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运用分论点的方式来结构议论文的主体部分是大部分考生喜欢采用的结构方式之一。这种结构方式之所以受到大部分考生的喜爱,不是偶然的,这同这种结构方式的好处是密不可分的。分论点这一结构方式好处主要有三点:一是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二是使文章论证充分,令人信服;三是
#头号精品计划#运用分论点的方式来结构议论文的主体部分是大部分考生喜欢采用的结构方式之一。这种结构方式之所以受到大部分考生的喜爱,不是偶然的,这同这种结构方式的好处是密不可分的。分论点这一结构方式好处主要有三点:一是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二是使文章论证充分,令人信服;三是从阅卷角度看,容易使阅卷老师在快速阅卷中迅速把握住的文章的脉络,有利于得分。
分论点结构方式虽然有上述三种好处,但据笔者的观察,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讲,要想把这种结构方式运用得正确、合理、恰当,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学生在运用这种结构方式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以下三种错误:
1.所设计的分论点未能紧扣中心论点或中心话题,存在着偏题甚至离题的现象;
2.所设计的分论点存在着重复交叉的现象;
3.所设计的分论点在顺序的排列上存在着不合逻辑的现象;
面对上述情况,考生当如何去做,方能使分论点结构方式运用得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根据笔者的体会,考生可从下述三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要分得合理;
第二,要扣住中心;
第三,要排得顺畅;
下边一一论述之。
所谓分得合理,是指考生从中心论点出发提炼出来的分论点必须符合逻辑事理,各个分论点之间不能出现交叉、重复、包容或互不关联的关系。如果出现这三种情况,就是考生把中心论点没有恰当地分开,这样的分论点表面看,有三个或四个,其实只有一个;自然地,这样的分论点在论证上也就缺乏足够的逻辑力量。比如,下边三个分论点是围绕中心论点“学会欣赏别人”设计的:
1.学会欣赏别人,欣赏者必须有坦荡广阔的胸怀;
2.学会欣赏别人,是一种虚怀若谷的大度;
3.学会欣赏别人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他人。
细读这三个分论点,我们会发现,这三个分论点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设计提炼出来的。第一个分论点是从“怎么办”的角度设计提炼出来的,第二个分论点是从“是什么”的角度设计提炼出来的,第三个分论点是从“为什么”的角度设计提炼出来的。表面看,似乎这三个分论点都是围绕“学会欣赏别人”设计的,但仔细分析,三个分论点各有各的角度,且三个角度之间没有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如此一来,就会导致文章主体部分四分五裂,缺乏统一性。
所谓扣住中心,是指从中心论点的角度出发提炼出来三个分论点必须紧扣中心论点,且必须是中心论点本身所蕴含的涵义。从中心论点的角度出发提炼出来的分论点如果扣不住中心论点,或不是中心论点本身所蕴含的,就会出现偏离中心论点的倾向,自然,这样的分论点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论证中心论点的功能了。比如,下边三个围绕“质量就是生命”这一中心论点提炼出来的三个分论点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这三个分论点是:
1.产品质量是赢得消费者青睐的重要的因素;
2.国家应从立法的角度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
3.产品质量是企业长久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分析一下这三个分论点,除了第三个分论点扣住了中心论点之外,第一个、第二个均和中心论点没有任何关联,是典型地偏离现象。
所谓排得顺畅,是指提炼出的分论点在排列的顺序上必须遵循必要的逻辑关系,不能随意安排,或者乱排。比如下边三个围绕“读书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中心论点提炼出来的分论点的排列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这三个分论点的是这样排列的:
1.读书的意义首先体现为它是个体生命成长的必需;
2.读书的意义还体现为它是国家繁荣富强的保证;
3.读书的意义还体现为它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的动力。
上边的这三个分论点,如果按照其应有的逻辑关系,恰当的排列顺序应该是:1、3、2。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国家通常都是由不同的民族构成的,所以,在相对于民族,国家是个大概念,包容着民族。第一个分论点既然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谈读书的意义的,那么,在以分别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出发拟写的两个分论点中,民族自然要排在国家的前头,这里体现的逻辑关系就是从小到大。
很显然,运用分论点的方式来结构文章的主体部分,其好处是显而易见,对此,前文已做了分析,这里不再赘述。这里笔者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是,在运用分论点结构文章的主体部分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或不重视上述三点,就会使分论点这一主体部分主要的结构方式的好处大打折扣,甚至为零。这是每个考生在使用分论点这一结构方式时必须谨慎的地方。
来源:立恒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