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二十四史中,五代之前的史书大多称为×书,而之后的称为×史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4 18:00 2

摘要:在元朝修史之前,只记载一朝历史的史书称之为“书”,二十四史中元朝修史之前的史书有19部,除了《史记》《三国志》命名较为特殊外,当然《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这个我们一会儿再说。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曾经疑惑过,查阅过一些相关资料,这个似乎没有权威的答案,我看到的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是因为不同史书所涵盖的朝代范围不同导致的。

在元朝修史之前,只记载一朝历史的史书称之为“书”,二十四史中元朝修史之前的史书有19部,除了《史记》《三国志》命名较为特殊外,当然《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这个我们一会儿再说。

其余的17部史书,但凡是带书的史书,即《汉书》《后汉书》《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13部史书,记载的都是一朝的历史。这点从宋朝修的《旧五代史》也能看出来,原名《五代史》,也称为《梁唐晋汉周书》。

记载多个朝代的史书称之为“史”,即《南史》《北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4部史书,《南史》记载的是南朝四朝的历史,《北史》记载的是北朝五朝外加隋朝的历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记载的都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的历史。这点从《五代史志》的命名也能看出来,当初唐朝修《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时没有修志(记载各朝典章制度),于是又让人补写这五个朝代的志,合称为《五代史志》。

这种命名规律在元朝时被打破了,元朝修了《宋史》《辽史》《金史》,虽然各自记载的只是一朝的历史,但没有以“书”命名,而是以“史”命名。这是怎么回事呢?元朝在给宋辽金三朝修史时,因正统之争的问题,导致迟迟无法开修。后来都总裁官脱脱决定,不要争了,三个都是正统,各自修史,但修史时在处理各国称号时按照《南史》《北史》来,或多或少地延续了“史”的格式,因此最后以“史”来命名。

之后明朝修的记载元朝历史的史书称之为《元史》,清朝修的记载明朝历史的史书称之为《明史》,则是错误沿袭了元朝的命名先例,不知道元朝这样做是有着自己的特殊考虑的。

这个解释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也被称为《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是通史著作,记载了多朝的历史,但是仍然称之为“书”,而不是“史”。

而在《隋书·经籍志》中列出的史书可以看出,有一些只记载一朝历史的史书,仍然称之为“史”。

所以我认为还需要考虑到中国古代史书命名用语规则的变化问题,什么时候用“史”是主流,什么时候用“书”是主流,官方与民间是否存在不同,不同朝代有无变化等等。例如元朝将记载宋辽金三朝历史的史书分别称之为《宋史》《辽史》《金史》,是否也有当时人们开始普遍将史书称之为“史”的考虑,“史”成为了命名史书的主流,而不再根据什么是否记载的是一朝还是多朝的历史,明朝时《元史》的命名,清朝时《明史》的命名,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我只是推测啊,这点我还没研究过,如果有朋友研究过的话,欢迎探讨。

杨联陞《二十四史名称试解》

来源:长河飞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