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肿热痛四十余天,究竟是谁“啃了”他的脸?

B站影视 2024-11-21 20:05 2

摘要:侵蚀艾肯菌是人类粘膜表面正常菌的一部分,通常不致病。但该菌常与其他细菌一起引起混合感染,多见于软组织感染。艾肯菌引起的疾病常见于人类咬伤感染、头颈部感染和吸入性肺炎,也可导致心内膜炎。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原来是这个“爱啃”菌

撰文| 陈巧玲

侵蚀艾肯菌是人类粘膜表面正常菌的一部分,通常不致病。但该菌常与其他细菌一起引起混合感染,多见于软组织感染。艾肯菌引起的疾病常见于人类咬伤感染、头颈部感染和吸入性肺炎,也可导致心内膜炎。

现报告一例“因侵蚀艾肯菌和星座链球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头颈部软组织感染案例”。

案例详情

患者4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颌面部红肿,伴疼痛,面积约5cm×4cm,波及左侧眼睑上下,左眼不能睁开,无发热、恶心、呕吐、寒战、咳嗽、咳痰,无眼黄、皮肤发黄,无腹泻、腹胀,无心慌、胸闷,无皮肤粘膜黄染等症状 ,在某医院住院治疗,行抗感染补液治疗,效差。颜面部仍有红肿,面积无缩小,皮肤发红稍减轻。住院10天后出院。

1天前,患者出现左侧颜面部红肿加重,面积增大,同时出现右侧眼部上下睑水肿,颈部水肿,纳差,肢体活动差,仍无发热,无心慌、胸闷等不适。欲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颜面部感染”为诊断收入我院,发病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差,未进饮食,大小便正常,体重体力明显减轻。

诊疗过程

体格检查

T 36.8℃、P 87次/分、R 19次/分、BP 96/65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晰,查体合作。皮肤颜色正常无水肿及出血点。左侧颌面部可见约6cm×7cm大小红肿,触痛明显,边界不清,左侧上下眼睑水肿,不能睁眼,右侧眼睑水肿,可强迫睁眼。颈部皮下水肿。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90次/分,律齐。腹部柔软,无反跳痛、压痛,四肢活动度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颜面部CT示:1. 左侧颌面部及邻近眼眶内异常所见,并邻近肌肉、泪腺、皮下软组织肿胀,考虑炎性病变并局部脓肿形成可能,并左侧眼球受挤;建议行增强扫描进一步检查。2. 双侧颈动脉鞘、颌下淋巴结增多、肿大。3. 附见:左侧额窦、双侧筛窦、上颌窦局限性炎症。

进行常规检测,检验结果如图所示:

微生物检验过程:送检左下颌脓肿穿刺液到检验科微生物室。培养24小时后观察,菌落较小,继续培养;培养48小时后观察,在5%血琼脂平板上形成两种菌落形态,一种针尖样小菌落不溶血,一种针尖样小菌落伴β溶血,如下图:

针尖样β溶血小菌落经安图MS1000飞行质谱仪鉴定为星座链球菌。针尖样不溶血小菌落培养72小时后形成光滑、湿润、圆形、半透明小菌落 ,经安图MS1000飞行质谱仪鉴定为侵蚀艾肯菌。

临床治疗过程

在局麻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病人取仰卧位,常规碘伏消毒,打开无菌创伤缝合包,备齐无菌手术用品,戴无菌手套,用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在脓肿周围消毒,逐层行局部浸润麻醉,铺无菌洞巾,再次用碘伏消毒创口,待麻醉生效后,沿上缘搏动处切开,见有较多脓液流出,取少量送细菌及真菌培养,清除坏死组织,探及最低位置,经皮肤再次切开,形成上下贯通,清除坏死组织,置入引流条1根,再次用碘伏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覆盖,最后无菌纱布加压包扎。术中患者未诉不适,术毕后安返病房。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选用头孢菌素抗感染治疗。9月18日抽血结果回示:

9月23日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可,查看患者颌面部无明显红肿,诉仍有咳嗽,其无不适。饮食可,大小便正常。查体:双肺呼吸音粗糙,无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置正常,心浊音界无扩大,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患者要求出院,符合要求准予出院。

案例总结

侵蚀艾肯菌在血和巧克力琼脂上生长缓慢,24小时菌落微小,肉眼几乎不可见,48小时后可形成直径为1-2mm的菌落,菌落中心清晰,周围呈扩散生长,可以嵌入琼脂,形似草帽状,培养几天后菌落可呈浅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呈颗粒状生长,并发出含氯漂白剂气味。革兰染色是一种细小的、笔直的、末端圆形的革兰阴性杆菌。

该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在血培养肉汤培养基、巯基乙酸盐和脑-心浸出液肉汤中生长不良。培养基中存在侵蚀艾肯菌的标志性特征包括菌落在琼脂上形成凹陷或侵蚀,侵蚀艾肯菌培养48小时后,典型的分离株在无添加剂的培养基上不分解糖类产酸,且鸟氨酸脱羧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赖氨酸脱羧酶结果不定。侵蚀艾肯菌在三糖铁和Kligler培养基上生长不佳或根本不能生长。MALDI TOF MS鉴定系统和VITEK 2 ID-NH鉴定卡都可以很好的鉴定侵蚀艾肯菌。

侵蚀艾肯菌与青少年和成人牙周炎有关,但也可引起上呼吸道、胸膜、肺、腹部、关节、骨骼、伤口(如人咬伤)、心内膜炎的感染,偶尔可引起其他部位的感染。侵蚀艾肯菌往往不致病,常与口咽部的其他微生物混合存在,尤其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牙科操作和滥用毒品是感染的危险因素。侵蚀艾肯菌可以导致牙周组织炎症并触发一系列感染。

侵蚀艾肯菌通常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多西环素、阿奇霉素和氟喹诺酮类敏感,但对窄谱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耐药。有文献报道,已检测到β-内酰胺酶阳性的菌株,但其酶活性可以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

参考文献:

[1] 张胜男, 姜彦, 赵丽娟, 等. 鼻咽部结核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J]. 中国 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0, 26(1):72-75. DOI:10.11798/j.issn. 1007-1520.202001017.

[2] 赵世铭.质谱技术应用于临床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7):28-29,106.

[3] Adler NR, Mahony A, Friedman ND. Diphtheria: forgotten, butnot gone[J]. intern Med J,2013, 43(2):206-210.D01:10.1111/imj.12049.

[4] Nordholm AC, Vgg ROB, Permin H, et al. Eikenellacorrodensendocarditis and liver abscess in a previously healthy male, acase report[J].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18,18(1):35. DO1:10.1186/s12879-018-2949-4.

[5] 周万青,王菁菁,张之烽.侵蚀艾肯菌致血流感染 1例[J].临床检验杂志,2017.35(4)319-320.

更多检验精彩内容

快来“医生站网页版”瞧一瞧

精彩资讯等你来

本文来源丨检验医学网

责任编辑丨舒豪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健康人生致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