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孟羽童时隔两年“破冰”合体直播,却当面给孟羽童下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4 17:39 2

摘要:5月23日,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与曾被誉为“接班人”的前助理孟羽童,时隔两年后再度同框出现在直播间。

5月23日,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与曾被誉为“接班人”的前助理孟羽童,时隔两年后再度同框出现在直播间。

自2023年孟羽童突然从格力离职,二人关系迅速降温,董明珠更曾直言其“只想当网红、不务正业”,一度闹得满城风雨。

没想到,两年后的这顿“饭局”竟成了二人首次公开碰面。外界本以为这顿饭只是一次迟来的“和解”。

然而,董明珠在直播中,话题骤然生变,“饭局”秒变“审判”现场,她不仅直言孟羽童当年离开格力“确实是犯了很大的错误”,还并点出原因是“经不住社会上的诱惑”。

这一番话,如当头一棒,瞬间将“团聚”的氛围打碎。而所谓的饭局,表面上是情谊叙旧,实则是有备而来的指控。

那么,董明珠此举究竟是出于坦诚,还是借助镜头设下的“鸿门宴”?孟羽童又为什么离开格力?

孟羽童原本只是个刚毕业的普通职场新人,因为在《初入职场的我们》这档节目里进入格力,被董明珠看中,称她“是可以培养的接班人”。

一时间,孟羽童成了“网红员工”,不仅频繁出现在各种公开活动中,还拥有了极高的曝光度。

她的服装、发型、发言,乃至她用什么手机、坐什么车都成为关注焦点。

但好景不长,短短两年后,孟羽童离开了格力,与格力不欢而散。

据说是选择了另一条发展道路,进入了MCN机构,做起了内容创作,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

原本以为是一次平静“分手”,没想到这顿饭却给了所有人一个猝不及防的结局。

然而,直播一开场就吸引了2万人在线围观。

许多人好奇,这两年几乎没有公开互动的她们,会带来什么样的对话。

虽然已经不在格力,孟羽童的状态看起来比过去在公司时更轻松,也更有活力。

两人一见面就拥抱,气氛温暖,显然多年未见并没有影响彼此的基本感情。

从外界的角度看,这场合体像是一场久别重逢的职场“回忆杀”,但直播的内容远不止于情感叙旧。

促成这场直播的起点,其实是一条信息。

董明珠透露,有一天突然收到孟羽童发来的消息,说她准备出国留学。

两人已经有两年没联系,这条信息让董明珠意识到,对方可能遇到了瓶颈或者压力。

于是她主动回复了孟羽童,两人就约好见面吃饭。

对于孟羽童来说,董明珠的回复显然意义重大。

她坦言,收到那条信息时太激动,几天都没睡好。

那顿饭成了两人重新连接的开始,也让这场直播顺理成章地成为一次面向公众的“见面会”。

直播中,董明珠几乎没有寒暄,一开口就是批评。

她直接表示,孟羽童离开格力,是因为“经不住社会的诱惑”,并强调虽然她赚到了钱,但“人生的价值就此失去了”。

这一通话,说得不轻,观众都能听出这不是随口一说,而是一种“教育式的批评”,只不过这次,是在所有人面前进行的。

而孟羽童,面对这些指责,并没有争辩,只是笑笑坐在那里,显得有点不知所措。

这顿饭,本该是私下的寒暄、一次久别后的关照,变成了一场带着审判意味的直播现场。

没有丝毫缓冲,没有情面可言,董明珠的一番话不只是讲给孟羽童听的,更像是讲给屏幕前的所有“年轻员工”听的。

从董明珠的角度来看,她或许是真的“失望”了。

自己一手提拔的人,最终还是离开了,而且是去了自己不认同的行业。

在她眼中,所谓的“经不住诱惑”不是道德谴责,而是价值观上的断裂。

她希望员工忠诚、踏实、一心扑在企业建设上,而不是追求外界的光鲜亮丽。

但话说回来,孟羽童真的做错了吗?

她只是换了一份工作,从传统制造业走向内容行业。

她没犯法、没造假、没背叛商业机密,更没在离职后说公司坏话。

她选择了一个她认为更适合自己的道路,这在职场上太常见不过。

年轻人希望尝试新东西,想多挣点钱,追求更自由的表达方式,未尝不是一种合理的个人成长路径。

可是在董明珠眼中,这就是“诱惑”,就是“失去人生价值”。

这种语气背后,不只是愤怒,还有对权力控制的落空感。

整个直播让人感觉最不舒服的地方,其实不在于两人的理念不同,而是“话语权”的不对等。

董明珠是大企业的掌舵人,有足够的权威和话语空间,她说的话,媒体会转载,网友会热议。

而孟羽童,只是一个普通年轻人,过去两年虽然被“高调打造”,但本质上并不真正拥有自己的表达权。

这一场直播,就是一场单向度的表达。

董明珠讲了想讲的,但孟羽童,连回应的余地都没有。

她笑着听完,不置可否。或许她早就明白,这顿饭根本不是“好聚好散”,而是一场关于“谁定义忠诚、谁决定价值”的权力表演。

从职场的角度来看,这场“饭局”像极了很多人经历过的情境:上级用一种“过来人”的姿态,对年轻人的选择表达失望,甚至指责;而年轻人只能低头、沉默、迅速告别

在董明珠眼里,孟羽童的问题是“不够坚定”,是“容易被外界带偏”;但在更多普通人眼中,她只是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

年轻人可以怀疑权威,也可以试错,可以追光,也可以回头。这不应该被轻易扣上“犯错”“被诱惑”的帽子。

说到底,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处世方式。董明珠那一代人,是从工厂、制度和秩序中走出来的,对“忠诚”和“坚守”有天然敬畏。

而现在的年轻人,生长在流动性更大的时代,跳槽、转型、甚至做博主,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你可以不认同,但不该公开羞辱。

一顿饭、一个直播、一番话,说破了所谓的“和解”。

如果真的欣赏一个人、曾经信任一个人,告别时最应该给的,是尊重。

哪怕有遗憾,也该留一分体面,不必通过公开羞辱来换取掌声。

或许孟羽童真的还太年轻,但董明珠,这次也并不高明。

真正的领导者,应该明白:带过一个人,不代表永远拥有他的选择权。让一个人走得体面,才是真的“成人之美”。

信源:

证券时报2025-05-24《董明珠回应孟羽童能否再回格力→》

中国新闻网2025-05-24《再次见面,董明珠当面批评孟羽童》

杭州日报2025-05-24《董明珠回应孟羽童能否再回格力,称其离开时确实是犯了很大的错:她对我来说是孩子》

来源:王教授杂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