万家的成果——全旗人民携手并肩,以点滴行动汇聚成文明创建的磅礴力量。即日起,土右旗融媒体中心“活力土右旗”微信公众号推出“向着文明奔跑”专栏,深挖土右旗文明创建征程中全民同心的动人故事、破局创新的实践探索,全景展现这座城市因文明而焕新的蜕变与荣光。让我们以文明为舟、以行动为桨,继续向着更美好的明天奋力奔跑!
晨光未现时,他们的身影已穿梭于街巷;夜色深沉处,他们的足迹仍丈量着城市温度。他们在社区网格间、在柏油路面上、在红绿灯下、在绿荫丛中……他们是党员干部、创城办工作人员、公安干警、园林环卫工人、城管执法人员、市场监管人员、住建市政管理人员、教育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这些城市守护者,用汗水浇灌文明之花,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在城市经纬线上织就一张名为“幸福感”的网。
一砖一瓦筑文明
在土右旗的各个小区,总能看到社区网格员们走访入户的身影。他们倾听群众需求、用心解决难题,多年来,民情记录本记了一本又一本,鞋子走坏了一双又一双,换来的是各类民生问题的顺利解决。他们总说:“墙面斑驳可以刷新,但民心不能有裂缝。”他们用耐心化解矛盾,用智慧疏通堵点,让斑驳的墙面粉刷出新色彩,也将群众心头的褶皱一一抚平。
一笔一画写担当
环卫工人的清扫路线图,是一部特殊的“城市日记”。每天4点起床,弯腰上千次,在几公里路段上重复清扫。他们有自己的“落叶归箱法”,能总结出“雪天防滑作业指南”,甚至能准确说出每个商铺的垃圾投放习惯。当问及坚持的理由,他们质朴的脸上露出笑容,指着刚放学的孩子们说:“就想让娃娃们踩在干净的路上蹦蹦跳跳。”他们是“城市美容师”,用扫帚作笔,以街道为卷,书写着最质朴的担当。
一灯一路护平安
交警的哨声是城市道路最熟悉的旋律。他们在学校门口护学、在十字路口指挥、在大型活动现场疏导……那身反光背心,倒映着城市的速度,反射出群众的平安。荧光绿的颜色,承载着市民的安心。“平安健康的每一天,都是城市文明的底气。”——这是他们最常说的话。
一草一木绘美景
园林工人的双手布满老茧,却种出了城市最美的风景。他们穿梭于街头巷尾,精心呵护每寸土地:修剪出整齐的绿篱,培育出娇艳的花朵,打造生机盎然的绿地。那些曾经荒芜的角落,在他们的巧手下,变成了群众休闲漫步的好去处,让人们在绿意与花香中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一街一巷织锦绣
城管队员既是执法者更是服务者。他们用脚步丈量街巷,清理占道经营、拆除破损广告……制服上的汗渍凝结着日夜坚守的印记。柔性执法与暖心服务并行,工具箱里既有执法文书,也备着应急药品与针线包。一位老城管常念叨:“咱不是和谁过不去,是和大伙儿一起把日子过顺溜。”那些晒黑的面庞与掉漆的执法记录仪,都在诉说着城市管理的温度。这种改变不只是一组组数据,更是管理者与市民用理解与包容共同刻画的年轮。
正因创城路上的坚守,我们的城市有了不平凡的改变:背街小巷的“蜘蛛网”电线变得整齐,农贸市场有了秩序和规范,15分钟生活圈覆盖城区居民。但比数据更动人的,是菜摊阿姨递上的那杯热茶,是孩子们放在环卫工休息点的自制贺卡,是深夜巡查时居民楼里特意留亮的门灯。
城市文明的厚度,不仅体现在林立的高楼和整洁的街道,更镌刻在这些默默付出者的掌纹里。他们像城市的毛细血管,虽然微小却承载着滋养文明的重任;他们如同时代的注脚,用坚守诠释着“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意。当晨曦再次照耀城市,这些身影依然在忙碌——那是幸福最生动的模样,是文明最温暖的底色。
记者:董娟
来源:内蒙古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