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型首次开启中国定期航线运营,巴航工业在华寻求更多机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3 21:16 2

摘要:中国民航过去十多年里在支线航空业务发展缓慢,以及国产支线喷气式客机大规模交付,使得一直以来在中国支线航空领域都占据重要地位的全球最大支线飞机制造商之一的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下称“巴航工业”),将其研发制造的E2系列客机像此前的E系列一样在中国曾经获得相当规模订单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潇雨 北京报道

中国民航过去十多年里在支线航空业务发展缓慢,以及国产支线喷气式客机大规模交付,使得一直以来在中国支线航空领域都占据重要地位的全球最大支线飞机制造商之一的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下称“巴航工业”),将其研发制造的E2系列客机像此前的E系列一样在中国曾经获得相当规模订单的努力长期以来未能如愿。

但对于巴航工业来说,中国这个仍然存在巨大潜力,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的“热土”仍然值得继续尝试,但与此前专攻支线航空市场的“打法”相比,“方向”可能将完全不同。

“示范”运营

巴航工业与匈奴航空(Hunnu Air)在5月中旬宣布,已经启用全新E195-E2飞机执飞乌兰巴托=北京大兴的定期航线。这是巴航工业E2系列飞机首次运营飞往中国大陆的定期航线,也标志着中蒙两国航空枢纽互联互通迈入新的阶段。

据匈奴航空方面人士向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介绍,乌兰巴托=北京大兴的首航航班由匈奴航空于今年4月刚刚接收的一架全新E195-E2飞机执飞。匈奴航空计划利用这款新机型提升其飞往北京大兴、海口、三亚和越南富国岛的运力,拓展飞往日本、中国、越南、印度和韩国的服务,并开通飞往塔什干的定期航班。

匈奴航空方面表示,采用E195-E2新机型提升乌兰巴托至北京大兴航线的运力是响应“空中丝路”发展的重要举措。该航线运力的提质增效便利了中蒙之间人员和经贸往来,通过高效的人员与物资流动助力中蒙经济走廊建设。自2025年6月1日起,北京大兴=乌兰巴托航线将加密至每日一班,进一步强化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核心枢纽的辐射能力。

E2系列飞机是巴航工业在其原有的E系列支线喷气式客机基础上通过全新机体设计和材料、更换最新的普惠GTF系列发动机等一系列技术升级而推出的产品,其目的是通过更低的运营成本、更大的载客量和更好的性能提升竞争力。

E2系列从2018年开始交付,根据目前公布的订单交付情况,已经交付超百架,总订单也超过了三百架。目前E2系列飞机主要客户包括该机型北美地区首个用户加拿大Porter Airlines,订购了30架E195-E2,另有50架选择权。还包括运营着超过三十架规模机队的巴西Azul Brazilian Airlines、以及超过二十架规模机队的荷兰KLM Cityhopper,此外新加坡航空集团旗下的酷航也订购了9架E190-E2,成为东南亚首个E2运营商。

在中国市场,巴航工业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尽管E2系列的两款机型E190-E2和E195-E2先后于2022年和2023年获得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认可证,这也意味着两款机型都已经获得了在中国运营的资质,但曾经大规模引进巴航工业E系列机型的中国航空公司迄今为止并未宣布采购E2系列机型。

而此次E195-E2在中国开通定期客运航线,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带来一种示范效果,向航空公司展示这个新机型在日常运营中是否如制造商宣传的那样能稳定可靠,同时实现降低成本并提升盈利能力等方面效果。

巴航工业商用航空首席商务官马丁·霍尔姆斯(Martyn Holmes)表示:“匈奴航空启用其全新巴航工业生产的E195-E2执飞这条航线,这也是E2飞机首次飞进大兴机场。E2飞机在这条关键航线上的投入使用,不仅展现了巴航与匈奴航空双方的深入合作,也承载着重要的责任与承诺。我们将和匈奴航空一起携手努力,支持匈奴航空,保障大兴航线的安全高效运营。”

寄望中国市场

尽管一直以来在民航市场都是以支线飞机制造商的定位,但巴航工业如今为E2赋予的“使命”显然也不止于支线市场,这也是他们一直在为中国市场航空公司客户推销E2机型时的一种重定位。

“E195-E2是一款燃油经济性更好的小型窄体机,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经济性。匈奴航空2023年使用E190开通了飞往北京大兴机场的航线,如今升级为新机型后首航客座率达到95%。”巴航工业相关负责人在5月中旬举行的庆祝仪式上对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记者表示。

实际上,包括目前在售的空中客车A220系列飞机在内,支线飞机制造商早已经开始将尺寸更大的支线飞机称为小型窄体机甚至“准干线”机型,其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能够跻身规模巨大的干线窄体机市场。尤其是目前尚未摆脱供应链危机产能远低于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能够凭借座位数量和航程相近的机型抢占一部分原本小型干线窄体机的市场,难度要较以往单纯的支线市场概念有了明显降低。

实际上巴航工业在中国曾经一度有着持续高光的成绩,2013年巴航工业曾宣布中国是其全球第二大商用飞机市场,仅次于美国。最多时曾经有超过130架巴航工业的E系列客机在中国运营,包括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南方航空以及海南航空在内的本土航司都曾运营过E系列机型。并且2003年到2016年期间巴航工业还曾经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合资成立了哈尔滨巴西航空工业有限公司(HEAI),先后在中国总装制造了包括ERJ145支线客机以及莱格赛650公务机在内的机型。

按照巴航工业方面向本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HEAI向中国客户交付了 41 架 ERJ145 和 5架莱格赛650,中国和巴西领导人经常将合资企业称为“南南合作的又一典范”。

但随着中国自行研发的C909和C919客机都在过去几年里订单数量和交付数量快速上升,E系列以及E2系列机型在中国市场的增长就陷入停滞。2016年投入运营的多彩贵州航空公司也是目前为止巴航工业在华的最近一个新客户,而这家公司目前E系列机队规模也维持在9架,已经被A320机队的规模所超越。而像中国南方航空和中国东方航空这样的客户也早已经退役了全部E系列机队,并在近两年里开始大规模引进C909支线飞机。

在巴航工业方面看来,其目前的产品线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机型并不构成竞争关系。巴航工业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由于中国不同市场的需求各不相同,有必要运营不同规模的飞机,以应对不同航线的客流量波动。E2主要针对100至150座级市场,其中E190-E2最大为114座,E195-E2最大为146座。实际上,E2是对本土飞机C919和C909的完美补充,形成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市场各种需求的飞机组合。E2最高可提供146个座位,实际上是针对中密度市场而非支线市场进行的优化。

巴航工业方面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国有60%的国内航线每班实际载客量仅为100-150 人。中小型窄体飞机将在满足市场需求和促进市场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E2系列飞机拥有100-150个座位,非常适合这一市场细分。“特别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出台了新政策,以改善中国航空旅行网络的整体连通性。这就需要像E2这样的飞机来连接更多飞往不同目的地的航班。”

在5月中旬巴西总统卢拉访华期间,中国和巴西发布的“联合声明”中也提出在包括民用航空等“优先领域促进投资贸易合作,提高双边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

“我们看到了中国在加强供应链方面的作用。中国先进的航空航天能力和工业专业知识与巴航工业对创新、质量和效率的承诺紧密契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热衷于与中国非常有能力和可靠的航空航天供应链合作。”巴航工业方面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们相信,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与中国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将因我们共同的优先事项和优势互补而蓬勃发展,这将为双方创造互利和增长机会。”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