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秋季学期,复旦上医开设了“做一个有趣的医生:健康科普‘必杀技’健康科普进阶教程”“医学科普的创作与实践”“健康科普——从选题到多样化传播”等多门面向研究生、本科生的健康科普课程。一个学期过去了,医学生们的科普课上得怎么样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牙金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2024年秋季学期,复旦上医开设了“做一个有趣的医生:健康科普‘必杀技’健康科普进阶教程”“医学科普的创作与实践”“健康科普——从选题到多样化传播”等多门面向研究生、本科生的健康科普课程。一个学期过去了,医学生们的科普课上得怎么样了?
中山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医生陈海燕走进了复旦上医的课堂,她被网友称作“燕子姐姐”,一手拿着超声探头,一手拿着生花妙笔,用手绘科普漫画为大众带来健康与快乐。在复旦上医健康科普进阶课程的课堂上,她请同学们根据随机抽取的不同场景,来构思创意一幅漫画。每个小组都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消化选题,然后将人物形象、场景地点和事件脉络生动地勾勒呈现出来。
“燕子姐姐”课堂上的学生课堂习作。复旦上医供图
在她的启发下,同学们从大脑一片空白到思如泉涌,展现出了医学生平时描绘细胞、器官、人体等“特有”的线描才华。“我们都知道科普很重要,很多医生也开设了视频号、公众号,但是,有趣的科普怎么做?背后的一些规律、原理和方法是什么?这门课给了我们启示。”眼耳鼻喉医院2024级硕士生罗斯月说。
据介绍,“做一个有趣的医生:健康科普‘必杀技’”健康科普进阶教程课程由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教授主持。
董健教授授课现场。复旦上医供图
该课程一经推出,就在选课系统上被“秒杀”。起初,课程开放了30个选课名额,但被学生一抢而空。收到同学们对于健康科普课程有着浓厚兴趣和期待的反馈后,学校和课程团队考虑到上课体验、学习效果和教室容纳能力等因素,最终决定增加名额至45人。其中有17名博士生,28名硕士生,选课学生覆盖了外科学、生物与医药、肿瘤学等15个不同的专业。
该课程邀请了临床专家、作家、编辑、制片人、健康传播学者、科普达人等来自不同领域的20多位资深专家和教师参与授课。课程以案例、实操训练等方式,向医学生传授如何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健康科普故事,掌握科普的核心原则以及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洪维医生授课现场。复旦上医供图
“我们要在未来医生的学生阶段埋下一粒科普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一定能够创作出高质量的健康科普作品。”董健说,这门科普课正在探索和实践新的医学教育模式,将传统的医学教育与现代的科普教育相结合,为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媒体选择要考虑平台特点以及受众群体画像;在内容创作过程中要坚持内容为王,挑个好选题、抓住关注点、找准切入点……来自妇产科医院的邹世恩医生,在抖音上运营的“恩哥聊健康”账号拥有370多万粉丝,位列2024年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排行榜第二名。他从媒体选择、内容策划、短视频制作技巧等多个维度出发,分享了自己在线上科普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核心要点。此外,他还向同学们详细展示了自己制作短视频的全过程。
上海市科普摄影美术专委会董长军主任授课现场,教授医学生们怎么拍照片。复旦上医供图
来自华东医院的洪维医生是线下科普达人。她为同学们带来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理念:面对老年人群健康素养偏低、认知能力有限、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弱等特点,如何利用好纸质媒体、电视广播、科普讲座等传统科普工具,精心打造“适老化”的科普内容。她的团队推广了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居家筋骨操简易版12式,这一创新举措受到了老人的热烈欢迎。
健康脱口秀第一季亚军、来自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的戴恒玮老师则通过展示不同类型脱口秀选手的比赛实战视频,阐述脱口秀与健康科普结合的可能性。他强调,健康科普不应仅仅停留在枯燥的说教,而应通过创新的表达和有趣的内容,让更多人愿意主动了解和接受健康知识。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