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制作中添加碳酸钡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4 08:09 2

摘要:消除硫化物隐患:天然紫砂矿料中的硫化物杂质在高温窑炉中会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导致成品表面出现针孔瑕疵,游离的二氧化硫还会与坯体中的金属氧化物反应,形成硫酸盐结晶,造成釉面开裂。碳酸钡遇水水解生成氢氧化钡,可与泥料中的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将硫含量降低8

紫砂壶制作中添加碳酸钡的历史可追溯到民国时期。当时化工原料厂兴起,可能从日本传入相关工艺,开始在紫砂壶制作中使用碳酸钡等化工原料。

不过,有说法认为紫砂原料中引入碳酸钡的工艺大约起始于1978 - 1979年,标志着紫砂开始利用现代化学改进紫砂泥缺陷的时代拉开序幕。

在紫砂壶制作中,紫砂泥料添加碳酸钡主要有以下作用:

消除硫化物隐患:天然紫砂矿料中的硫化物杂质在高温窑炉中会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导致成品表面出现针孔瑕疵,游离的二氧化硫还会与坯体中的金属氧化物反应,形成硫酸盐结晶,造成釉面开裂。碳酸钡遇水水解生成氢氧化钡,可与泥料中的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将硫含量降低85%以上,从根本上消除硫化物带来的工艺隐患。

降低熔融温度:碳酸钡在900℃开始分解,生成的氧化钡可降低硅酸盐熔融温度约50℃,起到助熔剂的作用。

增强坯体性能:钡离子能嵌入黏土晶格,增强坯体抗热震性。添加0.3%碳酸钡的试样热膨胀系数可下降12%,显著提升成品耐用性,还能有效填补晶格缺陷,有助于维持紫砂器“透气不透水”的特性。

不过,碳酸钡本身是有毒的无机化合物。但在紫砂壶制作中,若按照科学配比添加(通常为0.2%-0.5%),经高温烧成后,钡元素会以硅酸钡等稳定的形态存在于晶相中,24小时醋酸浸泡实验溶出量仅为0.02mg/L,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一般不会影响使用安全。

然而,若添加量过多、烧制过程不充分等,可能导致产品中残留未反应的碳酸钡,长期接触酸性茶水,可能促使其反应并释放钡离子,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4月23日召开的宜兴市紫砂泥料生产单位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中,多单位联合宣达碳酸钡不得使用于紫砂壶、杯、锅等食品接触制品中。

来源:小茶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