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陪餐家长拍下骇人一幕:学校绞肉机内壁蠕动着上百条活虫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4 18:43 2

摘要:2025年5月23日早,浙江余姚姚北实验学校的家长陪餐日上演惊心一幕:食堂后厨的绞肉机内,密密麻麻的活蛆正在蠕动。

2025年5月23日早,浙江余姚姚北实验学校的家长陪餐日上演惊心一幕:食堂后厨的绞肉机内,密密麻麻的活蛆正在蠕动。

现场家长拍摄的视频中,机器缝隙残留的黑色污渍与刺鼻腐臭味形成鲜明对比——这所挂着"浙江省A级食堂"金字招牌的学校,此刻正经历着建校17年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

当天下午,余姚市教育局、市场监管局、街道办三路工作组火速进驻校园。官方通报证实:涉事绞肉机因"上次使用后未规范清洗"滋生蛆虫,但强调近一月监控显示该设备未加工学生餐食。

然而这样的解释,反而在家长群中激起更大质疑:省级示范食堂的设备清洗流程,为何连基本卫生标准都守不住?

"闲置设备"说法的逻辑漏洞

校方坚称涉事绞肉机已停用半月,但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停用设备更应彻底清洁后密封存放。

残留肉渣生蛆的现象,恰恰暴露设备管理存在"用后不洗、停用不管"的双重失职。

有从业者向笔者透露:"绞肉机清洁需拆解刀头冲洗,整个过程至少40分钟,食堂为省时间常敷衍了事。"

荣誉光环下的监管失灵

这所曾获"浙江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校"称号的学校,其设备维护制度本应严格参照《学校食堂食品用设备设施修保养校验制度》:

每日检查、季度保养、专人消毒。但现实却是,直到家长突击陪餐才发现问题,日常监管显然流于形式。

外包模式暗藏的管理黑洞

多位知情家长反映,该校食堂实行外包经营。这种模式下,承包方为压缩成本,常在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环节偷工减料。

2024年云南某校食堂中毒事件调查显示,68%的食安事故发生于外包食堂,主因正是"重效益轻管理"。

事件发酵后,余姚市宣布启动全市学校食堂专项整治,但笔者认为更需建立长效机制:

改"季度抽查"为"家长随机陪检+视频直播后厨",让阳光成为最佳消毒剂。对获得食安荣誉的学校实行"摘牌追溯制",倒逼管理者珍视声誉。

聘请食品工程专家、昆虫防治机构开展无预警专项检测,重点排查设备卫生死角

当"省级示范食堂"的绞肉机里爬出蛆虫,伤害的不仅是家长信任,更是整个校园食安体系的公信力。

这起事件与2024年上海某国际学校"过期食材门"形成残酷对照,越是挂着荣誉招牌的机构,越容易陷入"监管灯下黑"的陷阱。

眼下,余姚教育局承诺"严肃处理责任人",但公众更期待看到:涉事学校能否参照《云南省学校食堂设备维护南》,建立设备清洁的"双人核查+影像留痕"制度?

家长监督委员会能否获得随时抽检的法定权限?这些问题,才是检验危机处理诚意的试金石。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来源:心灵游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