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所谓的滑翔炸弹,就是把苏联时期库存的航空炸弹,加装上导航系统,在2023年试水成功,然后就开始疯狂的生产,现在已经成了俄空军得主要武器。
据外媒最新消息,俄罗斯针对乌军,专门设计研发了一套“卡脖子”战术,战术一共三步。
第一步,派地面部队不停进攻,逼着乌克兰士兵只能蹲在战壕里防守。
第二步,放出大批自杀式无人机,专门打运输车队和移动目标,配合侦察无人机搞偷袭。
第三步,用改装的老式炸弹,加装GPS导航,远程轰炸防御工事,这种炸弹的产量马上还要翻倍生产。
这一套流程下来,把乌军彻底逼到了墙角,躲在战壕会被炸弹炸,跑出来又会被无人机追杀,简直生不如死。
2014年俄乌冲突时,俄军用无人机给火箭炮当眼睛,就炸了不少乌军。
2022年全面开战后,俄乌双方都把民用无人机改成军用,最早是乌克兰在巴赫穆特战场大规模使用自杀无人机。
到了2024年,俄罗斯技术突然反超乌克兰,造出了飞的更远的自杀无人机。
而所谓的滑翔炸弹,就是把苏联时期库存的航空炸弹,加装上导航系统,在2023年试水成功,然后就开始疯狂的生产,现在已经成了俄空军得主要武器。
俄乌双方现在打仗,就跟开直播一样,无人机满天飞,战场彻底透明化,但乌军也不是傻子,挖假战壕来迷惑俄军,双方现在是能用的能想的,都使出来了。
尤其是双方的军工厂,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乌克兰想造100万架自杀无人机,5万家企业参与,但西方的芯片能不能跟的上,是个问题。俄罗斯现在直接用3D打印简化生产,每月能造30万架自杀无人机,简直开挂了一样。
据外媒的说法,两边的打法也不一样,俄军主要用无人机打步兵,能占攻击总数58%,乌军更擅长打坦克装甲车,击毁率比俄军要高出20%。俄军把无人机和电子战系统联动,乌军开发出了能烧穿装甲的特种无人机。现在战场无人机的使用率高的吓人。
目前,俄乌双方都在搞夜视无人机和自动识别目标的AI系统,乌军改用"灵活防御+无人机海"战术,但伤员转运效率比俄军低出不少,乌克兰试验用自杀无人机打俄军侦察机,想减轻防空方面的压力。俄军则建立“飞机+滑翔炸弹+无人机”的立体式打击网。
这场仗已经变成两种模式的较量,俄罗斯靠老牌军工厂爆产能,预计2025年弹药产量超过整个北约。乌克兰则是走群众路线,靠老百姓众筹,士兵自己改装,快速升级技术。现在比的不只是武器,更是国家组织能力和战争潜力。
来源:渝鲜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