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4日晚,市民王女士在运城市圣惠南路一处流动瓜摊购买西瓜时遭遇价格纠纷。原本标榜"夏宝西瓜10元7斤"的促销活动,最终因商家计费方式争议引发消费者不满。事件经协商后虽得以解决,但暴露出个别商贩经营诚信问题,值得社会关注。
5月24日晚,市民王女士在运城市圣惠南路一处流动瓜摊购买西瓜时遭遇价格纠纷。原本标榜"夏宝西瓜10元7斤"的促销活动,最终因商家计费方式争议引发消费者不满。事件经协商后虽得以解决,但暴露出个别商贩经营诚信问题,值得社会关注。
喇叭宣传低价引客 现场称重承诺"准秤"
当晚8时许,王女士途经运城圣惠南路时,被一辆货车上循环播放的"夏宝西瓜10元7斤"促销喇叭声吸引。她挑选3个西瓜后,特意询问摊主秤量是否准确,得到"我常年在这卖瓜,秤绝对没问题"的答复。
回家复称,核对金额发现与商家有出入
王女士回家后核对消费明细时发现蹊跷:摊主当时声称总价49.5元,"抹零"后实收49元。称重:3个西瓜总重显示31.9斤,按促销价10元7斤折算单价应为约1.428元/斤,合计金额45.57元。当晚9时,王女士返回瓜摊理论,摊主起初坚称"按1.5元计价",在消费者出示计算证据后,勉强退回4元差价。
"原本10元7斤的优惠确实吸引人,但耍小聪明反而失去顾客信任。"王女士表示,该路段常有流动水果车聚集,本可培养稳定客源,但个别商户的投机行为损害了整体商誉。多位周边居民反映,部分流动摊贩存在"低价揽客、暗中加价"现象,建议加强行业自律。
夏季瓜果销售旺季已至,此事件为商贩敲响警钟:唯有诚信经营方是立足之本,任何"算计"消费者的行为终将付出信誉代价。
来源:顶级海风l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