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看他不说话,好奇地问:"二舅,你当过老师,你说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啊?" 二舅停下手中的酒杯,眼神复杂地看着我。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舅妈,我不想上学了。"
1988年端午节这天,十岁的我在二舅家说出了这句话。
当时所有亲戚都觉得无所谓,只有二舅一直默默不语。
我看他不说话,好奇地问:"二舅,你当过老师,你说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啊?" 二舅停下手中的酒杯,眼神复杂地看着我。
那一刻,我不知道接下来的一句话会影响我的一生。
011988年的端午节。
舅妈捎来消息,叫我们去她家吃粽子。
舅舅家在镇上,离我家不远,一路小跑到了二舅家。
那时我刚十岁,正是野的年龄。
正读小学五年级的我,脑子里成天想的不是功课,而是怎么逃学去河边摸鱼。
当年家里孩子多,大人对孩子上学的事也不是那么在乎,重点还是解决能不能吃饭饭的问题。
"建国来了!快进屋,粽子刚煮好。"舅妈张桂花远远地招呼着,围裙上还沾着包粽子时留下的糯米粒。
她手脚麻利,说话也爽快,在镇上谁都夸她是个能干的女人。
二舅王文华正坐在院子里的小马扎上,手里拿着刨子刨木头。
他做木工活已经好些年了,手艺不错,但总给人一种心不在焉的感觉。
听到舅妈喊我,他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冲我点点头,又低头继续手里的活儿。
我知道二舅以前是镇上小学的老师,后来因为什么"成分问题"回家务农了。
大人们说起这事儿总是压低嗓子,小孩子也不敢多问。
但我能感觉出来,二舅和别的大人不太一样。
他话很少,总是一个人默默干活,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东西。
"建国,来,吃粽子。"舅妈端了一盘热腾腾的粽子出来,蘸着白糖,那个香甜劲儿让我直咽口水。
我们几兄妹狼吞虎咽的吃着。
舅妈一边张罗着给我们吃粽子,一边闲聊着我们生活和学习上的事。
我一边剥粽子一边嘟囔:"舅妈,我不想上学了。"
舅妈停下手里的活儿,看了看我:"咋不想上学了?"
"上学有啥用啊,天天背书背得头疼。我们班的张小虎,他爸说了,读书不如早点学手艺,将来好挣钱养家。"我理直气壮地说着,觉得自己很有道理。
"也行,早点出来干活也能帮家里。"舅妈很平静地回答,好像这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我有些意外,以为大人会像老师那样教训我一顿。
我转头看向二舅,想听听他的意见。
二舅还是低着头刨木头,刨花一片片地落在地上,像是在下雪。
对于我的话,他没有任何表态。
02到了晚上,几个亲戚都来了。
大家围坐在一张破旧的八仙桌旁,桌上摆着几个简单的菜:拍黄瓜、炒花生米,还有舅妈炖的一锅猪肉。
二舅拿出了一瓶58度的红星二锅头,给男人们都倒上了。
酒过三巡,话匣子就打开了。
大家聊着村里的家长里短,谁家的庄稼长得好,谁家的孩子有出息。
我坐在一旁,一边啃着玉米,一边听大人们聊天。
"建国说他不想读书了。"舅妈随口提了一句。
"不读就不读呗,现在读书的也不见得比不读书的强。"大舅摆摆手,显得很无所谓。
"可不是,"另一个亲戚接话,"村里那些回来种地早早娶妻生子也不错。现在这年头,读书真不如学门手艺,至少能养家糊口。"
我听了心里更有底了,挺起胸膛说:"就是嘛,读书有什么用。我长大了要做木工,像二舅一样。"
大人们都笑了,有的夸我有志气,有的说孩子懂事早。
只有二舅,一直默默地喝酒,一句话也不说。
"文华以前是老师,最有发言权了。"大舅看向二舅。
二舅只是端起酒杯,避开了大家的目光,一口喝干了杯中酒。
我看二舅一直不说话,心里好奇起来。我大着胆子问:"二舅,你当过老师,你说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啊?"
屋子里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二舅。
二舅停下喝酒的动作,抬起头看着我。他的眼睛有些红,不知道是酒精的缘故,还是别的什么。
他张了张嘴,好像想说什么,但又停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二舅才缓缓开口。
03二舅放下酒杯,眼神在我脸上停留了很久。
他的声音有些哑,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
"读书这事儿,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他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
二舅端起酒杯,手微微颤抖着,杯中的酒荡起一圈圈涟漪。
他看了一眼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目光落在我身上,嘴唇动了动,好像还有什么话要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他接下来的话。
"二舅我有手有脚,干啥都能活,可心里这个遗憾,到死都补不上了。"
说完这句话,二舅一仰脖子,把杯中的酒喝了个干净。
然后他站起身,摇摇晃晃地走向里屋。
"我累了,你们继续喝。"
屋子里静得能听见蚊子飞。
舅妈眼圈红了,赶紧收拾桌子。
其他大人也都不说话了,好像刚才发生的事情太沉重,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
我想追上去问二舅,但被大舅拦住了:"别去,让你二舅静静。"
那天晚上,我躺在二舅家的土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脑子里一遍遍地想着二舅的那句话,还有他说话时眼中的那种痛苦。
"舅妈,二舅以前真的很厉害吗?"我悄悄问。
舅妈在黑暗中叹了口气:"你二舅啊,是我们镇上最有学问的人。以前在学校,学生们都敬重他,家长们也都夸他教得好。可惜..."
她没有说下去,但我已经明白了什么。
04从那个端午节回来后,我像变了个人。
我开始认真听课,认真写作业,再也不提不想读书的事。
同桌张小虎奇怪地问我:"你怎么突然这么用功了?"
我没有回答,只是埋头做题。
我想起二舅说话时的表情,想起他眼中的痛苦和遗憾。
老师发现了我的变化,在课堂上表扬了我。
放学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建国,你最近进步很大,继续努力,将来一定能考上好学校。"
我点点头,心里想的却是二舅。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的成绩越来越好。
初中、高中,我都是班里的尖子生。
每当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我就会想起二舅的那句话:"读书这事儿,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1994年夏天,我拿到了省城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告诉二舅这个好消息。
我跑到二舅家,二舅还是坐在那个小马扎上刨木头。
听到我考上大学的消息,二舅停下了手里的活儿,抬头看着我。
"好,好啊。"二舅的眼中闪着光芒,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光芒。
"二舅,要不是您那句话,我可能早就不读书了。"我认真地说。
二舅摇摇头:"是你自己争气。"
他站起身,从屋里拿出一个木盒子递给我:"这是我以前用的砚台,送给你,希望你在大学里好好学习。"
我接过砚台,发现上面刻着几行小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下面还有一个日期:1965年。
"这是您当老师时用的?"
"唉,那时候我也是个有梦想的年轻人。"二舅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自言自语。
05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省城的一家机关工作。
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总会想起二舅的话,想起那个端午节的夜晚。
每年过年回家,我都会去看二舅。
二舅还是做着木工活,话还是很少,但每次看到我,他的眼中都会闪过一丝欣慰。
1998年,我被提拔为科长。
我专程回家告诉二舅这个消息。
"二舅,我升职了。"
"好,要好好干。"二舅点点头,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您当年要是没有遇到那些事情,现在肯定比我混得好。"我有些感慨。
二舅摇摇头:"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你能有今天,我就知足了。"
他停下手里的活儿,认真地看着我:"记住,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学习。知识这东西,别人抢不走,偷不去。"
2003年,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人生最大的挫折。
一个重要项目失败了,我被调离了原来的岗位。那段时间,我情绪低落,甚至想过辞职。
回到家里,我把自己的烦恼告诉了二舅。
二舅听完,默默地抽了一袋烟,然后说:"当年我从讲台上下来的时候,心里也很苦。但后来我想明白了,人这一辈子,总要经历一些波折。关键是不能放弃自己。"
"可是我感觉自己很失败。"我低着头说。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继续学习的勇气。"二舅的话很轻,但每个字都敲在我心上,"你还年轻,还有机会。我这把年纪了,机会是真的没有了。"
我抬起头,看到二舅眼中那种深深的遗憾,心中一震。
那天晚上,我又想起了十岁那年的端午节,想起二舅说的那句话:"读书这事儿,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第二天,我重新振作起来。
我开始自学新的专业知识,报考了在职研究生。
三年后,我获得了硕士学位,重新回到了重要岗位。
06后来到我自己了也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的儿子小明读初三时。
叛逆期加上课业负担。
有一天,小她回家对我说:"爸爸,我不想上学了,天天做作业太累了。"
我愣了一下,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为什么不想上学?"
"班里的李小强说,他表哥没读完初中就出去打工,现在在深圳开了个小厂,挣钱可多了。"小明理直气壮地说。
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带着小明去了乡下,去看二舅。
二舅已经七十多岁了,但还在做木工活。
看到我带着孩子来了,他很高兴。
吃饭的时候,我对小明说:"你跟你二舅爷说说,你为什么不想读书。"
小明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二舅听完,放下筷子,看着小明:"孩子,你知道你爸爸小时候也说过同样的话吗?"
"真的吗?"小明很惊讶。
"那时候你爸爸也是十岁,也说不想读书了。"二舅的声音很慢,但很清晰,"我跟他说了一句话,他记了一辈子。"
"什么话?"小明好奇地问。
二舅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小明,缓缓说道:"读书这事儿,错过了就是一辈子。二舅我有手有脚,干啥都能活,可心里这个遗憾,到死都补不上了。"
小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晚上,我跟儿子躺在二舅家的炕上,给他讲了那个端午节的故事,讲了二舅年轻时的经历,讲了我这些年的成长。
"爸爸,二舅爷真的很可惜吗?"小明问。
"是的,他本来可以有更好的人生。"我轻声说,"但是他用自己的遗憾,点亮了爸爸的路,现在也要点亮你的路。"
从那以后,小明再也没有提过不想读书的事。
07
2015年春天,八十岁的二舅平静地走了。我赶回家为他送行。
整理二舅遗物时,我发现了一个旧皮箱。
箱子里有二舅当年的教案、学生们写给他的信,还有一本日记。
日记的最后一页,写着这样几句话:
"建国考上大学了,我很高兴。我这一辈子最大的成就,不是做了多少件家具,而是建国说因为我那句话成就了他。如果我的遗憾能够成为孩子们前进的力量,那我这一生也算没有白活。"
我读完,泪如雨下。
多年后,我成了省里的一名高级干部。
在各种场合,我经常会提到二舅,提到那个端午节,提到那句改变了我一生的话。
每当有年轻人向我请教人生经验时,我总是会说:"读书这事儿,错过了就是一辈子。不要等到失去机会了,才明白知识的珍贵。"
那句话,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点亮着一个又一个孩子的求学路。
而我每次想起二舅,心中都会涌起深深的感激。我知道,如果没有那个端午节,没有二舅的那句话,我的人生将会是另一个样子。
有些话,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来源:雪妈说曰常生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