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国八百年,存在感却很低的诸侯国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4 18:50 2

摘要:前664年(燕庄公二十七年),山戎对燕国大规模侵略,燕庄公不敌,向齐国求援。齐国此时是齐桓公在位,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向山戎大举反攻。齐桓公在伐山戎时,同时把孤竹、令支也灭了,最终得以保全燕国。燕庄公对齐桓公非常感激,不惜优礼

燕国(前1044年-前222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燕国是周朝的支族。战国七雄之一,国祚八百二十二年。

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姬奭于燕地即今北京地区,是为燕召公。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北京)。

前7世纪时,山戎先后南下攻伐郑、燕、齐等国,燕桓侯时被迫迁都临易(今河北容城)以躲避山戎的侵扰。

前664年(燕庄公二十七年),山戎对燕国大规模侵略,燕庄公不敌,向齐国求援。齐国此时是齐桓公在位,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向山戎大举反攻。齐桓公在伐山戎时,同时把孤竹、令支也灭了,最终得以保全燕国。燕庄公对齐桓公非常感激,不惜优礼相待,亲自送齐桓公入齐境。齐桓公曰:“我非天子,作为诸侯的您相送不宜出境,我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把燕庄公所至之地为界割与燕,命燕庄公复修召公之政,如成康之时纳贡于周天子。

前657年(燕襄公元年),燕国又自易都回蓟城。

前323年,燕易王称王。前316年,子之之乱,两年后,齐宣王借平乱之名,派大军灭燕。前312年,赵武灵王扶持公子职(燕昭王)归国登基,燕国复国。燕昭王广纳贤士,励精图治,任用乐毅合纵攻齐、秦开破东胡朝鲜,盛极一时。

燕昭王去世后,燕国迅速衰落。长平之战后,燕国企图趁火打劫,结果连败于赵国,沦为弱国。前228年,秦破赵都邯郸,陈兵易水,燕太子丹暗派荆轲刺秦,最终失败,荆轲被杀,秦王嬴政大怒,即命王翦发兵攻燕,前226年,燕王喜联合赵代王嘉抵抗秦军,战败后,率公室卫军逃辽东。燕国之所以能跻身战国七雄,与燕昭王密不可分。燕国虽然是春秋老牌诸侯国,但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八百多年的历史中唯一能让人感受到燕国是一个强国的,也就燕昭王了。

燕昭王在位期间最大的功绩莫过于重用乐毅,组织五国伐齐了,齐国险些因此而提前灭亡。可惜燕昭王驾崩的不是时候,齐国当时还有两座城未破,他的继任者燕惠王不信任乐毅,最终田单也趁机恢复了齐国,否则战国的历史可能会大不一样。

燕昭王在位期间诞生了诸如求贤若渴、千金买骨等著名成语,燕国也狠狠的刷了一波存在感,他可以说是燕国八百年历史上唯一的雄主了。

燕下都是燕昭王复兴燕国后重要的文化经济中心,其西倚太行山,东连华北平原,整个城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最宽处达6公里、窄的地方也有4公里,中部一道隔墙将整个城分为东、西二城。其中东城北部近五分之一处又建有一道东西向隔墙,将东城分割为南北不对称的两个区域。宫殿区在城址东北部,由三组建筑群组成。这种在地平面上用夯土技术建立起高度不同、体积不同的高台,再在高台上建造宫殿,高低错落,巍峨壮观。武阳台是宫殿区中心主体建筑,是燕王处理政务,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

相传,战国末年著名的“荆轲刺秦王”就是策划于燕下都。燕太子丹派遣义士荆轲渡过易水,西去咸阳刺杀秦王嬴政。荆轲被杀,秦王大怒,派大将王翦攻燕,燕下都遂毁于战火……

前222年,秦王嬴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虏燕王喜,燕国灭亡。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

来源:铁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