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B站影视 2024-11-22 03:24 2

摘要: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并发挥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以文育人功能,是新时代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有助于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文化自信,可使其真切体悟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对提升其文化认知能力、文化修养和

张 然

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并发挥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以文育人功能,是新时代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有助于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文化自信,可使其真切体悟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对提升其文化认知能力、文化修养和文化追求具有积极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具有较为广阔的理论探讨空间。首先,高校思政教育与优秀传统道德在形式和内容上的融合有助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校思政课面对的学生群体处于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也会因思政课发生一定的变化。新时期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一体化改革就是以学生身心发展基本状况为参照基础进行统筹设计的,许多学校开展学术研究论坛和教学观摩交流会,邀请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思政课”,以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切入点,积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利于高校学生接受并乐于践行。其次,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具有多重教育功能,与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根本宗旨高度契合。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具有民族凝聚和民族团结的功能,精神激励和支撑的功能,以及价值整合和价值导向的功能。在数千年历史中,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参与塑造了中国人博大、精进、宽厚、务实的道德心灵和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这说明,将道德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效融合,是时代发展所需。最后,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资源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资源进行选择、提炼,并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促进思政教育的现代转型。德育是思政课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德教育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资源与思政教育实践有机融合,结合中华民族经典文本、道德情境等进行教学设计,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形式与鲜活内容的有机统一。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不能无原则地全盘接受,而应该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符合当代中国现实需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创新路径

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通过以下路径:提升道德文化认知、创设道德情境体验、营造角色伦理想象、创新道德知识训练。综合运用这四种方法,以此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要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文化认知。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体现着民族气节,也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根基。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之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其根本前提在于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阅读经典书目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过引导他们阅读传统文化典籍,可以在大学生思想中构建起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观念。

第二,应创设道德情境体验。只有当外在道德规范内化为主体道德情感需求之后,道德才从理论走向实践。道德情感是主体基于一定的价值观念对客观事物的心理映射,是个人道德意识的外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要提升“以情动人”的能力,使得道德情境体验成为帮助受教育者提升道德水平的重要环节。中国传统文本中存在大量生动的情景式体验,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道德的作用。例如,在讲授道德起源理论时,就可以利用孟子“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的经典表述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作为目睹危机发生的主体进行道德抉择。在这一“情境—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中,危机导致了道德焦虑的产生,道德情感在危机中不由自主地引发道德冲动(恻隐之心),进而迫使主体采取道德实践行动,形成道德理论思维(仁)。

第三,营造角色伦理想象。作为道德情感体验的重要形式,“角色—想象”体验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情景—直觉”体验和“角色—想象”体验所不同的是,前者以直觉作为道德行动的直接依据,是一种感性直观的方式,而后者则更加侧重理性地对自身角色进行伦理审思。在围绕中国传统“义利之辨”的探讨中,通过“角色—想象”的道德情境分别给予学生“该怎样做”和“会怎样做”的道德体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学说具有鲜明的角色伦理气质,其中儒家伦理思想中蕴含关于“该怎样做”的角色伦理命题(义),同时也蕴含关于“会怎样做”的实践智慧(利)。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这两个问题,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资源进行挖掘和洗练。在理论教学中要全面清晰地阐释传统道德对于“角色伦理”的理解,通过对个人角色的多重维度剖析,帮助受教育者理解这些家庭与社会角色本身含有的规范意义。

第四,进行创新道德知识训练。思政教育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既要坚持以德育人的基本方向,更要强调“立”与“树”的实际效果。道德知识训练的创新包括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创新道德教育理念,强调德育对“生活”的回归,纠正德育“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德育目标是让受教育者理解道德生活的价值、意义与崇高,通过引导其对生活进行批判性反思,如撰写“道德日记”、分享“最美时刻”等方式让受教育者感受道德与生活的同一性。同时,要遵循德育规律,实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统一,将道德教育贯穿于“知、情、意、行”发展过程。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做到对道德发展全过程的关注和指导,通过对生活中道德经验的批判性反思,产生道德知识,激发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达成道德智慧,能够灵活运用道德知识解决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道德困境。要从根本上破除道德教育“唯知论”的倾向,从理念上完成对道德教育理念的革新。另一方面,要将道德训练作为道德教育实践,区别于传统德育强调理论的识记。道德思维训练是以培养受教育者清晰的道德观念、系统的道德理论为基础,通过道德情境设置,帮助他们把原有感性的道德经验和理性认识进行辩证综合的过程,其标志是个体道德理论思维的形成。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的道德要求与传统美德中的“家国情怀”“公而忘私”等观念具有历史联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把握不能只做知识的记忆与感性的想象,可以通过个体经验分享、对道德典型的解读等形式来加深对抽象道德价值的认识。在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发展中,帮助学生形成辩证的认识观,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代表的民族精神是新时代实现民族振兴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道德遗产,同时也是凝聚民族意识、建设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教育实践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将传统美德资源加以理论提升和有效利用,使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形成新时代的良好精神风貌。

〔作者:张然,单位: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青海日报》(2024年11月22日 第11版:理论特刊)

来源:青海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