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爱为桥 情暖妇儿——九家央企关爱妇女儿童的温暖实践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4 20:02 2

摘要:在46对“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仪式上,中建二局工会干部程程与10岁女孩马兴的互动尤为动人——她轻握孩子的手,细心地为其佩戴上爱心结对卡,这个充满温情的画面,生动诠释了华润集团、中建集团、中国五矿、中国化学工程、中交集团等九家央企共同践行的社会责任,展现了中

5月的甘肃康乐华润希望小镇,清风拂面,绿意盎然。近日,2025年全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百场宣讲进工地”暨中央企业“同心护未来”活动在这里温情启幕。

在46对“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仪式上,中建二局工会干部程程与10岁女孩马兴的互动尤为动人——她轻握孩子的手,细心地为其佩戴上爱心结对卡,这个充满温情的画面,生动诠释了华润集团、中建集团、中国五矿、中国化学工程、中交集团等九家央企共同践行的社会责任,展现了中央企业关爱妇女儿童的温暖实践。

初夏的阳光里,爱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

“爱心妈妈”四季守护

“爸爸,原来你们建的高铁桥墩是这样打的!”在中铁建工北京某项目的“小候鸟”驿站,12岁的小雨指着VR模拟施工设备惊呼。

2024年暑假,像小雨这样从四川老家来到父母工作地的“小候鸟”,在全国198个工地驿站里开启了别样的假期。中铁建工工会主席刘建波介绍,自2016年首个“小候鸟”驿站成立以来,中建集团以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为服务对象,在工地设立托管驿站,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及研学活动,累计组织200余处基地参观、1200余次工地课堂、400余场文体活动,服务时长超30万小时。3000余名儿童在这里体验过“工地课堂”,孩子们戴着安全帽参观样板间,用积木搭建“梦想中的房子”,还跟着工程师学习BIM技术基础操作。

“冉冉,这是你想要的《昆虫记》,还有新书包。”中国电建“家庭成长计划”志愿者李薇将书包递给了云南昭通的留守儿童冉冉。这个皮肤黝黑的男孩,环顾着翻新后带有书架和书桌的房间,眼中闪烁着欣喜的光芒。

据中国电建群众工作部综合处经理顾林介绍,自2021年起,中国电建“家庭成长计划”为262名困境儿童打造“成长小天地”,不仅翻新房间,还开展为困境家庭儿童提供陪伴活动,组织集体活动和志愿陪伴,更有针对家长的“家庭家风家教”家长课堂,教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我想要一个带密码锁的日记本。”在中国五矿“爱心家长”结对机制下,来自贵州的小娟向中铁五局的“爱心家长”张伟诉说着自己的“微心愿”。“集团的业务性质决定了大量职工需要长期在外地施工或派驻,形成了特殊的‘留守儿童’,为此中国二十二冶集团选拔出156名本地职工担任‘爱心家长’,每人与1~2名留守子女结对,履行‘三个一’职责:每周一次学业辅导、每学期一次家长会、每年一次生日陪伴。”中国中冶党群工作部群众工作处副处长万莉说。

这种“物质+精神”双关爱模式,已成为九家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共同实践。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在甘肃省华池县和环县开展“书香校园”建设,通过修缮学校设施,引进线上教育资源,捐赠学习设备、用品、校服书包等物资,切实改善乡村学生的学习条件。“我们已累计投入和引进超1000万元资金与项目资源,以教育助力老区发展,惠及当地万名以上学子。”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党委宣传部社会责任室主任郭黎明说。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开展的“金秋助学”活动,帮助困难职工子女顺利完成学业,构建起从小学到研究生的全周期帮扶。

中国能建则以“中国能建志愿服务行动”为依托,积极开展领导干部结对帮扶、爱心助学等活动,帮助解决“零就业”家庭和困难职工子女就业,将组织温暖精准送达基层末梢。

为巾帼英才搭建成长平台

中午12点,中铁十八局天津某项目的“妈咪小屋”里,哺乳期女职工张敏正在使用吸奶器。这个配备了冰箱、沙发、消毒器的私密空间,让她多了一份安心。“以前在工地找个角落挤奶,既尴尬又不卫生,现在这里就像第二个家。”张敏感慨地说。

“感谢‘玫瑰之约’,让我遇到了一生的挚爱。”在中铁十四局的集体婚礼上,新郎王帅搂着新娘小陈的肩膀说。这场在雄安新区举办的中式婚礼,让30对新人在古建园林中许下相守一生的承诺。据了解,九家央企累计每年举办联谊活动超百场,中铁十七局的“我们17约会吧”、铁建国际的“丝路有约”等品牌,已促成1000余对新人结合。

中国建筑集团“培育好家风——女职工在行动”活动,邀请全国最美家庭代表分享育儿经验;中交集团持续12年举办“书香铁建”读书活动,为女职工搭建精神家园;中国五矿二十二冶集团的“家属互助联盟”,则为驻外职工家属建立“五个一”联络机制,每月一次问候电话、每季度一次家庭走访,让驻外职工家属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

“太感谢了,孩子终于能在身边读书了!”中国铁建职工李强接过北京某小学的录取通知书时,眼眶湿润。作为常年驻外的工程师,孩子入学难曾是他最大的心病。九家央企积极与属地教委协调,为2000余名职工子女开辟入学“绿色通道”,让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最动人的是那些“小候鸟”的蜕变。中国电建组织甘肃、青海留守儿童赴深圳、广州开展“小候鸟进工地”活动,孩子们在超级工程现场目睹父母的工作场景,在科技展馆感受大国重器的魅力。13岁的小鹏在日记中写道:“爸爸修的水电站照亮了很多人,我也要努力学习,像他一样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构筑起全方位保护网络

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副局长柳长森表示,全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百场宣讲进工地”自2018年启动以来,7年间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700个项目工地,惠及百余万工友家庭,累计参与人数达1000万人次,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具有央企特色、建筑业特点的关爱品牌,深受广大务工人员欢迎和社会各界认可。

作为建筑企业的代表,中建集团勇担社会责任,用心用情用力服务数百万工友及其家庭,探索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央企特色的关爱服务体系和模式,为建筑行业树立了典范。正如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主席李庆忠所说:“建筑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年从业人数超过5000万。而中建集团作为建筑业‘国家队’,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每年带动数百万工友稳定就业,是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计民生的重要力量,也是践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典范。”

九家央企正与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形成合力,携手共建关爱网络——中建集团联合华润集团打造“华润希望小镇”,将关爱活动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中国中铁与属地妇联共建“留守儿童关爱站”,引入专业社工提供心理服务;中国化学工程在革命老区开展“励志夏令营”,让孩子们在红色教育中汲取力量……

太子山下,康乐华润希望小镇的广场上,孩子们围着“爱心妈妈”程程,用彩笔画下心中的梦想。10岁的马兴在画纸上勾勒出一座横跨河流的大桥,桥上有大人和孩子的笑脸。“这座桥叫‘同心桥’,”她仰起脸说,“这样爸爸妈妈就不用走很远的路回家了。”孩子纯真的话语,道出了千万建设者家庭的心声。

“关爱妇女儿童,是央企的责任,更是我们对未来的投资。”中建集团董事长郑学选在2025年全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百场宣讲进工地”暨中央企业“同心护未来”活动启动仪式上表示。据了解,九家央企正以“五维一体”关爱阵地为依托,将关爱活动从工地向社区延伸,从国内向海外拓展,从物质帮扶向精神赋能深化,为妇女儿童构筑起全方位的保护网络。这些举措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建设者家庭的心田,也为筑牢家国根基注入了央企力量。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