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环线三期工程关键节点顺利突破 七千吨巨无霸“空中转身”跨越铁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4 15:46 2

摘要:2025年5月23日上午,随着总重达7000吨的桥梁主梁精准转动85度,北京市延庆区南山环线三期道路工程上跨大秦铁路立交桥工程顺利完成转体施工。跨铁桥梁的成功转体,标志着南山环线三期道路工程全线最后一个关键节点的顺利突破,为全线通车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助力延庆区

2025年5月23日上午,随着总重达7000吨的桥梁主梁精准转动85度,北京市延庆区南山环线三期道路工程上跨大秦铁路立交桥工程顺利完成转体施工。跨铁桥梁的成功转体,标志着南山环线三期道路工程全线最后一个关键节点的顺利突破,为全线通车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助力延庆区交通路网升级添砖加瓦。

市交通委延庆公路分局工程管理科科长鲁振兴介绍,南山环线三期工程西起南山环线一期终点,东至昌赤路新线,全长约19.8公里,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南山环线三期道路建成后,不仅将进一步完善延庆区域公路网,还将串联多个景点,为延庆打造一处适合自驾、骑行的‘最美公路’。”鲁振兴说。

这次跨铁桥梁转体工程位于延庆区井庄镇西红山村东北方向,转体桥跨采用2×59米T构设计,总重量7000吨,转体角度为顺时针85度。大秦铁路全长 653 公里,是目前世界上行车密度最大、运量最大、效率最高的重载铁路,是国家“西煤东运”的重要战略通道。跨铁桥梁采用转体施工,可大幅减少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中铁六局该工程现场总指挥胡江南告诉记者,这次的跨铁路转体桥施工采用"先建后转"工艺,在铁路南侧平行预制T型桥梁后,如同广播体操中的转体运动一样伸臂跨过铁路。转体系统由下转盘、转体支座、上转盘、转体牵引系统4部分组成。下转盘作为转体系统的固定基础,承受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递至地基。转体支座通过高精度加工实现低摩擦转动,是转体系统的“旋转轴”。上转盘与转体支座的上半部分固定,直接支撑待转体的桥墩。转体牵引系统通过连续千斤顶与钢绞线提供转动力矩,驱动桥梁结构绕转体支座旋转。

桥梁转体过程中需克服施工精度高、称配重平衡要求高、转动时重心易偏移等多重困难。为此,在转体系统施工阶段通过使用全站仪+激光跟踪仪建立三维坐标系转体系统实现毫米级控制,转体前工程团队通过精准的称配重及精细滑道打磨,大幅降低转动阻力,转体过程中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实时采集,动态调整参数,最终将误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

南山环线三期工程于2023年5月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底全线通车。项目包含隧道2座,桥梁19座。线路横贯延庆区大榆树镇、井庄镇、永宁镇三个镇域,串联八达岭长城、柳沟民俗村、永宁古城等热门旅游目的地。线路将与康张路、古龙路、香龙路和昌赤路等构成延庆浅山区的一条环线公路,与G6高速公路、G7高速公路、京礼高速和G234国道等共同形成延庆区的公路骨架网,有效增强区域路网通达性,助力地区经济发展。

跨铁桥梁成功转体后,工程团队正在加快推进桥面铺装及附属桥梁设施建设,力争尽早实现全线通车。相信这条横贯延庆腹地的交通动脉,将成为激活京北生态涵养区高质量发展的"黄金纽带"。

作为延庆区公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路建成后将与康张路、香龙路等共同形成交通环线,进一步服务沿线居民便捷出行。同时,项目也将加强延庆新城与南部各乡镇之间的快速联系,增强山区应急保障能力。

此外,项目位于长城文化带范围内,建成后将串联八达岭长城、柳沟、永宁古城等多处旅游景点及民俗文化村,促进区域旅游资源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旅游产业由大众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升级,支撑延庆区在后奥运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马丹丹

摄影:周宇杰

企业供图

编辑:高远

执行主编:周宇杰

主编:陈丽敏

来源:首都建设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