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著名作家毕淑敏的作品因充满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性的关怀,多年来备受读者喜爱。她将最新完成的《昆仑约定》称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小说”。作品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高原戍边军人为主角,讲述了万古不化的寒冰之上,生活物资匮乏、医疗条件简陋的条件之下,理想主义的花如何盛放,
《当代》
2025年3期
长
篇
小
说
昆仑约定
毕淑敏
著名作家毕淑敏的作品因充满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性的关怀,多年来备受读者喜爱。她将最新完成的《昆仑约定》称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小说”。作品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高原戍边军人为主角,讲述了万古不化的寒冰之上,生活物资匮乏、医疗条件简陋的条件之下,理想主义的花如何盛放,其中灌注了作家刻骨铭心的体验和必须述说的回忆。这部六十多万字的长篇力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之际,《当代》杂志同步刊发小说开篇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我年轻时,身体里居住着沧桑的灵魂。当我七十岁时,借这部小说的书写,重新潜入十六岁半的心灵,寻觅温暖与光明。我的工具,是我的体验、我的记忆、我的大脑、我的手指、我的心肝脾肺肾……总之,全身总动员。熬煮文字的过程,我把记忆汇总成述说。那些字句,氤氲凛冽雪气,激励我向前。
这份高度投入情感和体力的工作,让我衰弱疲惫,但我欣然。此刻,它终于脱离了我的心和手,信马由缰地走啊走,直到遇见了读者您。
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人间。为这部小说,我已尽力,只求不完美中的较好。读者朋友们,在小说中,我静静等您。
——毕淑敏《这里的故事,只有云知道》(创作谈)
毕淑敏,作家,心理学家,内科主治医师。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十一年。著有《昆仑殇》《阿里》以及长篇小说《红处方》《女心理师》等,小说集《女人之约》等,散文集《心灵密码》等。出版《毕淑敏文集》十二卷。
中
篇
小
说
卓玛日记
杨志军
卓玛辍学进城,成了省城藏餐馆的打杂工,这样的叫卓玛或不叫卓玛的牧民女儿,或许有千万个。杨志军中篇新作用留在餐巾纸上的日记,讲述了这一个不寻常的卓玛——陌生环境中,她学着一个人抵抗风雨,又用融合草原与都市味道的“酥油咖啡”,征服并改造了周遭的小天地。某种意义上,这个“心灵再造”的故事,也是写给其他千万个卓玛。
杨志军,1955年生于青海。著有长篇小说《藏獒》三部曲及《海底隧道》《雪山大地》等。曾获茅盾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当代》文学奖等。现居青岛。
白象
班宇
有人过得像失败的锁匠,在一个个时代转弯处挂上的心锁,哪一把也没能打开。有人手持十来把待租空屋的钥匙,逐一开启,一边偷欢,一边等待命定时刻的到来。有人在昏暗牢房里吹起口哨,如泣如诉,仿佛在半空里写了一页五线谱。有人在弥留之际号哭:一匹白象,害我半生。有人拆读过父亲遗物中所有信件,从此将锋刃反握手心,随时准备向那个虚空中的暗影刺出……从1945、1968、1978、1997,直至当下,世事颠倒反转,神秘白象从上海来到东北,持续行凶,又隐匿无踪。班宇最新中篇由此展开,以带有个人标识的语言风暴,卷动出错综复杂的故事与一言难尽的命运,用一以贯之的凌厉和悲悯,给读者带来又一次震撼。
班宇,1986年生,沈阳人,小说作者。有小说集《冬泳》《逍遥游》《缓步》出版。
短
篇
小
说
金子
荆歌
极度孤独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随着女人的失踪,老木陷入了与时间、与万物似有若无的关联之中。来历不明的狐狸与她产下的幼崽“金子”“银子”环绕膝下,老木错把自己当成了幸福的父亲,直到一声枪响……江南气息深入骨髓的荆歌,写西北荒漠的故事,虚实相生间别具情调。
荆歌,号累翁,出版长篇小说《鼠药》《十夜谈》《千古之爱》等十余部。大量作品在《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十月》《作家》等期刊发表,并入选近百种选本。多部小说被改编拍摄为电影。近年出版《感动星》《他们的塔》等多部少儿长篇小说,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和紫金山文学奖等。另出版有多种收藏文化随笔集。曾在苏州、杭州、成都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
小村医事
李约热
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野马镇每个屯村民的倒霉事,急病、慢病,治得了的病、治不了的病,也没有谁比他们更了解医疗保障政策带来的实惠,乃至自制“制氧机”“透析机”背后游丝般细弱的希望。小说以三个村医的把酒闲谈切入,用他们的眼睛透视乡村医事,那些被治愈的以及有待解决的“疑难杂症”,从乡村最末梢处报告着鲜活而真实的“人间消息”。
李约热,本名吴小刚,壮族,广西作协副主席,广西文学院院长,《广西文学》主编。有多篇(部)作品发表、出版。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等。
汪静怡小姐的客厅
严彬
客厅如舞台,浓缩了当下都市青年的生活图景——这里既是合租室友们共享、互动的空间,见证了他们的亲密与疏离;也是女主人公一个人的避风港,承载了她的迷茫、挣扎与成长。
严彬,1981年生,湖南浏阳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文学硕士。出版诗集《献给好人的鸣奏曲》《国王的湖》《大师的葬礼》《所有未来的倒影》《回忆的花园》,小说集《过时小说》等。参加《诗刊》社第32届青春诗会、《人民文学》第4届新浪潮诗会、第4届中俄青年作家论坛。曾入围金曲奖最佳作词人。现居北京。
白夜之烬
黄朴
一边是质朴,一边是圆滑,人生将何去何从?有人看到的是利益,有人看到的是危险。昼与夜似乎黑白分明,坦途与歧路的抉择仅在一念之间。
黄朴,中国作协会员,陕西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随笔集《向着幸福前进》、小说集《新生》《丫丫的城》等。有作品入选各种选刊、选本。曾获路遥青年文学奖、陕西省作协年度文学奖、第五届柳青文学奖等奖项。现居西安。
发
现
角色(短篇小说)
周宏翔
我们是自己生活游刃有余的主角,还是他人眼中故弄玄虚的表演者,抑或只是生活世界里的一个副本,勉力扮演着被随机分配的角色?本期“发现”栏目推荐90后作家周宏翔的短篇小说《角色》,以演员蒋红红和厨师高天宝的初识和重逢、离散和缅怀为线索,展开一层层扑朔迷离的叙事涟漪,在逢场作戏的谎言与刻骨铭心的真情交错碰撞间,追问“我是何人”这一永恒的难题。
周宏翔,1990年生于重庆,小说发表于《收获》《上海文学》《北京文学》等期刊,著有长篇小说《当燃》《第一次看见灿烂的时刻》《名丽场》等,曾获第五届巴蜀青年文学奖。
“角色”,在故事之外,或者说是在故事背后,周宏翔为我们指认的是人在生活和生命中的角色扮演议题,是我们的本真、周旋与妥协,是我们“个人面目”和面目后面的深豁隐藏,是我们种种欲念的达至和无法达至……这些极有哲思性的大议题,被巧妙地以故事为包裹,引发种种思忖。
——李浩《在有限中建构“无限”》(特约评论)
纪
事
老街五记
肖复兴
著名作家肖复兴,一次次重返幼时生活的北京老街西打磨厂,寻访岁月蹉跎后的旧址,收集那些即将被打散的记忆。《粤东会馆》《同泰店》《乡村饭店》《和平饭店》《培英醋房》,每篇聚焦一个大院里老街坊们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唏嘘往事,侧写时代流转,为自己的故乡作传。
肖复兴,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百余部。曾获“中国好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等。近著有《我们的老院》《咫尺天涯:消失的老北京》《天坛六十记》等。
笔
谈
朝吹真理子与索南才让通信(二)
朝吹真理子、索南才让
自2023年秋季在“中日青年作家会议”上第一次见面而后分别,日本作家朝吹真理子与中国作家索南才让通过文字开始了真诚深入的交流。本刊2024年第4期新设栏目“笔谈”,与日本《三田文学》“往来书简”同步刊发了他们的第一组通信,见证了这份珍贵的文学友谊,也激荡起更多涟漪。2024年夏秋之交,索南才让在日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驻留参访,刊登其通信的当期《当代》杂志和发表其长篇小说《野色》的《当代长篇小说选刊》,也同时进入了日本书店。索南才让再次与日本友人朝吹真理子相见,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谈,他们讨论“沟通”“记忆”“孤独”“死亡”等话题,讲述彼此的生活和创作,并约定将“笔谈”进行下去。本期“笔谈”栏目发表的便是他们最近的往复书信。
朝吹真理子,女,日本小说家。1984年生于东京。2009年以小说《流迹》出道,2010年获第20届Bunkamura双叟文学奖。2011年以《贵子和永远》获第144届芥川奖。其他著作包括《TIMELESS》等。
索南才让,蒙古族,1985年生于青海。主要作品有《荒原上》《找信号》《野色》等。曾获鲁迅文学奖、钟山之星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青稞文学奖、红豆文学奖等奖项。现为青海省作协副主席。
山
河
卷
金陵文气
王干
本期“山河卷”中,评论家王干深度剖析金陵文气的千年流衍:从“江左风华”、《世说新语》,到“天下文枢”、《桃花扇》,再到集大成的《红楼梦》,这座昔日的“名士”之城、今日的世界“文学之都”,依然流传着,并生长出逸兴遄飞的文坛佳话。
王干,生于江苏里下河,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文学创作一级。曾任《文艺报》编辑、《钟山》杂志社编辑、江苏省作协创作室副主任、《东方文化周刊》主编、《中华文学选刊》主编,现为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教授、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90年代中国文学备忘录》《王蒙王干对话录》《汪曾祺十二讲》《人间食单》《论王蒙》等,出版有《王干文集》十一卷。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专
栏
逆旅人间
夜
梁鸿鹰
夜晚有许多层次,心理的、文学文化的、人生阅历的;夜晚也有许多主题,夜晚与睡眠以及梦境、夜晚与灵感、夜晚与历险……作者用隐喻般的文字,将夜的不确定性和丰富性悉数捕捉,倾注笔端。
梁鸿鹰,1962年6月生于内蒙古。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协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文艺报社原总编辑。出版评论集《在场与审思》、散文集《岁月的颗粒》、诗集《对天真的结局严阵以待》、小说集《散装时间》及译作若干。
《当代》2025年第3期目录
致广大读者
《当代》文学拉力赛创办于1999年,是《当代》杂志完全由读者来评选上一期文学佳作的活动,
每站评选出的冠军作品在下期杂志上揭晓,同时选登读者来信。每年再根据读者意见从全年六期所发作品中评出年度奖项。充分体现文学记录中国、文学关注现实、相信尊重读者的办刊理念。
“《当代》文学拉力赛”在坚持与读者Email、传真及电话、信函互动的基础上,增设网络渠道,征集读者留言。“当代”:dangdaizazhi)与每期新刊面世同步开启线上评刊活动,推动新媒体与纸刊阅读互动,方便读者参与,敬请关注。线上留言一经采用,将与信件投稿一样,寄送稿酬及赠刊(次年全年《当代长篇小说选刊》共6册,留言多次采用不重复赠阅)。我们将继续选取最鲜活、最中肯、最丰富多元的短评,呈现给广大读者。“《当代》文学拉力赛”
2025年第三站正式开启!
参与方式:根据新刊内容,在本条推送下留言,为你喜爱的当期作品书写短评。无字数限制,风格亦可多样。留言被下期杂志选登的,将由编辑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寄送稿酬和样刊。
2025《当代》新刊征订全面开启
《当代》微店
1.《当代》邮发代号/2-161
2.《当代长篇小说选刊》邮发代号/80-194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