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的心腹——阿米特·沙阿,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印度二号人物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4 17:31 2

摘要:是莫迪的绝对心腹,也是莫迪在政治舞台上常胜不败的强力靠山,还是莫迪双手合十的和善面容下那把最为隐匿而又致命的“匕首。

他,是莫迪的绝对心腹,也是莫迪在政治舞台上常胜不败的强力靠山,还是莫迪双手合十的和善面容下那把最为隐匿而又致命的“匕首。

他来自新德里的权力中心,直接负责印度国内的政策,拥有首都警察部队的指挥权,并监督印度国家的情报机构。毫无疑问,他已经在实际上成为了印度第二有权势的人。

他就是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Amit Shah)。

印度政府官网是这么评价他的:“从任何意义上说,阿米特·沙阿都代表着新兴的印度”。

在过去40年中,他与莫迪一同从古拉吉特邦崛起,又一步步走向印度政坛巅峰。印度政坛甚至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沙阿或许会在某一天接替莫迪,成为新一任印度总理。

那么,阿米特·沙阿究竟是何许人?他跟莫迪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过往?

本期,咱们就来起底这个神秘的印度“二号人物”。

1964年10月22日,阿米特·沙阿出生于古吉拉特邦一个家境殷实的富商家庭之中,他的曾祖父曾担任国王顾问,父亲则是一家证券交易所的执行总裁。

这使得沙阿从小就过着十分富足的生活。上世纪80年代初,当同龄人还在为学习劳心费神之时,在某所私立大学学习生物化学的沙阿,已经开始参与家族企业的工作。

相较于在学校中进行正规学习,沙阿更热衷于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在青少年时期,他就加入了印度右翼团体、印度教民族主义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国民志愿服务团创立于1925年,是一个较大影响力及鲜明军事色彩的印度教教派组织,以罗摩神作为崇拜对象。

该组织经常举办训练营,训练青少年使用棍棒、匕首等武器,带有明显的暴力色彩,而他们的假想敌,或者说针对的人,正是穆斯林。

也正是这一时期,沙阿结识了莫迪。

莫迪比沙阿大14岁,此时的他负责宣传RSS在古吉特拉邦的城市青年活动,其中正包括沙阿所在的艾哈迈德巴德市。两人通过RSS活动建立起联系,并逐渐熟络起来。

沙阿因为早早就参与了家族事业,因而在古吉拉特邦商界积攒下了相当丰富的人脉,包括许多叱咤印度商界的富商大贾。而莫迪则通过沙阿得以结识这些富商,并得到他们的支持。

此后,莫迪迅速在人民党内步步高升,到2001年时已经当上了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长。他在这个位置一干就是12年,这12年中,沙阿也逐渐成为古吉拉特邦最有权势的领导者之一。

凭借莫迪在古吉特拉邦的影响力,沙阿管理了包括房屋、税务、监狱、治安管理在内的一共12项事务,这也为他积攒下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之后伴随着莫迪2.0内阁的上台,阿米特·沙阿也终于从长期以来的幕后走到了台前,在新内阁中担任印度内政部长。

在围着莫迪打转的一系列政府内阁成员中,沙阿是最得莫迪信任的一位。

莫迪向来不热衷于出席新闻发布会,对回答记者们的问题也表现得兴趣平平,在这种场合,一般都是沙阿去当莫迪的“嘴替”,帮他回答记者们的问题。

并且相较于越来越热衷搞“神仙”人设的莫迪,沙阿要低调的多,他很少主动提及自己的过往,也很少主动地就某件事情表达自己的见解,他在镜头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我对此不做任何评论。”

但也正是这种“不透明”,营造出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压迫感。在许多印度政府官员眼中,沙阿如同一个“锦衣卫”,一个被总理委任的执剑人,掌握着不亚于总理的生杀予夺之权。

比如在莫迪的第一个任期内,沙阿虽然并未进入其内阁,而是继续担任印度人民党主席。但许多内阁部长在接到沙阿打来的电话时,都会感觉十分紧张,甚至“会从椅子上跳起来”。

而他们之所以对沙阿心生忌惮,很大一个原因是——

沙阿对政治敏锐的嗅觉、以及对诸多细枝末节的高超掌控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此前,莫迪政府的一位内阁部长,曾暗中将某位商人向该党捐款的一小部分收入囊中,当他自以为这事做的天衣无缝,没人会发现的时候,却忽然接到了沙阿打来的电话。

这一刻,他就知道自己企图中饱私囊的事败露了。

原来,沙阿私下在德里机场与这位商人见了面,并准确地说出了这起“交易”的具体金额。

曾与沙阿共事的人,这么来形容他的眼线之广——“沙阿仿佛有着类似索伦之眼的东西——他什么都能看到”。但眼线网布可不是这位内务部长唯一的手段,作为与莫迪共事近四十年、护送其从印度政治山脚一路走向山巅的同僚,沙阿的手上自然不会太过干净。

他不止一次地遭到“教唆杀人”的指控。

2005年11月,一位穆斯林男子跟他的妻子,在没有任何犯罪指控的情况下,被来自古吉拉特的便衣警察逮捕,随后被连夜驱车押至古吉拉特,并在此遭到囚禁。

两天后,该男子在一个高速公路的十字路口被枪杀;又四天后,他的妻子也惨遭杀害,遗体被焚烧并撒入河水中。而印度警方对此给出的解释是:两人与伊斯兰恐怖组织存在关联。

但事实的确如此吗?

伴随着调查人员的深入,他们发现参与事件的警员在两次杀人前,都曾多次拨打了同一个号码,而这个号码的主人,正是当时在古吉特拉邦如日中天的——阿米特·沙阿。

经过经过数年的调查取证,直到2010年,印度中央调查局终于掌握了能证明“沙阿与这起谋杀案存在关联”的确凿证据。但面对质询,沙阿矢口否认自己是幕后凶手,并在警方对他

发动搜捕令时,逃脱了逮捕,还宣称自己是“政治猎巫”行动的受害者。

无独有偶。

2023年6月18日,加拿大锡克教领袖哈迪普·辛格·尼贾尔,在温哥华街头被枪杀。尼贾尔之死随即在加拿大引发抗议,时任总理特鲁多直接公开谴责印度政府涉嫌策划“暗杀”。

加拿大警方更是声称目前已经掌握了证据,能够证明这场刺杀行动,与目前印度的二把手、莫迪“老仙”的得力干将——阿米特·沙阿存在密切关联。

但印度方面对此矢口否认。

可以说,沙阿就像是黑手党教父的那一只“黑手套”,沾血的事情都只需交给他,而教父本人却只需事后将其轻轻脱掉,无须沾染任何血迹。

也正是由于沙阿近乎机器般的高效率与忠诚,莫迪才得以一直维持着相对清白的公众形象,绝大多数印度人对莫迪的第一印象才会是“从草根出身的精英”。

据说,沙阿的客厅中悬挂着两幅素描画,其中一副是考底利耶,一位曾辅佐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起盛极一时的笈多王朝的古印度哲学家、政治家,在印度历史上颇具盛名。

沙阿对考底利耶崇敬有加。

他在演讲中经常赞赏考底利耶的治国智慧,也常引用其著作《政事论》进行论述。而沙阿本人更是被称作“现代的考底利耶”,这充分展现出他非凡的能力与智慧。

沙阿最广为人知的一个身份是“选举策略师”。

在政治博弈的舞台上,他总能游刃有余,抢占先机,赢得一场又一场选举。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沙阿就负责过数次印度国家政府高层官员的竞选活动,前印度人民党领导者阿德瓦尼、以及前印度总理瓦杰帕伊的竞选活动中,都处处可见沙阿的身影。

在2014年印度大选期间,他动用了450辆可播放视频的移动宣传车,并在车体喷涂上醒目的莫迪等人的肖像,以此向信息较为滞后的偏远地区进行政治宣传。

最终带领印度人民党赢得了议会80个席位中的71席,缔造了印度政坛上的一个神话。

在此之后,沙阿正式成为印度人民党全国主席。

2019年大选期间,他更是将印度人民党的旗帜打到了全国各地,将其席位一举扩展至303席。在沙阿的任期内,印度人民党的党员人数突破一亿,相较于其上任之前翻了数倍。

沙阿的政治智慧远不止如此,他在政治场上屡战屡胜的一大法宝就是——擅长拿捏人心

比如他曾在大选期间,要求印人党为每个村庄都安排一辆运送村民去集会地点的车辆,但他却没有报销租用这些汽车的钱,而是承诺,组织运输各自村庄参加集会的人,其将成为各自村庄的党组领导者。

这一招,可比报销车费有效多了。

这个承诺刚一下达,各个村庄的负责人就都争先恐后地组织车辆运输,十分有效地调动了底层群众,也让印度人民党的支持率长期居高不下。

可以说,莫迪成功崛起的背后,离不开沙阿的大力支持,他不仅帮助莫迪拿下了日后成为人民党“大本营”的瓦拉纳西选区,还成功为莫迪打造出一个“强有力领导人”的形象。

除了考底利耶,沙阿的客厅中悬挂的另一幅素描画是萨瓦尔卡,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奠基人。

如果说沙阿有着不逊色于考底利耶的王佐之才,那么他也同样有着排斥异教、手段强硬的另一面——对印度教民族主义的追捧,几乎贯穿着他的整个政治履历。

纵观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沙阿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1989年,印度人民党主张在被印度教视作圣地的阿约提亚城,建立一座印度教寺庙,但当时这个地方已经有了一座古老的清真寺。

为了搞定这个事,时任印度人民党主席——阿德瓦尼,奔走于印度各地,进行了两个月的游行宣讲,每抵达一个地方,都会发表一场煽动性极强的演讲,以此来争取民众的支持。

阿德瓦尼还时常坐着一辆丰田皮卡车,车上则有着形形色色的印度教肖像。而据印度教神话所言,阿约提亚是印度神罗摩的出生地,因此人们称之为“罗摩战车游行”。

阿德瓦尼的煽动式演讲,得到了许多印度教强硬派人士的大力支持。1992年12月6日,数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印度教徒齐聚阿约提亚,他们纷纷冲破警戒线,对清真寺进行大肆破坏。

很快,这座从400年前的莫卧儿王朝延续至今的巴布里清真寺,便化作了断壁颓垣。

这起事件也直接点燃了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冲突,此后的三个月,从德里到孟买等印度城市均发生了大规模的宗教冲突,造成近千余人的伤亡。

而在阿德瓦尼的这场“罗摩战车游行”中,沙阿表示自己负责着“动员群众的运动”。当阿德瓦尼的演讲与“战车”折服了印度教徒们时,沙阿就会将这些无处宣泄的狂热情绪组织成一股庞大的万钧之力。

即使到了莫迪政府时期,沙阿也延续了他一直以来的民族主义路线。

他曾表示过,要在阿约提亚建立一座更加宏伟的罗摩神庙,同时又告诉印度教选民们,给印度人民党投票就是对穆斯林“最好的报复”,以此作为吸引印度教选民的武器。

此外,沙阿还提出应颁布一个新的公民法,授予从其他国家来到印度的印度教徒、锡克教徒、佛教徒、基督教徒等教徒难民身份,而穆斯林则应该被刻意排除在外。

在某次竞选活动中,沙阿更是将非法穆斯林移民称为“白蚁”、“渗透者”,并宣称印度人民党将把他们“一个一个地”扔进孟加拉湾。种种行为,无意将进一步激化两个宗教的矛盾。

从古吉特拉邦到新德里,沙阿与莫迪携手走向了印度权力的顶峰。

在莫迪政府的第三个任期中,沙阿所一贯奉行的印度教民族主义,会给这个国家带去怎样的未来?他最终又是否真能如预料的一般,成为莫迪“老仙”的接班者?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文史档案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