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清华医学专业在 QS 榜单中强势闯入全球前 60,香港大学牙科荣登世界第二的宝座时,一个鲜为人知的医学教育 “宝藏地”,正成为华裔家庭竞相追捧的对象。
当清华医学专业在 QS 榜单中强势闯入全球前 60,香港大学牙科荣登世界第二的宝座时,一个鲜为人知的医学教育 “宝藏地”,正成为华裔家庭竞相追捧的对象。
这一 “宝藏地” 就是法国医学教育体系,其学费相比英美低得超乎想象,录取环节也不考量国籍与年龄。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年薪之高,连硅谷的码农都难以望其项背。然而,第一年高达 80% 的淘汰率,让它背负上了 “欧洲衡水” 的名号 。
这里虽然尚未诞生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却培养出大量拥有稳定工作的 “铁饭碗医生”。在疫情期间,法国医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不仅没有下滑,反而逆势达到 98%,相比 MIT 人工智能博士的就业率还高出 3 个百分点。法国医学生甚至还未毕业,就已被各大医院提前预定,签下工作合同,起薪更是能与金融领域的精英相媲美。
以往,人们总觉得学医不仅要投入大量金钱,还要耗费大量精力。但巴黎街头的中年家长们却有不同的见解:“我们培养孩子,只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道路。”
华裔餐馆工高龄父母养育的27岁青年 凭自身努力毕业于法国蔚蓝海岸大学牙医学院
01
为何华裔家庭趋之若鹜?
法国医学院的五大吸引力
在法国读医是不少华裔家庭的首选,相比起英美,加拿大及其他国家,法国医学院真是香馍馍,占尽优势。
一.费用低廉,减轻经济负担
法国公立大学由政府资助,本地和欧盟学生每年仅需170 – 450欧元(约3,000 – 6,000人民币),而国际学生每年3,000 – 7,500欧元(约2.3万 – 5.8万人民币)。
相比美国公立每年35万 – 60万人民币,私立高达80万人民币的高昂学费,法国的医学教育成本极具竞争力,让医学生毕业后无需承担沉重的学贷压力。
二、录取机会均等,国籍限制零门槛
法国医学院面向全球国际学生敞开大门,与部分国家限制非本国公民申请医学院的做法截然不同。来自欧洲、非洲以及其他国家的众多国际学生,纷纷成功入读法国医学院,并顺利取得行医资格。
以一位伊朗籍家庭医生为例,他 23 岁才奔赴法国学习法语,仅仅一年之后,就成功考入医学院,这充分彰显出法国医学教育对国际学生的高度包容性
三、无年龄枷锁,学业进程自主把控
法国医学院在招生时,对申请者不设年龄上限,同时,在留级政策上也极为宽松,不限制学生留级次数。不少学生因考试失利多次留级,部分人甚至到 30 岁、40 岁才完成学业。
法国人埃里克・莫雷特(Éric Maurette)45 岁才踏入医学院的校门,2018 年,56 岁的他在法国圣布里厄(Saint-Brieuc)的伊夫 - 勒福尔医院(hôpital Yves-Le Foll)开启眼科实习医生生涯。这一事例生动地体现出法国医学教育体系的灵活性。
四、升学路径直达,省时又省钱
在美国,学生若想进入医学院,必须先花费四年时间完成本科学习,获取学士学位后,才有资格申请医学院。如此一来,从高中毕业到成为执业医生,至少需要 8 年时间(4 年本科 + 4 年医学院)。
而在法国,学生高中毕业后可直接申请医学本科,跳过常规本科阶段。以一位学生为例,27 岁时他就已成为牙医,反观他的美国同龄人,可能还在医学院艰难求学,距离正式执业仍需数年时间。法国的这一模式,大幅缩短了学制,降低了时间和经济成本。
五、薪资优渥,社会地位尊崇
在法国,医生的收入远超普通职业,不仅社会地位高,薪资水平在国内也名列前茅:
普通科医生:年薪约 98,000 欧元(约 76 万人民币),是普通法国人的 4.3 倍。专科医生:年薪约 210,000 欧元(约 163 万人民币),放射科医生年薪甚至可达 400,000 欧元(约 310 万人民币)。与英国相比,英国全科医生综合年薪为 80,991 欧元(68,125 英镑,含交通、住房补贴等福利)法国医生薪资高出约 10%。再对比法国建筑师、工程师、教师等职业,这些职业需经过 5 - 7 年的学习,年薪却仅在 20,000 – 48,000 欧元(15 万 – 37 万人民币)之间,与医生的薪资水平相差甚远。
《费加罗报》2025 医改特评中提到:
“在法国,医学生淘汰考场上哭得最凶的不是落榜者,而是税务局 —— 毕竟少个医生,就少个年纳税 20 万欧的大户。”
02
避开英美澳“内卷”
普娃留学还能去哪?
当留学变成一场“卷中卷”的竞赛,普通家庭的孩子在英美澳的赛道上越来越难突围——顶尖院校录取率跌破5%,热门专业录取线逐年飙升,学费动辄一年40万起步,甚至毕业后的就业竞争也愈发激烈。与其在红海里“头破血流”,不如把目光投向这些高性价比的“教育洼地”:
✅德国:免学费 + 硬核工科,逆袭就业王炸
学费全免:公立大学仅需每学期约 277 欧元学杂费(含交通、食堂福利),全年总费用不足 3 万元人民币。
硬核专业:工程类(机械、汽车、能源)全球顶尖,如马格德堡大学英语授课硕士项目,毕业生可进入西门子、博世等企业,起薪超 5 万欧元 / 年。
政策友好:毕业后可获 18 个月工签,找到工作即可转永居,理工科人才缺口大,就业率超 85%。
✅荷兰:英语畅行 + 奖学金多,商科理工双开花
英语无忧:90% 的课程用英语授课,雅思 6.0 即可申请,无需小分要求。
奖学金丰厚:荷兰政府奖学金(€5,000)、拉德布德大学全额奖学金(覆盖学费 + 生活费 + 签证费)等,普通学生也有机会申请。
就业优势:商科毕业生可进飞利浦、联合利华,理工科学生入职 ASML、壳牌,平均起薪 4.5 万欧元 / 年,毕业后可申请 1 年 Search Year 签证找工作。
✅新加坡:黄金跳板 + 名企直通,用最短时间逆袭
私立大学突围:PSB 学院、Kaplan 等私立院校与英国华威、澳洲悉尼大学合作,“双非” 学生均分 70 + 即可录取,学费仅为英美 1/3(约 12-20 万人民币 / 年)。
就业快车道:金融、科技行业发达,星展银行、Grab 等企业偏爱本地毕业生,实习薪资可达 3000 新币 / 月,毕业后留坡率超 60%。
移民加分项:工作满 2 年可申请永居,政策稳定,适合长期规划。
✅爱尔兰:低费用 + 高薪资,欧洲硅谷的逆袭密码
费用腰斩:硕士学费约 14-20 万人民币 / 年,仅为英国 60%,政府奖学金还可覆盖全额学费 + 1 万欧元生活费。
就业天花板高:计算机硕士毕业生 90% 进入谷歌、微软,起薪 4.5 万欧元 / 年;商科学生可进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平均薪资 3.8 万欧元 / 年。
移民捷径:STEM 专业毕业生可获 4 年工签,满 5 年即可申请永居,政策宽松。
✅马来西亚:平民留学+名校背书,用最少预算镀金
费用白菜价:公立大学本科仅需 1.5-2.5 万人民币 / 年,私立大学 3-4 万人民币 / 年,生活费每月 2000-3000 元即可温饱。
名校合作:英迪国际大学、思特雅大学与英澳名校开设双联课程,学位受中国教育部认证,毕业生可进华为、渣打银行等企业。
跳板优势:毕业后可转读英美澳高校,学分无缝衔接,降低直接申请难度。
与其在英美澳的 “内卷” 中焦虑,不如另辟蹊径,用更低成本实现逆袭。留学的本质是投资未来,选择适合的赛道,比盲目追逐热门更重要。
来源:雅思天后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