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彼时,北大校长蔡元培,心怀教育救国之宏志,以兼容并包之理念,广纳贤才,力求为北大、为中国的学术发展开辟新径。一次与教育家许崇清的学术交流,成为了此次邀请爱因斯坦的契机。蔡元培提出 “科学无法解决时间和空间的问题”,许崇清则以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反驳,这引起了蔡
在历史的长河中,1922 年的这一事件犹如一颗流星,短暂地划过学术交流的天空,虽未留下预期的璀璨,却留下了无尽的思索与感慨。
彼时,北大校长蔡元培,心怀教育救国之宏志,以兼容并包之理念,广纳贤才,力求为北大、为中国的学术发展开辟新径。一次与教育家许崇清的学术交流,成为了此次邀请爱因斯坦的契机。蔡元培提出 “科学无法解决时间和空间的问题”,许崇清则以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反驳,这引起了蔡元培的好奇与探究之心。他深知,若能将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匠邀请至北大讲学,必将为北大的学子们打开一扇通往全新科学世界的大门,让他们领略到当时世界最前沿的科学思想,从而激发他们在学术道路上的探索热情,为中国未来的科学发展播下希望的种子。
而当时的爱因斯坦,虽因相对论声名远扬并荣获诺贝尔奖,却在德国饱受反犹太潮流的困扰,生活举步维艰。为缓解经济压力,补贴家用,他在接受各国邀请时,皆提出了支付报酬的要求。蔡元培首次邀请时,他因已接受美国邀请且时间冲突而婉拒,但也表达了对中国的向往。当 1922 年蔡元培再次发出邀请,希望他在日本讲学之后赴北大两周讲学之时,爱因斯坦考虑到自身处境与各国待遇差异,提出了条件:将 1000 元大洋改为 1000 美金,并要求所有旅行费用按夫妻两人计算。在他看来,日本给出的优厚条件,包括 2000 英镑的报酬以及全包的旅行和住行费用,与北大的 1000 大洋相比,差距甚远。他需要权衡不同邀请的经济回报,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并体现自身的学术价值。
蔡元培收到爱因斯坦的回复后,内心满是纠结与无奈。当时的中国,历经战乱与动荡,经济千疮百孔,教育资源匮乏,办学经费常常捉襟见肘。蔡元培虽为北大校长,却也时常为资金问题而发愁。1000 美金,对于北大来说,无疑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巨款。他的月薪不过几百大洋,要筹集这笔费用,难度可想而知。他四处奔走,寻求各方的支持与帮助,却屡屡碰壁。然而,蔡元培深知爱因斯坦的到来对于北大、对于中国学术界的意义重大,他不想轻易放弃这个机会。
与此同时,日本为了邀请爱因斯坦,可谓是不惜血本。他们提供了 2000 英镑的高额报酬,并且全包旅行和住行费用,给予了爱因斯坦极高的待遇和极大的尊重。这种优厚的条件,与北大的 1000 大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爱因斯坦在权衡利弊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也是人之常情。他需要考虑自身的经济状况和学术价值的体现,毕竟他在德国面临着诸多困境,需要通过讲学来改善生活,为自己的研究提供资金支持。
在邀请的过程中,信件的传递成了一大难题。当时的国际通信条件有限,信件往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蔡元培与爱因斯坦之间的信件,常常要辗转数月才能送达。这种延迟,使得信息的交流变得极为不畅。蔡元培在收到爱因斯坦的条件后,虽立即着手筹备资金并回复信件,但信件却在途中耽搁了许久。在爱因斯坦看来,如此漫长的等待,不禁让他对中方的诚意产生了怀疑。他不明白,为何自己提出的条件迟迟得不到回应,难道是北大对他的邀请并不重视?
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在无形之中加深了这种误解。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口头承诺往往被视为一种坚定的约定,一旦许下诺言,便会全力以赴去践行。蔡元培或许认为,他与爱因斯坦的口头约定已经足够,无需再通过繁琐的书面合同来确认。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书面合同则是一种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手段,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诺。爱因斯坦习惯了西方的这种契约文化,对于蔡元培没有及时提供书面合同的行为,他感到困惑和不安。他开始担忧,自己是否能够顺利地得到约定的报酬,这次中国之行是否会充满变数。
1922 年 11 月 13 日,爱因斯坦乘坐日本邮轮 “北野丸” 号抵达上海。当日,上海的汇山码头聚集了一些人,包括日本和美国的记者、德国领事、斐斯特先生夫妇以及稻垣夫妇等。他们对爱因斯坦表示了欢迎,随后爱因斯坦被带到一家中餐馆。在这里,他与记者进行了交流,还在沙龙上分享了旅途中的印象和前往日本的感想。当晚,书画家王震在家中设宴招待爱因斯坦夫妇,于右任、曹谷冰、张季鸾、张君励教授等作陪。
然而,此次上海之行,爱因斯坦只是短暂停留。11 月 14 日,他便离开了上海前往日本。而原本计划中在北大的讲学却未能实现。关于他最终未赴北大讲学的原因,众说纷纭。一种猜测是他着急赶往耶路撒冷担任希伯来大学校长;一种猜测是他在日本讲学期间,听闻北大经济困难,担心报酬问题无法落实;还有一种猜测是他着急回到欧洲撰写论文。但实际上,前两种猜测不太可能成立。比较有可能的是,爱因斯坦在日本期间,由于信息沟通不畅,长时间未收到北大方面的进一步消息,从而误以为北大不会履行约定,再加上他对之前报酬问题的担忧,最终选择留在日本。此外,也有观点认为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其中起到了作用,北大可能未与爱因斯坦签订正式合同,仅靠口头约定,这让习惯了书面契约的爱因斯坦感到不安。
这段历史虽已远去,但它留下的回响却久久不绝。它让我们看到了当时中国学术界在国际交流中的困境与无奈,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文化差异对学术交流的影响。蔡元培的努力与执着,爱因斯坦的犹豫与误解,都成为了这段历史的注脚。
此次事件,对当时的中国学术界而言,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原本期待能借爱因斯坦的讲学,为中国的科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却因资费与误会而化为泡影。这一失败,反映出当时中国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地位低下,经济实力的薄弱严重制约了学术资源的引进。同时,也暴露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障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与不信任,使得学术合作难以顺利开展。
然而,我们也应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教训。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文化与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我们更应重视理解与沟通的力量。在邀请国际学者或开展国际合作时,不仅要充分考虑经济因素,提供合理的待遇与资源支持,更要注重文化差异的消除,以真诚、透明的态度建立信任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国际学术交流的舞台上,吸引更多的顶尖人才,促进学术的繁荣与发展,避免类似的遗憾再次发生。
来源:苏子科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