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重庆证监局对未取得证券从业资格的个人陈勇出具警示函施,原因为其通过有偿荐股涉嫌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该案例再次引发市场对非法证券咨询行为的关注。
近日,重庆证监局对未取得证券从业资格的个人陈勇出具警示函施,原因为其通过有偿荐股涉嫌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该案例再次引发市场对非法证券咨询行为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股市活跃度提升,各类“炒股大师”“荐股专家”层出不穷,其中不少是未取得证券从业资格的“黑嘴”。他们通过社交媒体、直播平台、微信群等渠道,以“高收益”“稳赚不赔”为噱头,诱导投资者付费获取股票推荐,甚至涉及市场操纵、诈骗等违法行为。
那么,非法荐股究竟有哪些常见套路?普通投资者如何辨别合法证券咨询与非法荐股?无偿分享股票观点是否违法?
01.
典型案例:无证荐股触碰监管红线
重庆证监局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陈勇在未取得证券从业资格的情况下,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向他人提供股票投资建议并收取费用,构成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必须取得中国证监会许可,否则任何机构或个人均不得提供有偿证券咨询服务。陈勇的行为显然违反了这一规定,因此被采取警示函监管措施,并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值得注意的是,该法规对“证券投资咨询”的界定非常严格。无论是通过一对一指导、微信群荐股,还是以文章、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发布股票分析,只要涉及“直接或间接有偿服务”,均属于监管范围。这意味着,即便个人不以“专业机构”名义开展业务,只要通过荐股获利,就可能构成违法。
02.
五大隐蔽套路:非法荐股如何牟利?
非法荐股往往不会直接收取“咨询费”,而是通过更隐蔽的方式获利。有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以下五种常见模式:
1. 诱导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
部分非法荐股者与金融机构、炒股软件公司等合作,推荐特定股票、基金或投资工具,从中抽取佣金或销售分成。例如:推荐某款“智能选股软件”,声称能精准捕捉涨停股,实则功能虚设,投资者高价购买后毫无用处;引导投资者购买某私募产品,从中收取“渠道费”。
2. 流量变现的“自媒体陷阱”
在短视频平台、社交网络上,部分“财经博主”以免费荐股吸引粉丝,待流量积累后,通过广告、付费社群、线下培训等方式变现。例如:某微博大V拥有百万粉丝后开始推广“VIP会员群”,收取高额年费;某直播平台“荐股家”通过打赏、带货等方式间接获利。
3. “先建仓后推荐”操纵股价
部分非法荐股者与市场操纵团伙勾结,采用“先买入、再推荐、后抛售”的模式收割散户。例如提前低价买入某只冷门股票,通过多个渠道散布“内幕消息”,吸引散户跟风买入,股价拉升后迅速抛售,让跟风者成为“接盘侠”。
4. 会员费“收割”套路
非法荐股者往往先以“免费牛股”吸引投资者,待建立信任后,再以“独家内参”“高级会员”等名义收取高额费用。例如某“炒股大师”前期免费推荐几只上涨股票,待投资者信服后,要求缴纳数万元“会员费”;某微信群主宣称“交费进群可获取涨停股”,但付费后推荐的股票却大幅下跌。
5. 骗取信任后实施诈骗
部分非法荐股者长期经营“人设”,待投资者深信不疑后,以“代客理财”“私募投资”等名义直接骗取资金。常见手法包括要求投资者将资金转入“合作账户”代为操作,最终卷款跑路;以“投资原始股”“参与新股申购”等名义诱导转账,实则资金被挪用。
这些模式看似隐蔽,但核心逻辑相同:通过荐股建立信任,再以各种方式牟利。投资者一旦轻信,很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03.
法律界定:无偿荐股是否违法?
既然有偿荐股违法,那么普通投资者在微信群、论坛或朋友圈分享股票观点,是否也会被认定为非法证券咨询?
如果只是普通投资者之间的非营利性交流,那么是合法的,比如基于个人投资经验,在非公开场合(如亲友间、小型投资群)偶尔讨论股票,就像朋友聚会时聊到某只股票,简单分享看法,不涉及具体买卖建议;比如未进行系统性分析,未承诺收益,未收取任何费用,无操纵市场或欺诈意图,就像在小型投资群中讨论市场趋势,但不提供收费服务。
如果有组织、有规模地提供投资建议,如建立数百人的荐股群,定期发布分析报告;虽未直接收费,但通过打赏、广告、会员费等方式变相获利;带有明显诱导性,如“必涨”“稳赚”等承诺性语言等,则可能会违法。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是行为是否具有“经营性”和“公开性”,但是如果个人长期、系统性地提供股票分析,即使未直接收费,也可能被认定为非法证券咨询。
04.
投资者如何防范非法荐股?
那么作为投资,该如何正确甄别非法荐股呢?
首先,需要对推荐者进行资质的查证。合法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可在证监会官网查询,个人从业者则应具备证券投资咨询资格,该资格可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核实。
其次,要警惕“高收益”话术。任何承诺“稳赚不赔”“100%涨停”的荐股都是骗局,并且真正的专业机构不会通过微信群、直播等渠道随意荐股。
同时,不要轻信“免费荐股”,免费荐股往往是“钓鱼”手段,后续可能以各种名义收费。
并且,要避免代客理财,切勿将账户交由他人操作,谨防资金被盗。
最后,要及时举报违法行为,如遇非法荐股,可向证监会或当地证监局举报。
05.
投资者如何防范非法荐股?
非法证券咨询不仅扰乱市场秩序,更让无数投资者蒙受损失。投资者应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获取投资建议,切勿轻信“天上掉馅饼”的暴富神话。
只有树立理性投资理念,才能真正保护自身权益。
*重要说明:财金调查所有文章引用的数据或信息均来源于文中所提及公司的定期报告、临时公告、官方发布及媒体报道等公开渠道,并尽可能对信息进行验证,保证数据及信息经得起查证。如存在可能的错漏,请给我们留言,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来源:西南财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