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笑口常开,好运自来",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不仅能让人笑得自信,也是健康的重要标志。随着年龄增长,牙齿问题成了许多老年人的烦恼。缺牙不补?吃饭困难!想补牙?又担心风险!究竟什么时候该补,什么时候不该补?
"笑口常开,好运自来",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不仅能让人笑得自信,也是健康的重要标志。随着年龄增长,牙齿问题成了许多老年人的烦恼。缺牙不补?吃饭困难!想补牙?又担心风险!究竟什么时候该补,什么时候不该补?
医生们发现,过了60岁的老人,有些情况下真的是"宁可牙齿缺失,也别急着去镶"!这话听着有点吓人,难道缺牙还比镶牙好?这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医学道理?
张医生从事口腔临床工作三十余年,他告诉记者,镶牙虽好,但并非适合所有人、所有情况。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以下5种状态下贸然镶牙,不仅可能收不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风险。
王大爷今年65岁,前段时间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手术后不到一个月,他就急着去口腔医院镶牙,结果被医生婉拒了。
"很多老年人不了解,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稳定控制是镶牙的前提条件。"张医生解释道,镶牙过程中可能涉及手术操作,会给身体带来一定应激反应,血压波动、心率加快是常见现象。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未控制稳定的患者,这种应激反应可能诱发严重后果。
调查数据显示,心脏病发作后3-6个月内进行牙科手术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风险增加约4倍。有些镶牙方式,比如种植牙,手术创伤更大,风险也就更高。
"有位患者强烈要求种植牙,我们评估他心脏功能不稳定,建议先治疗心脏病再考虑,但他坚持要做。结果手术中血压飙升到200/110mmHg,差点出大事,最终不得不中断手术。"张医生说。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想镶牙,最好遵循"三个月原则":心肌梗死、脑卒中后至少等待3-6个月;心脏支架手术后等待3个月;瓣膜手术后等待6个月。这期间,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复查心脑血管疾病,待身体状况稳定后再考虑镶牙。
李奶奶患糖尿病10年,血糖一直控制不理想,空腹血糖经常在10mmol/L以上。最近她想做全口义齿,口腔医生坚决不同意。
"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口腔内环境通常很差,伤口愈合能力弱,感染风险高,不适合进行侵入性口腔操作。"张医生说。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口腔感染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3倍。特别是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患者,术后感染风险更高,伤口愈合时间更长。
张医生回忆:"一位糖尿病老人坚持要种植牙,术后伤口迟迟不愈合,最终发展成口腔溃疡和颌骨感染,不得不取出种植体,还住了一周院。"
糖尿病患者镶牙前,医生建议先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空腹血糖,最好请内分泌科医生出具血糖控制良好的证明。镶牙期间需密切监测血糖,保持稳定。
赵大爷曾做过肾移植,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他最近想做活动假牙,医生建议他谨慎考虑。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口腔细菌感染风险大大增加。镶牙过程中的任何微小创伤都可能引发严重感染。"张医生解释。
研究显示,接受器官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正在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口腔手术后感染风险高出正常人群5-10倍。
这类患者如果必须镶牙,建议选择创伤小的方案,如可摘局部义齿而非种植牙;手术前后可能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全程严格消毒;密切随访,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有位患者做完化疗后不久就急着镶牙,结果术后口腔溃疡严重,疼痛难忍,最后发展成局部感染,不得不住院治疗。"张医生说,"对于这类患者,我们通常建议等待免疫功能恢复后再镶牙,一般至少等3-6个月。"
周阿姨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5年。她想做种植牙,但医生告诉她风险很高。
"长期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的骨质疏松患者,可能发生一种叫做'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严重并发症。"张医生解释,这类药物虽然能减缓骨质流失,但也会影响骨代谢,导致颌骨血供减少、修复能力下降。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长期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尤其是静脉注射型)的患者,进行侵入性牙科手术后发生颌骨坏死的风险高达3%-15%。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8年的老太太,执意要做种植牙。手术后6个月,她的部分牙床骨坏死,疼痛难忍,最终不得不进行颌骨部分切除手术。"张医生说。
对于这类患者,医生建议:
陈大爷牙齿稀疏,但从不刷牙,烟不离手。他想镶一口好牙,却被医生告知需要先改善口腔卫生习惯。
"口腔卫生差,牙周病严重的患者,镶牙成功率低,寿命短。"张医生说,"尤其是不愿意改变不良口腔习惯的患者,镶牙后很快又会出现新问题。"
研究表明,镶牙前患有中重度牙周炎且口腔卫生差的患者,其修复体5年失败率高达40%-60%,远高于口腔卫生良好的患者(约10%-15%)。
"我见过太多口腔卫生差的患者,花重金做了种植牙或贵重修复体,结果由于不注意清洁,一两年内就出现严重的牙龈炎症、种植体周围炎,最终导致修复失败。"张医生说。
术前全面评估:镶牙前应进行全面健康评估,包括口腔检查、全身疾病排查等。老年人最好携带近期体检报告和用药清单就诊。
正规医疗机构:选择正规医院的口腔科或专业口腔医院,不要贪图便宜去小诊所。
分步实施:对于复杂的修复方案,可以分步实施,降低每次手术的风险。
定期复查:镶牙后定期复查,发现问题早处理。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洁牙。
从年轻时就重视口腔健康,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或许能让我们在年老时少一些口腔烦恼。健康的牙齿,让生活更有滋味;科学的态度,让我们笑得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Wang Y, et al. Oral health status and oral health care model for elderly patients i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2023;26(1):21-28.
Zhang L, et al. Risk assessment of dental implant surger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ystemic diseases: A ret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 Research. 2022;66(1):122-130.
Li J, et al. 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 A review of Chinese patients. Journal of Cranio-Maxillofacial Surgery. 2021;49(8):729-736.
Chen X, et 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dental implant succes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2022;101(2):133-144.
Liu Y, et al.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oral rehabilita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s. 2023;42(3):267-275.
来源:包医生谈健康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