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南充:匠心凉粉旋开产业路 竹丝编织共富新图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5 17:02 2

摘要:5 月 24 日,2025 年 “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 进基层、进企业、进高校宣传活动走进千年绸都南充。这座嘉陵江畔的历史文化名城,正以川北凉粉、高坪竹编等非遗技艺为笔,在传承与创新中勾勒出“产业兴、百姓富、文化活”的壮美画卷。

5 月 24 日,2025 年 “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 进基层、进企业、进高校宣传活动走进千年绸都南充。这座嘉陵江畔的历史文化名城,正以川北凉粉、高坪竹编等非遗技艺为笔,在传承与创新中勾勒出“产业兴、百姓富、文化活”的壮美画卷。

“一碗凉粉” 转出上亿商机

在南充市川北凉粉生产基地,四川川北凉粉饮食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四川非遗川北凉粉第六代传承人李华手持铜旋子,轻按在晶莹剔透的凉粉上,随着铜旋子旋转,粗细均匀的凉粉条如银丝般滑入碗中,淋上秘制辣油后,一碗色泽红润、麻辣鲜香的川北凉粉便呈现在眼前。“川北凉粉传承百年,共有二十四道工艺,和其他地区的凉粉相比,吃起来口感更 Q 弹爽口,夏天来一碗清凉消暑。” 李华边演示边介绍,话语间藏着对这份非遗美食的骄傲。

谁能想到,这碗承载着南充人乡愁的街头小吃,如今已变身年产值超 4.5 亿元的 “舌尖上的产业”。2003 年,任其胜夫妇将国营小门店改制为四川川北凉粉饮食文化有限公司,开启了从单店到产业集团的跨越。“川北凉粉”在夫妇俩的手中逐步发展成集农业、食品、餐饮、文旅、科技5家全资子公司,拥有2个物流配送中心,国内外连锁店300余家,已成为一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集团企业。

“公司开发的 ‘三粉一饭一油’ 系列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远销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荷兰、日本、马来西亚等21个国家,截至目前,今年公司出口额超20万美元。”任其胜指着陈列柜里的凉粉礼盒介绍

这碗承载着百年匠心的川北凉粉,不仅让 “中华老字号” 品牌声名远播,更成为辐射 4000 余人就业的富民产业。四川川北凉粉公司董事长任其胜透露,企业正谋划推出 “川北凉粉 + 锅盔” 等跨界新品,以 “承百年文化、做民族企业、创国际品牌”为愿景,致力于将这道非遗美食打造成享誉海内外的中华民族品牌。

“万千竹丝” 编就致富新篇

走进高坪区斑竹竹艺产业园,数名手工艺人正专注地将薄如蝉翼的竹丝编织成精美的书画、灯饰和家居用品。这项起源于百年前的民间技艺,如今已成为带动数千农户增收的支柱产业。

数十年来,综合各种竹编技艺,集各家所长,高坪竹编技艺得到迅速发展。如今高坪竹编以慈竹、楠竹、绵竹作为原材料,主要有竹编书画、竹编灯饰、竹编适用品和竹编家具四大工艺类别。

“最能彰显竹编艺术和竹编文化的精髓是竹编书画。”南充市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马君介绍,“竹编书画从选竹到装裱成画,要经历三十二道工艺流程,其核心工序为选竹、去青、抛光、分层、启篾条、三防处理、染色、刮薄篾层、分丝、编织十大部分。编织技法是以经纬的穿梭为主线,通过挑、压、破、拼、提等技法,编就的竹编画角直、线端、表面平整、光泽、栩栩如生、给人很强的立体感。”

高坪竹编从以前先辈们编织生产生活用具,经历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不断守正创新,从实用型向艺术型转化。产业升级带来的是富民效应的持续释放。据了解,当地通过师徒传承、进校园、建设传习基地等方式开展技艺传承,项目活态传承群体庞大,同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加工、销售等从业人员近万人,年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

从铜旋子转出的产业传奇到竹丝间编织的富民图景,南充正以非遗为笔、创新为墨,在嘉陵江畔书写着 “传统技艺活起来、特色产业强起来、百姓日子甜起来” 的时代答卷,让千年绸都的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

来源:热视焦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