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强化医院学科梯队建设,提升临床医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更新临床理念和治疗方法,拓宽视野和思维,培养团队合作与多学科协作能力,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院外派大批中青年医师到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进行为期3个月-1年不等的进修学习,每
编者按:
为进一步强化医院学科梯队建设,提升临床医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更新临床理念和治疗方法,拓宽视野和思维,培养团队合作与多学科协作能力,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院外派大批中青年医师到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进行为期3个月-1年不等的进修学习,每一位进修医师都受益匪浅,心得颇多。小编联合医务部整理了部分进修医师的进修日记,以供大家交流学习。
时光飞逝,回想两段宝贵的进修经历,我收获满满。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间我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进修,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我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进修学习。感谢院里的培养和支持,我的专业技能得到极大地提升。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修期间,我完成了超过8000份腹部影像报告,涵盖了从基本到复杂的各种病例。这一过程让我有机会亲身体验并理解腹部影像诊断的细微之处,从影像采集到解读,每一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与学习的机会,书写报告数量居同期进修医生第2位,深受科内教授好评。
通过高强度的实践和专家指导,我掌握了多种腹部疾病的影像学特征,包括但不限于肝脏病变、胰腺炎、肠道异常以及肾脏疾病等。我还学会了如何在影像中识别细微的变化,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同时学习科研方法,进修结束后,我将所学知识与经验整理成文,撰写并发表了一篇文章,该文章被收录于一本核心期刊上。
回院后,我积极开展和改良科内相关业务,先后开展了直肠MR扫描、小肠CT检查、门脉三维成像,并对我院腹部及盆腔的MR扫描序列进行了优化和改良,在满足诊断的同时大大节约了扫描时间,对节本增效做出贡献,。2016年至今,腹部影像检查数量持续增加,腹部影像检查增强率也逐年上升,使我院的腹部从数量上到质量上都有了巨大的变化。
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进修期间,我全身心投入于PET/CT的专业培训,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了PET/CT的整个工作流程,从病人准备、注射示踪剂、图像采集到后处理和诊断报告的编写。通过参与和完成数百份PET/CT报告,我对各种疾病在PET/CT图像上的表现有了深入的理解和精准的判断力。此次进修使我不仅在理论知识上有所精进,在实际操作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学会了如何优化PET/CT扫描参数以获取高质量的图像,以及如何在复杂病例中进行准确的图像解读。
回院后,我将进修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积极协助医院PET/CT设备的运行管理,确保了其顺利通过各项放射质控检查,协助团队完成了PET/CT的开诊准备工作。我还顺利通过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的考试,并获取资格证书。
两次进修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技能,也增强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未来,我将继续探索更多前沿技术,致力于提升医院影像科的整体服务水平,为医院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来源:小贝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