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携“旧爱”再打线上突击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4 17:56 2

摘要:从“因旷工接私活被开除”到“重回格力为什么不可以”,从“分手互撕”到“破镜重圆”,两个女人一台戏足以给观众带来无数看点,也似乎再次验证了那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惟有利益永恒。

5月23日晚,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与前秘书孟羽童再度同框,在抖音平台开启了一场带货直播。

这场名为“明珠&羽童 好久不见”的直播活动,不仅以“董明珠孟羽童官宣直播”引发全网热议,更在直播当晚入选大家电榜单第一名。

从“因旷工接私活被开除”到“重回格力为什么不可以”,从“分手互撕”到“破镜重圆”,两个女人一台戏足以给观众带来无数看点,也似乎再次验证了那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惟有利益永恒。

01
“董孟”之交上演续集

5月23日,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和曾打上“董明珠接班人”标签的孟羽童再度合体直播,这是孟羽童离开格力电器后两人首次同框。

直播中,在谈及和孟羽童重新联系的契机时,董明珠说自己刷到了孟羽童要留学的消息,还是要问候一下。“收到老板信息很开心,都没怎么睡着觉。”孟羽童说道。同时,提到孟羽童是否有可能重回格力,董明珠一个反问“为什么不可以呢”,给了观众无数想象空间。

此前,在520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两人便牵手在社交媒体“秀恩爱”。

5月20日下午,孟羽童发文称“时隔两年收到前老板的微信”,并晒出两人的聊天记录。随后,格力官号也回应“欢迎回家吃饭”。5月21日,格力电器确认消息,“5月23日晚间,董明珠与孟羽童将共同直播”。至此,直播未启,观众心头大大的问号已将相关话题送上热搜。

有此疑问,实在是这般其乐融融与两年前的“互撕”太过反差。

两人结识于2021年7月,孟羽童通过职场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被董明珠选中,成为其秘书。没过多久,董明珠在公共场合上向大家引荐孟羽童,称要把她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更让其频繁亮相格力直播间,试图以“职场新星”人设撬动年轻消费群体。

然而,这场被寄予厚望的“造星计划”仅持续 18 个月便戛然而止。2023年 5 月,格力宣布孟羽童离职,董明珠更在内部会议上直言其“借平台当网红”“连个文都写不好”,甚至被曝因“旷工接私活”被开除。孟羽童回应“正常离职,备考留学”,双方关系降至冰点。

随后,孟羽童转型自媒体,定位“事业养成系大女主”,筹备影视公司。熬过2023年的风波后,从2024年开始,董明珠再也没有提过孟羽童,而孟羽童也逐渐低调。

在此次直播中,董明珠也对此前“双方交恶”传闻进行了回应,话术风向较两年前发生了明显转变。“网上说和孟羽童怎么样都是无稽之谈,人与人之间相处是真诚的,羽童对我来说是孩子。离开的时候确实是犯了很大的错,工作中要讲原则,情感是另一回事。”董明珠表示。

同样发生转变的,还有流量来源。彼时“借平台当网红”的孟羽童,在此次直播中,反而被格力“借”了流量。离开格力后的孟羽童,似乎获得了更多与董明珠“平等”对话的权利。

但再进一步看,流量双赢背后,也是双倍的流量焦虑。

02
双倍的流量焦虑

董明珠“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动力之一,或是格力电器乏力的业绩表现。

2024年,受“国补”政策等助力,家电行业整体呈现增长态势,然而格力电器却出现营收下降、产品毛利率下滑等问题。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家电全品类(不含计算机类、通信类和消费类电子产品)零售额9071亿元,同比增长6.4%。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空调、洗衣机、冰箱年度产量分别同比增长9.7%、8.8%和8.3%,家电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格力电器作为空调行业龙头,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900.38亿元,同比下滑7.31%,为近四年来首次下滑。从格力电器去年单季度营收来看,除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53%以外,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收入均同比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0.63%、15.87%、13.38%。

从业务结构来看,格力电器2024年年报更改之前的统计口径,将空调与生活电器合并为消费电器,该业务2024年营收1485.60亿元,同比下滑4.29%,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8.54%;毛利率34.91%,同比减少2.09%。这也显示着格力电器空调业务增长承压。

营收下降、产品毛利率下滑、空调业务不及预期,都显示着格力的传统空调主导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叠加渠道改革与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其行业地位也正在受到美的、海尔及小米等新老对手的持续挤压。

奥维云网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4月,美的、格力分别位居中国空调市场线上线下第一、第二(以销额计算)。但线下市场方面,前五名中,美的、海尔、海信、卡萨帝的市占率都有所上升,仅格力下降,同时,线下排名第五的卡萨帝和第六的COLMO,分别是海尔和美的旗下的品牌;线上市场方面,在雷军、周云杰两大“网红总裁”的加持下,小米、海尔的市占率增长均呈现出较为较为强劲的势头,格力增长则较为有限。

数据来源:奥维云网

为了寻求增长,格力电器已做出了尝试。

例如,在线下渠道方面,2025年2月,格力电器调整线下渠道经营策略,将“格力董明珠店”正式升级为“董明珠健康家”,全力推进产品多元化发展。此次升级不仅是简单的名称变更,更是格力经营战略的调整,从单一空调向家电全品类产品(汇集格力智能物联交互产品、空调、净水、冰箱等)的扩张。

而此次直播,可以视为该公司线上渠道发力的重磅之举。以职场“破镜重圆”的戏码,抢夺线上流量,以孟羽童的年轻形象,助力品牌年轻化发展。

那孟羽童便甘心被老东家“招之即来,挥之则去”么?这似乎与“事业型大女主”的人设不符。事实上,离开格力后的孟羽童,网红之路走的也并不顺利,同样面临着流量焦虑。

据公开数据梳理,孟羽童的涨粉契机几乎都与格力有关。

且不说参加节目以“董明珠接班人”的身份走入公众视野,怀揣约340万粉丝量离开格力,在离职后的7个多月中,因多次与格力相关的热议事件,孟羽童又在小红书、抖音、微博三大核心平台上涨粉超50万。

但在2024年,随着“分手”闹剧回归平静,其粉丝量增长甚微,抖音平台粉丝量甚至出现下滑现象。截至直播前,其抖音数量出现近10万下滑。直至此次合体直播,孟羽童又开始微量涨粉。

留学不一定能涨粉,但与前东家分分合合可以,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孟羽童当然也知道。

03
“博眼球”换流量是破局之道吗?

如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当我们首次提出‘董明珠健康家’时,即便没有任何宣传推广,仅凭一张照片,便在一天之内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讨论”,格力电器坚信品牌与董明珠个人IP深度绑定是必行之路。

董明珠亦不负众望,多次发表直言直语引发讨论。但必须正视的是,品牌建设需要系统性规划,以高管个人IP作为营销重点,更需要做好IP人设管理。流量不等于市场占有率,与品牌发展方向背道而驰的曝光点反而会带来负面效应。例如,在家电产品拼命年轻化发展的趋势下,“玫瑰空调”在品牌认知上便是一记重创。

再看本次合体直播,董明珠再讲与孟羽童的职场新故事,为格力线上渠道发展添砖加瓦。

格力电器的线上突围始于2021年。彼时凭借综艺节目走红的孟羽童,与董明珠在“明珠羽童精选”抖音账号的首场直播,便吸引了超11.3万人次观看,销售额达62万元。然而,孟羽童离职后,格力的直播带货数据却急转直下。2023年,“明珠羽童精选”账号更名为“格力明珠精选”,单场直播销售额从百万级跌至数十万级。

对于拓宽线上营销渠道,格力电器在2024年年报中提到,要针对年轻消费者群体,采用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私域达人合作、精准广告投放等多种营销方式,增强品牌吸引力;入驻京东、天猫、抖音等多平台,并在主流电商平台开设格力董明珠店。

因此,此次合体直播本质是一场“各取所需”的商业共谋,格力通过流量与年轻化策略应对市场压力,孟羽童借势提升个人品牌价值,而公众对“破镜重圆”叙事的好奇心则为双方提供了低成本高曝光的传播机会。

可问题在于,这样的故事还能讲几次?“职场肥皂剧”真的能带来持续的业绩增长么?

在流量时代,董明珠和孟羽童合体直播或许可以带来不错的短期效益。但观众“瓜”吃多了会腻,企业只产“瓜”也会削弱自己会产好产品的市场印象。制造业企业,不仅要讲明白感情故事,更应讲明白研发故事、产品故事。

来源:新财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