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长王大姐冲进教室时,粉笔灰还在空气里打转。她一把扯下儿子耳朵里的降噪耳机,对着讲台上愣住的李老师吼:"您管这叫家校合作?孩子上课睡觉您就这招儿?"这场面被后排学生偷拍的视频,当晚就在家长群炸出了300多条未读消息。
家长王大姐冲进教室时,粉笔灰还在空气里打转。她一把扯下儿子耳朵里的降噪耳机,对着讲台上愣住的李老师吼:"您管这叫家校合作?孩子上课睡觉您就这招儿?"这场面被后排学生偷拍的视频,当晚就在家长群炸出了300多条未读消息。
图片取自网络侵删
这事儿得从三天前的数学课说起。李老师拍到张小涛第5次趴桌流口水,手机镜头都快怼到孩子后脑勺了。微信发给家长时还特意加了个笑脸表情:"您家孩子这睡眠质量,赶得上五星级酒店了。"哪知道这句玩笑话,直接点燃了王大姐的暴脾气。
办公室监控显示,王大姐踩着细高跟冲进来时,手里还攥着半截没啃完的煎饼果子。她指着手机里儿子趴桌的照片直哆嗦:"我凌晨四点起来炸油条供他上学,您倒好,九点就让他补觉?"李老师想解释,却被家长截住话头:"您要管不了,咱就找能管的人!"
这种场景让老师们想起去年浙江的林老师。那位59岁的老教师让家长来校陪读,结果学生当场翻窗要跳楼。虽然最后没出事,林老师还是被家长投诉到抑郁住院。现在办公室抽屉里常备速效救心丸,都成了教师圈不能说的秘密。
其实教育部早给老师撑过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白纸黑字写着,老师有权让家长配合管教。可落到现实里,这规定就跟超市促销标语似的——看着挺唬人,真较起真来谁也不敢当真。就像菜市场砍价,规矩是死的,人情是活的。
王大姐的煎饼渣子还粘在办公桌上时,年级主任老张正忙着安抚另一波家长。这些70后80后爹妈,自己小时候挨过教鞭抽,现在却见不得孩子受半点委屈。有家长在群里阴阳怪气:"现在老师可真轻松,管不住就甩锅给家长。"
李老师现在学精了。遇到趴桌的"特困生",先让同桌拍醒,再不行就让班长摇人。反正坚决不自己动手——去年隔壁班老师拍学生肩膀叫起床,被投诉性骚扰,差点丢了饭碗。校医室新贴的《教师风险防控指南》里,连拍学生肩膀的力度都标了示意图。
教育专家老周说得实在:"现在老师不是在教书,是在走钢丝。"他掏出手机展示数据:光是今年,因为管教学生引发的投诉就比往年涨了40%。有些学校干脆搞起"无接触管理"——违纪扣分全交给AI监控,老师成了只管敲键盘的"客服"。
转折发生在周五的晨读课。张小涛破天荒没打瞌睡,举着作业本跟李老师嘚瑟:"我妈现在天天逼我早睡,比您那微信催命符好使!"原来王大姐看了家长群讨论,半夜拉着儿子算账:"你要再在教室丢人现眼,明天就跟我出摊炸油条!"
办公室里的煎饼香还没散干净,李老师又收到新消息。隔壁班刘老师发来哭脸表情:"救命!家长要求每天直播孩子听课状态,说不然就投诉我摸鱼..."窗外梧桐树上,两只麻雀为抢面包屑打得羽毛乱飞。
来源:梦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