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Euler系累计装机量突破1000万,成为中国数智基础设施的首选操作系统。 上世纪90年代,有着“中国Linux第一人”之称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宫敏,手提肩扛了20盒磁带回国,给国内带来了80G容量的自由软件,并据此设计出中国自由软件库——彼时,开源开放的种子开始种下。 短短30年的时间里,开源的种子已在国内长成参天大树。这股开源风潮中,中国科技企业的角色也在转变——从原来的跟随者、红利享受者,变为全球开源的关键贡献者。 我们或许能从一场关于开源的大会上,找到这一趋势变化的切口。 11月15日,操作系统大会openEuler Summit 2024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openEuler是面向服务器、云计算、嵌入式等全场景应用的操作系统,此次大家前往见证的是中国开源历史和操作系统产业的又一项里程碑—— 据IDC预测,2024年中国新增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开源欧拉(openEuler)系市场份额将突破50%,新增装机量突破500万套。 开源以来,openEuler系累计装机量超过1000万套,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金融、运营商等各行业核心应用场景,证明其已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成为中国数智基础设施的首选操作系统。 而难以置信的是,这一切,只经历了短短的5年时间。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直接决定了数智基础设施发展的水平,也是反映国家科技水平的一项力证。摘要:上世纪90年代,有着“中国Linux第一人”之称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宫敏,手提肩扛了20盒磁带回国,给国内带来了80G容量的自由软件,并据此设计出中国自由软件库——彼时,开源开放的种子开始种下。
那么, openEuler是如何用短短的五年时间,从华为自用的操作系统,变成被众多伙伴和行业客户共同选择的开源操作系统? 下一步,它会如何适应未来AI时代下的全新需求?这一关键的决策背后,又隐藏着华为什么样的开源开放策略?
一个开源操作系统,“五年磨一剑” 过去数年里,中国在操作系统领域一直处在默默追赶的状态,即便openEuler,最初也不起眼,缺乏先发优势,但它却在5年时间内,成为后起之秀,用开源的方式,实现了一场蜕变。 openEuler源于华为内部的欧拉操作系统(EulerOS)。其实,在多数科技公司内部,都会有针对现有开源系统开发定制化的内部发行版,但他们对此也大多闭源,以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此前,在华为的运作下,EulerOS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创新、产业基础,但华为做出了一个可能令人不解的举动: 2019年12月,华为宣布将EulerOS开源;两年后,华为又携手伙伴,将openEuler正式贡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这标志着,openEuler正式从由创始企业主导的开源项目,进入到产业共建、社区自治的新阶段。 而在这次大会上,我们还可以窥见,2024年的openEuler又进入到全新发展阶段——除了前文提及的商业成功之外,openEuler在技术和生态方面也多维度成熟。 在技术方面,openEuler近几年一直在坚持内核创新。 据了解,openEuler最新的24.03LTS版本支持了Linux 内核6.6版本——其中,华为贡献给上游Linux Kernel 6.6的changset数,达到国内第一,全球排名前三。 此外,当许多操作系统更多聚焦于桌面级和嵌入式设备时,openEuler已向全场景进发,支持服务器、云计算、边缘计算、嵌入式等场景。多样化的场景,更要求操作系统的兼容性,而openEuler不仅支持Intel、AMD、鲲鹏、飞腾、兆芯、龙芯、海光、申威等国内外主流芯片,同时还支撑Arm、x86、RISC-V、DPU、IPU、NPU在内的多种计算架构,将不同的负载匹配最佳运算能力,充分发挥多样性计算性能。 在生态方面,openEuler社区已经汇聚贡献者超过2万人,用户数量超过350万。 在今年大会上也宣布了Arm、百度、奥思维、科银京成、博云、凝思、宝兰德、华郅技术、兆芯共9家企业成为新的社区捐赠人。未来,他们将在技术创新、代码贡献、产品开发、国际合作等方面持续贡献。 事实上,openEuler社区不只是国内活跃,国际上也有它的身影——目前,openEuler在全球部署39个镜像结点,已为150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服务,海外下载量超过350万次。 正如IDC报告指出,“全球影响力、技术能力,社区的活跃度,正是开源项目能否进入千行百业,成为市场主流的关键因素”。 过去五年,openEuler在华为、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和合作伙伴的帮助下,已经完成了商业、技术、生态闭环的打造,成为一项自加速、正循环的体系。在“五年磨一剑”之后,openEuler又将如何迎接下一个崭新时代?
AI时代开启,操作系统面临三个关键议题 纵观全球计算机产业发展史,本质上正是一部操作系统的演变史。 上世纪八十年代windows操作系统的问世,拉开了现代操作系统的时代序幕,促进了计算机工业的腾飞。 到九十年代Linux的出现、开源,所有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源代码进行定制和开发,这直接带动了服务器系统、嵌入式系统、云计算和超级计算机行业的蓬勃发展。 到了世纪初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安卓系统的出现,又让行业迎来了手机、PC终端的大爆发,又进一步催生上层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大爆发。当移动互联网的故事写了10年后,人类如今进入了全新的AI时代。 在众多行业人士看来,AI将带来巨大的平台型机会,甚至“会比移动互联网大上10倍”,所有的硬件和应用都会因AI值得“重新做一遍”。全新时代刚刚开启,操作系统来到全新的转折点关口、决胜点,这种契机也对操作系统本身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AI时代,所有开源的操作系统都面临着三个灵魂拷问: 1、AI时代下算力将出现爆发式增长,异构计算异军突起,操作系统如何高效统筹管理算力资源? 2、当AI应用在千行百业广泛落地,如何保证操作系统数据、基础设施的安全? 3、面对日趋庞大的社区用户,操作系统社区如何继续为开发者提供友好的开发者体验? 对此,openEuler的答案是,持续聚焦智能化、可持续、全球化。 智能化方面,据openEuler委员会主席江大勇介绍,openEuler通过异构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目前已经实现CPU和XPU的深度融合,统筹内存和算力,充分挖掘空闲资源,提升有效利用率,进而提升AI训练和推理性能。 与此同时,openEuler更是首个广泛支持AI的开源操作系统,通过颠覆传统交互的方式——具体而言,openEuler使用了ChatGLM基础模型,基于大量openEuler 操作系统的代码和数据,训练出了 EulerCopilot,能够初步实现代码辅助生成、问题智能分析、系统辅助运维等功能。 这些智能化技术也在快速落到实处。发布会中,openEuler方面还宣布,预计2025年3月发布25.03创新版,全面增强AI能力。这一全新版本,不仅将持续服务服务器、云计算、嵌入式等全场景应用,还将面向openEuler操作系统和应用开发者,升级高效易用的社区基础设施,提供更友好的开发平台。 仅仅提升智能化还不够,如何紧密跟随产业发展,保持可持续化,更是开源操作系统要面对的第二个关键大考。 实际上,openEuler早在2022年就提出了构建开放透明、安全可信的软件供应链的目标。而面向AI时代提出的全新数据安全需求,openEuler社区还进一步联合处理器厂商、行业客户,推出AI机密计算解决方案,在多种计算架构上构建起保护大模型训练、推理的机密计算环境,保障用户个人隐私和企业的数据安全。 当操作系统构筑好智能化、可持续化的基石之后,openEuler的下一个五年,正计划继续深化全球化布局——AI,它不仅是中国的新质生产力,更是全球性的机遇。 为此,本次大会上,openEuler宣布未来将与OpenInfra、CNCF、openHPC三家海外头部开源基金会深入合作。而这些基金会将原生支持openEuler项目,进一步加速openEuler全球化进程。对于openEuler来说,它在过去五年成为了国内众多伙伴的忠实选择,成为开源历史上的关键角色之一。当布局下一个五年时,openEuler也将用智能化、可持续、全球化“三板斧”,迎接全新AI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开放合作、持续贡献的开源策略 作为最大的开源技术“消费国”和“贡献国”,如今中国在开源上的参与感已经很强,但各界还期待着这里能涌现出更多的“代表作”。而openEuler的成长路线,正贡献了一个开源项目弯道超车、快速成长的经典案例。 过去,科技公司一般会在开源后,基于中立性考虑,选择远离项目,但这难免让项目沦为“无源之水”,失去活力,进入漫长且被动的建设进程。而华为另辟蹊径,选择在保证开源项目“共建、共享、共治”的前提下,对openEuler继续进行战略性投入。 有关数据显示,从openEuler开源至今,华为在openEuler社区持续贡献的开发者有1297人,共提交67767个代码合入请求,贡献量排名第一。 与此同时,华为自身的ICT基础设施各产业和产品,也全面拥抱openEuler,并基于openEuler操作系统底座打造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将在各行各业的优秀实践沉淀到openEuler社区。 有意思的是,这正在形成一种双向互动的效果。 对于开源社区和开源项目来说,正因为华为高密度的技术投入而持续保持活力,与产业方保持同步发展,确保了技术不会被束之高阁; 而开源项目由此凝聚的产业生态,也让华为持续获益——openEuler作为华为聚焦的五大根技术之一,还在持续生发出广袤的技术创新,让华为得以在硬件、系统、集群上持续保持突破。 可以说,开放合作、持续贡献的开源策略在openEuler上已经得到充分验证。而华为不止步于此,正在沿用这一策略持续打造下一个“代表作”,赋能全产业的共同进步。 在19年openEuler开源之后,华为的开源计划持续提速,先后开源了数据库openGauss、全场景AI框架MindSpore(昇思)、openUBMC等底层基础软件。 不过,这只是华为开源开放的第一步,华为还在沿着多维度进发,逐渐渗透到开源项目的协作治理、商业模式帮扶、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升整体开源能力。 正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标准与产业发展部部长甘斌此前在2024 CCF中国开源大会上所介绍,华为正在积极参与主流开源项目、基金会和组织,以提升开源协作和治理水平: 比如,华为此前就推动了开源项目开放治理,目前已参与Linux Kernel、Kubernetes(K8S)等全球多个顶级开源项目,同时还在积极拥抱开源全球化,持续加强各大开源项目之间的跨项目、基金会间的全球合作。通过提升协作治理水平,开源项目之间不仅能有机互动,还能惠及全球开发者。 其次,甘斌也认为,只有实现商业的正循环,才能保证开源的各利益方的持续投入。而为了支持好商业成功,开源社区则要保证技术生态的先进性和一致性,“通过产业联盟等手段团结产业上下游伙伴,共同做大做强商业生态”。 人才也是开源项目当中的一大关键。在此前,华为也多次通过各类“人才发展加速计划”,围绕操作系统方向,鼓励更多高校师生加入开源生态,全面加速开源项目当中的全栈人才发展。 当前,开源已经成为全球软件行业开发的重要模式。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这一模式中时,“开源”正在不断产业降本加速度——开发者可以快速获取相关代码工具,提升开发效率,技术难题也能在社区中迸发创新火花。 而优秀的开源标杆,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底座,扮演着产业粘合剂的作用。它一头连接着开发者,另一头连接着科技公司等各大产业方,有机串起了全球生态,更将进一步生长出全新的产业机遇。 就像如今的开源成果,不仅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生物工程、脑科学、智能驾驶、机器人和工业软件等新赛道深化,又逐步拓展到经济、文化、生态、教育等多领域,创造出新的发展活力。 开源开放,正是全球技术平权的典型,更是计算机发展史中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词汇。正如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曾在ICPC上表示的:“不管这个世界如何纷争,理论是公开的,因为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有国界的是工程与技术。” 当中国公司在开源历史上的烙印逐渐加深,openEuler正好贡献了一个中国开源项目如何快速成长、并影响世界的样本。来源:小夭看天下一点号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