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些“中国商人”涉嫌将中国制造的商品伪装成“墨西哥制造”(Hecho en México)进行销售,引发了当地商会(Canaco)强烈不满,甚至上升至对“中国产品倾销”的指控层面。
产地标签,往往是商品质量与信誉的第一道“防线”。
近日,墨西哥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称,一些“中国商人”涉嫌将中国制造的商品伪装成“墨西哥制造”(Hecho en México)进行销售,引发了当地商会(Canaco)强烈不满,甚至上升至对“中国产品倾销”的指控层面。
这场风波,不只是关于一个产地标签的争议。它关乎市场秩序、公平竞争与国家信誉。
一、真假“墨西哥制造”?标签风波的导火索
据《宇宙报》和《El Sol de México》等墨西哥主流媒体报道,墨西哥城历史中心的一些由亚洲商人经营的批发市场和仓库被指控涉嫌非法贴标,将中国原产商品包装成“墨西哥制造”。
CANACO主席比森特·古铁雷斯(Vicente Gutiérrez Camposeco)指出,受影响的主要行业包括:
服装与鞋类
小家电与工具
玩具与家具等大众消费品
不仅商品来源被质疑,甚至有因使用假冒电器引发火灾的案例出现。
“这不再是普通的贸易问题,而是关乎消费者安全和市场秩序的重大隐患。”古铁雷斯强调。
更值得关注的是,伪标行为已经演变为隐蔽的操作系统:跨境拼箱、伪造报关材料、本地仓库再贴标等手法层出不穷,甚至催生出所谓的“地下工厂”和“中国广场”。
二、经济滑坡下的甩锅?中国商品成了“替罪羊”
这场争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在宏观经济背景下逐步酝酿的结果。
经济学家佩德罗·特洛(Pedro Tello)指出:
2024年墨西哥零售行业整体销售额同比呈现小幅下滑,全年平均降幅约为0.8%,其中11月同比下降1.9%,为连续第七个月下跌(数据来源:INEGI,Trading Economics)。
传统旺季(1月、6月、8月、12月)表现尤为惨淡
通胀、购买力下降、消费信心不足是直接诱因
然而,在寻找外部解释的过程中,部分媒体和行业协会将矛头指向中国商品。
“价格战”“假标签”“不公平竞争”成为热门指责词汇。
确实,在中低端商品市场,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占据了一定优势,对本地小微企业形成了竞争压力。
但应当理性区分:
合法进入的中国商品:在优化市场供给、丰富消费选择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非法伪标的“灰色操作”:应归于个别商家违规行为,而非全盘否定中国制造
将所有责任归咎于“中国商人”,不仅有失偏颇,也会破坏中墨之间正常的贸易合作氛围。
三、国家品牌之殇:监管缺位与信任危机
“Hecho en México”不仅是一个商标,更承载着国家制造业的形象。
标签造假行为,损害的绝不仅是消费者的权益,更可能引发国家品牌信用的系统性危机。
据CANACO披露,部分城区如:
墨西哥城历史中心(Centro Histórico)
伊兹塔帕拉帕(Iztapalapa)
古斯塔沃·A·马德罗(Gustavo A. Madero)
阿兹卡波特扎尔科(Azcapotzalco)
科约阿坎(Coyoacán)
成为“假标商品”的重灾区。
不少住宅与写字楼被非法改造成仓储与加工中心,逃避监管,运营暗箱操作。
这种制度漏洞给了违法行为滋生的土壤。
在墨西哥联邦经济部(SE)与工业产权局(IMPI)展开“清理行动(Operación de Limpieza)”后,2025年前两个月的零售数据虽略有回暖,但商界普遍担忧:如果监管不跟进,违规行为还会卷土重来。
面对隐蔽多变的违规行为,监管仍需进一步强化:
原产地标签的溯源机制
品牌注册与使用的授权机制
对违法商家的持续追责机制
只有在制度层面构建强有力的屏障,才能保护“Made in Mexico”的真正含金量。
四、合法合规是立足之本
从这场风波中,中国企业应当引以为戒,同时也应看到未来在墨西哥合法合规投资的巨大潜力。
与其“贴标取巧”,不如主动深耕市场、合法经营,反而能走得更远、更稳。
以下是对有意投资墨西哥市场的中国企业的几点建议:
1. 优化本地合规供应链布局
尽量在墨西哥本地寻找合作代工厂
合法办理进口与销售资质,确保原产地信息透明
采用多地分布式仓储策略,减少集中风险
2. 投资本地化制造或组装
设立合法注册的工厂,申请使用“Hecho en México”标签
享受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USMCA)带来的关税优势
实现部分价值链“本地化”,提升市场认同度
3. 打造合规品牌与消费者信任
遵循墨西哥IMPI等知识产权相关法律
正规申请品牌注册,建立品牌与产品溯源系统
主动参加行业展会,建立良好的本地口碑
4. 推动中墨政策与技术合作
参与中墨工商会组织,积极反馈行业情况
探索与墨西哥本地监管部门在标签、物流、数据追溯等方面的技术合作
推进区块链标签溯源系统,打造“信任可视化”
墨西哥是拉美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中国企业不应因个别负面事件而退缩,反而应以更专业的态度、更长远的视角参与其中。
写在最后:逆风之中,重建规则共识
中国商品“披墨西哥外衣”事件,是一次关于规则、信任与秩序的深刻提醒。
在全球供应链愈加复杂的今天,每一次标签造假,都是对制度漏洞的警钟。
墨西哥需要构建更加公正透明的监管机制;中国企业也应在合规中寻找商机、在规范中赢得尊重。
唯有在规则之下,才能打造真正可持续、互利共赢的中墨商业生态。
参考数据:
来源:最帅时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