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前900多年,滇西哀牢山一带,古夷族尼能部崛起了一个昆明国(苦姆国,中原记载为古莽国),国君叫作尼昆明(尼苦姆、尼苦慕、尼可蒙、密苦姆)。
一、商周昆明国
公元前900多年,滇西哀牢山一带,古夷族尼能部崛起了一个昆明国(苦姆国,中原记载为古莽国),国君叫作尼昆明(尼苦姆、尼苦慕、尼可蒙、密苦姆)。
昆明国
《列子·周穆王》记载:“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国。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昼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
二、昆明奢楚嫁到益谷
尼昆明的女儿,昆明国的公主昆明奢楚(苦姆舍楚),嫁到滇东北益谷,成为希慕遮第13代迫勒窦的王后。
西王母嫁到益谷
益谷在昆明市嵩明县嘉丽泽的东北侧,即药灵山周边。药灵山因此被称为“王母之山。”
药灵山多个角度像斗笠,斗笠在彝语里念作KOLO,故得名昆仑山。
药灵山的升麻草药名扬天下,周边古称升麻川,彝语念作叟麻举垓,中原人记为寿麻国。
古滇国出土西王母像
昆明奢楚居住的药灵山一带在《史记》中又被记载为“靡莫国(地母国)。”是一个母系崇拜的国家,时间跨度数千年。
劳浸、滇国为靡莫之属,在古滇国出土青铜器上,有很多西王母昆明奢楚的像。
靡莫国、寿麻国即《山海经》西王母国,六祖时期,靡莫国为老五慕克克一族管理,后裔扩散到周边,一直延续到清代。
三、西王母的27个儿子
由于昆明奢楚不能生育,西南各大部落首领为了攀附昆明国及慕靡王朝,纷纷把孩子送到昆明奢楚家,供其选为养子。
昆明奢楚家挑选了27个孩子:9人为君,9人为臣,9人为师(毕摩)。
西王母收养30个孩子
也有说是30子,古人有以9当10的习惯,比如60岁生日要在59岁时过。
大西南的古代史,就是这27个孩子的后裔的故事。昆明奢楚由于地位崇高,被中原人尊称为西王母。
西王母长子为天地间的君
《彝族源流》记载:“ 窦生舒九支, 分布天地间, 八支发展武氏, 或发展啥氏。幼为舒米能, 跟随窦朵氏, 来自窦朵地, 在窦朵境内,在窦朵住地, 做窦朵继子, 取名窦米能, 建根仿窦氏, 窦米能立业。尼苦姆之女, 叫苦姆舍楚, 是窦米能之母。窦米能传人,是六祖根本”。
西王母小儿子是彝族六祖之祖
西王母的小儿子窦米能是今日彝族的始祖窦米能,窦米能的八个哥哥后裔发展为武僰人及滇西啥氏。啥氏又是武僰后裔,啥氏即今白族人。
四、小儿子为彝族始祖
彝族始祖窦米能
这些孩子长大后,成为西南各大部落的首领。她的长子窦仇诃(密赤叩)是西南夷最著名的天君。
笃慕
她的小儿子窦米能(度姆尼)是六祖之祖,窦米能的十八代孙为人皇笃慕,笃慕的六个儿子是彝族六祖。今天彝族的始祖为西王母的小儿子窦米能。
彝族六祖
五、武僰人也是西王母后裔
窦米能的大哥窦仇诃继承天君之位,是西南历史上最尊贵的天君。
窦米能的八个哥哥家族发展出武僰及滇西啥氏。
武僰人中,最著名的“五支僰”:即僰阿迤、僰阿鲁(僰阿罗)、僰雅勒、僰红沓(僰宏唐)、僰雅蒙。
此外,还有僰叟额、僰雅偬也很出名。
武僰人建立了至少16个国家,从成都、宜宾、昭通、赫章、昆明、晋宁到大理均有分布。汉史记载的夜郎、滇国(德晋国)、僰侯国、邛都国、南诏等都是西王母的后裔所建。
先秦武僰人在大西南建立了16个国家
1)武能沽
关于武能沽的记载,西南文献中不多,只知道他是成都的一位武僰系君王。
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藏110号书载:“武能沽,只掌六代权”。
2)武色吞
武色吞为武僰系僰红沓第11代丽罗阿武的儿子。丽罗阿武有9子,号称“九武珠”,为多个母亲所生。
武色吞名气非常大,他的2个同父异母弟弟也是武僰名人:武德本、武陀尼。文献中常常把武色吞、武德本、武陀尼三人并立,他们三人名气最大。实际上,他们三人都是庶出,武色吞为老二,他还有个亲弟弟武古笃,老三武古笃也很有名。
3)武德本
武德本的阿嫫(妈妈)叫额阿娄许。
武德本能力非常强,彝族文献中说:打仗、办大事离不开武德本。
4)武陀尼
武陀尼是武僰的一个重要支系,“陀尼”是彝语“青衣”的意思,最早在宜宾及周边地区,以纺织印染为主业。武陀尼也被称为青衣帝,武陀尼家居住的宜宾及其周边地区是历史记载中穿青人的核心区。《山海经》中,黄帝的女儿也是“衣青”,居住于赤水河流域。地理位置与武陀尼部落高度重合。
5)武古笃
武古笃在彝文典籍里也是频繁出现的名字,在古代,武古笃的家族很发达,分支众多。武古笃与武色吞是丽罗阿武的另一个老婆生的,武色吞是二哥,武古笃是老三。《夜郎悲歌》里说武古笃部落是古夜郎的重要一部。
6)武夜郎
武夜郎为五支僰之一的僰雅蒙第3代液那朵。僰雅蒙与僰红沓为兄弟,所以,武夜郎其实比武德本4兄弟早了9代人。
液哪(夜郎)的直系谱系:僰雅蒙--蒙雅液--液那朵(武夜郎)--那朵藏--藏辞辞--辞阿宏--宏阿武--武阿古--古阿举--举雅则--则雅尼--尼雅哎--哎雅鄂--鄂鲁默(因迁往大革洛姆,其子便以大革洛姆地名之“姆”另作父子联名制的起名)--姆赫邓--邓雅奏--奏默遮--默遮索--索武额--额哼哈--哼哈足赤--足哲多--多同米--同米妣--妣鄂莫--莫雅邪,共记26代。
从液那朵(武夜郎)建立古夜郎,以25年每代计算,传世650年。
贵州彝族指路经说:祖母住靡莫,父往堂琅地,孙往夜郎国,撑天地建国家,多同管理诸小国。
再次确认,古夜郎也是西王母的后裔。
7)武濮所
武濮所是夜郎国四大来源之一。武濮所原住滇西,笃慕大洪水后迁往贵州。
《彝族源流》传述:“濮所是液那根本,三代得濮所相助,三代和濮所通婚……米靡是液那根本,米靡来相助,三代同米靡通婚……武乍是液那根本,三代得武乍相助,三代(和)武乍通婚。”
8)仇娄阿摩
仇娄阿摩也是五支僰的后裔,最初居住在昭通,发展得比武色吞家好。武色吞家发兵攻击仇娄阿摩,仇娄阿摩家南迁沾益,形成掌扎勾卧。
后世再次被人攻击,由武变成吐(白彝)。
嵩明诺克博被哥哥诺陇邓赶出,到武定及禄劝一带的罗婺,抢了武祖后裔罗婺三姓武的地盘。把这三家亲戚赶到沾益,与仇娄阿摩后裔联姻。仇娄阿摩后裔把沾益的家业让给罗婺三姓武,余部迁往大理,融入了南诏。
9)支格阿鲁
支格阿鲁是古夷人第一英雄,西南夷传说支格阿鲁射日。
支格阿鲁
云南夷人称他阿龙,阿龙诞生在昆明滇池,死于昆明滇池,滇池故得名“龙堕湖”。
阿龙后裔迁往大理,那时南诏还没有崛起,滇西为阿龙后裔葛鲁尼管辖,治所在祥云。部落名称勃弄尼,后世称为白子国,为古夜郎在滇西最大的部落。
明朝杨慎的《南诏野史·白子国》记载:迨后有仁果者,汉封为滇王,号白子国。又十五世至龙佑那,后汉诸葛武侯南征,次白崖,以佑那为酋长,赐姓张氏,仍统其民,号建宁国。
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遇到了大理白子国第15代国王龙佑那,诸葛亮替龙佑那重修家谱,赐姓张姓。(张为善射者后裔)
白子国从三国延续到了唐朝,国主传到了张乐求进这里,恰逢六诏兴起。
据《滇史》记载:“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始改云南县为匡州,领勃弄、匡川二县。张氏据之,号白子国。永徽四年,蒙氏细奴逻始代张乐进求。益夷,尚战死,恶病亡,犷难制,故愈分而愈狭也。”
白子国国主张乐求进顺势应时,把白子国送给了女婿细奴阿罗,细奴阿罗得到了白子国基业,势力大增,吞并了其它五诏,建立了强大的南诏国。南诏及大理享国超过500年。
六、滇西啥氏还是西王母后裔
按《彝族源流》记载,武与啥同时形成,武与啥由窦米能的八个哥哥的后裔发展而来。彝族人、武僰人、滇西啥氏都是西王母九个君王儿子的后裔。
滇西啥靡
在彝文典籍里,滇西大理一带被称为“啥靡”,比如:
1)啥靡格沓,在南诏发源地巍山一带;
2)啥靡卧甸,即大理坝子;
3)啥靡录壁,在今云南大理喜洲一带;
4)啥靡益那,大理祥云一带。
滇西、大理一带在彝文里称为啥靡,靡在彝语里就是“地”。啥靡也就是啥氏之地。
西王母的娘家本身就是滇西哀牢山人,她收养子时,很多孩子都是滇西部落的王子。
七、南诏继承古夜郎
武僰人为西王母后裔,武僰人后裔武夜郎创建了古夜郎,古夜郎在滇西存在十大部落,最大的一个叫勃弄尼(祥云白子国)。
古夜郎在滇西有10部
夜郎末王莫雅邪被杀时,他的儿子邪苴隆才3岁,被人保护着逃回了大理老家。大理又称“啥靡卧甸”,卧甸山(点仓山)顶白了13次,就是13年后,邪苴隆长到了16岁。开始了复国计划。
他亲自去了成都(能沽)、晋宁(德晋)、滇东北一带寻访族人,希望得到帮助。最终凑成了一次复国机会,可惜出了“猪队友”,没有成功。
邪苴隆再次逃回大理,隐名埋姓,过了很多代,才再次打出了益那勾纪的旗号。
白子国打夜郎旗号
邪苴隆后裔的益那勾纪就在祥云。
夜郎的彝文名称:益那勾纪
祥云白子国的彝文名称:益那勾纪
云南南诏国的彝文名称:益那勾纪
南诏只是汉名,它的土名还是夜郎(益那勾纪)。益那勾纪既为先时的勃弄敛部,又是后来的南诏国的彝名。
因为祥云一带称为“益那”,后世汉人记音为“云南”,祥云又称云南驿、云南县。
云南名气太大,元代上升为省名。1918年,因县名与省同,故云南县改称祥云县。民间又称小云南。
夜郎最后演变为云南
为了与古夜郎有所区别,云南的彝文又改成了一个同音词“益那”:
云南(益那)
八、西王母娘家发展出蒙确舍
尼能世系81代之前12代为:哎卧尼-尼苦慕(尼昆明,尼苦姆,尼可蒙,公元前925年左右)-苦慕阿租-阿租阿武-阿武咪-咪祝阿-祝阿能-能朵朵一朵朵里-里米彼-米彼吕-吕乌额(吕武额)
尼能第2代圣君尼昆明的女儿就是周穆王拜访的西王母昆明奢楚。
尼能系第12代尼氏君长名叫吕乌额(吕武额),也是夷族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彝族源流·艾鲁谱系》记载:吕武额的女儿伦克舍依浣纱时遇到一位小伙,二人一见钟情,结婚生子。传六代,生艾鲁(哀牢)。(时间坐标:公元前520左右)
哀牢国的母系仍然是西王母娘家人(尼氏君长后裔)。
哀牢山
哀牢国后裔在巍山发展出蒙确舍。蒙确舍是南诏的正源。
九、六祖后裔生蒙确舍
西王母小儿子窦米能为六祖之祖,六祖老六慕齐齐后裔出生了一位史娥奢则。从东川嫁到大理巍山(啥靡格沓),生下了蒙确舍。
十、武僰人后裔与蒙确舍生细奴阿罗
秦吞巴蜀以后,滇东北的武色吞、武陀尼、武德本三族退居大理,住在巍山。与蒙确舍世代通婚,继承蒙确舍基业,生下细奴阿罗。细奴阿罗是第一代南诏王。
十一、摇钱树西王母
2002年出版的《赫章彝族词典》第338页有一条“岳普期媚迭”,翻译为汉语为“父姑命媳名”。
说的意思是,从公元前450左右的慕克克起,西南彝族的王族内部已经形成了一种制度:王族娶了儿媳妇,夷王就给儿媳妇取一个吉利的名字,都是以“奢”命名的。比如:
v v慕克克起儿媳名叫奢堵,意为金钱井。
v v克排默命儿媳名叫奢则,意为金钱树。
v v排默珠取儿媳名叫奢戛,意为金钱枝。
v v珠旮茄取儿媳名叫奢伟,意为金钱花。
v v娄阿德命儿媳名叫奢蒙,意为金钱果即金珠。
v v阿德毕(布)命儿媳名叫奢排,意为金钱旗。
v v毕(布)体妥命儿媳名叫奢多,意为金钱片。
v v体妥诺命儿媳名叫奢色,意为金钱主。
v 诺克博命儿媳名叫奢珠,意为金钱堕。
摇钱树西王母
西南夷著名的王后、王母名字里都带“奢(舍)”字:
1)最早:昆明国公主苦姆舍楚(昆明奢楚),与周穆王同时代。
2) (昆明国)尼能十二代传到吕武额和列通奋。尼君长的女儿伦克舍依,后裔建立哀牢国(艾鲁)。
3) 阿普笃慕的奶奶,撮珠笃的母亲,武洛撮的妻子:丽额舍助。
4) 奢香夫人的祖先德赫辉,妻奢谦,系东汉桓、灵时人,为鳛部之始祖……十二世曰墨者扯勒,妻曰宜赫。
5) 1490年前,苦姆舍楚(昆明奢楚)的后裔,六祖默家史娥舍(奢)则返嫁滇西巍山,生下蒙确舍,成为后世南诏、大理的始祖。
“奢(舍)”在这里是“金钱”的意思,这就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出土那么多“西王母摇钱树”的原因。有“西王母摇钱树”的地方就有苦姆舍楚(昆明奢楚)的后裔,按目前考古发现,已经远远超出了云贵川地区。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迄今为止,全国出土的摇钱树共计189例,主要分布在四川、 重庆、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湖北等地,集中于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地区,最早的摇钱树年代在东汉早期,东汉的中晚期该器物迅速流行,东汉末到三国时期数量锐减,到西晋时,摇钱树便彻底消失了。
发掘出摇钱树西王母的省份
成都平原最多,说明古代有很多云贵高原的人群迁入了四川盆地去生活,还扩散到湖北、陕甘宁及青海。
长江沿线的穿青人就是武僰后裔,从云贵川到两湖江西。湖南还有白族人,贺龙就是白族村里长大的。白族人为武与啥的后裔,武与啥为窦米能的八个哥哥的后裔。江西发现的古彝文至今在贵州大方奢香夫人纪念馆里保存。广西、越南、缅甸也有很多彝语支民族。
西王母的后裔分布在至少大半个东亚,他们入乡随俗,融合在东亚各民族当中。
来源:崧山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