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3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康宁、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副行长李彤、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融资服务处处长黄欣、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信贷政策管理处副处长刘崴出席,介绍助企融资纾困、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5月23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康宁、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副行长李彤、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融资服务处处长黄欣、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信贷政策管理处副处长刘崴出席,介绍助企融资纾困、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据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康宁介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聚焦工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构建“考核+奖补+贴息+担保+风险缓释”多层次融资支持政策体系,实施七项产融对接促进措施,积极协调引导银行信贷、上市培育、基金投资、担保增信、保险保障等优势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切实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助力陕西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一季度,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较去年加快2.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
一是以“一链一行”为支撑点,发挥产业金融强链带动作用。聚焦聚力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会同人行陕西省分行匹配24家银行机构为主办行和参与行,面向全省34条工业领域重点产业链、1794家重点企业,创新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制定供应链金融专项授信政策,将资金有效注入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提高产业链整体运营效率和运转能力。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光子产业链、集成电路及半导体产业链为试点,指导金融机构将高校技术专家意见嵌入授信审批、风险管理等内部信贷流程,破解金融服务高科技企业和项目的难点堵点,优化金融支持产业链发展模式。
2024年,全省34条工业领域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5161.1亿元,全年新增发放贷款3202亿元。今年一季度末,全省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5563.22亿元,新增发放贷款1158.10亿元。
二是以“专项行动”为着力点,联手金融机构扩展服务企业的广度和精度。开展“十行千亿惠万企”融资专项行动,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工信贷”“专精特新贷”“特色园区贷”等创新型金融产品,深入50个特色工业园区和156个双创基地的中小微企业上门送服务,每年新增专项信贷资金不少于2000亿元,重点支持“工信贷”白名单、重点产业链、省级“特色园区”以及“双创基地”“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以及新进“小升规”企业、民营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重点产业集群中的小企业、隐形冠军培育库的企业等。
2024年,16家合作银行新增信贷投放共计3185.1亿元,共计支持陕西省中小微企业16.46万户。今年一季度,各合作银行新增信贷投放共计1135.3亿元,共计支持陕西省中小微企业12.83万户。
三是以“风险补偿+质押贴息”为撬动点,激发“敢贷”信心“愿贷”动力。出台省级中小微企业银行信贷风险补偿政策,建立“工信贷”白名单,对出现的不良贷款按照20%-50%的比例给予风险分担,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支持力度。2024年,15家合作银行为3668户白名单企业发放贷款285.8亿元,平均利率3.37%。
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584.81亿元,平均利率3.35%。累计对292户以自有知识产权质押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给予一定比例贴息支持,撬动银行贷款34.4亿元。推动全国首单技术产权技术交易资产支持票据(ABN)落地陕西,规模10亿元,期限3年,预计支持100户专精特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四是以“股权融资+上市培育”为突破点,加快优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股权融资需求库,围绕人工智能、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开展20场“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94户企业发布融资需求85.67亿元。会同省委金融办开展“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优选200户主营业务清晰、具备上市潜力的优质中小企业入库,新增100户企业“专精特新”专板挂牌。重点对接联系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军民融合、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产业投资基金和省级引导基金投资产业类子基金,满足不同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指导宝鸡市承办工信部“一月一链”投融资促进全国行活动(钛及新材料),争取政策资金支持一批优质企业加快上市融资。
五是以“担保保险”为创新点,推动企业融资降费,降低企业创新风险。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争取中央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资金8.1亿元,省级配套5415万元,通过业务补助、保费补贴、增量业务和绩效评价等方式,激励引导融资担保机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2018年到2023年,全省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率从2.5%降至0.77%;年化担保额从76亿元增加到580.5亿元;服务小微企业业务数量从2085笔增加到21943笔,带动企业增加营业收入1.7万亿元,累计为融资主体节省担保费超过10亿元。2024年,对22家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增量业务进行奖励,全省新增小微企业年化担保额760亿元,担保费率0.81%,服务小微企业数量1.97万户。
六是以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为示范点,带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动。2024年,推动咸阳市入选工信部第三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在咸阳成功举办全省产融合作大会暨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一城一策”路演活动,共发布先进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清单566个,融资需求金额594亿元。截至目前,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累计入库我省企业6989家,助力286家企业融资86.53亿元。
七是以提升融资能力为增长点,强化中小企业金融知识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培训,走进金融机构宣讲产业政策,开展企业大讲堂和专项政策培训。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打造品牌课程,为企业“融资+融智+融科技”,持续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和水平,不断促进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
此外,据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副行长李彤介绍,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信贷政策指导,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和可持续性。积极落实近期人民银行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安排和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精神,加大力度推动各项惠企金融政策在陕落地,更好服务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召开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推进会,推动各项政策在陕全面落地见效。
一季度,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及辖内分支机构累计向金融机构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超230亿元。对农业银行县级三农金融事业部执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全省释放长期资金约15亿元。2025年3月末,全省人民币贷款余额突破6万亿元,同比增长7.35%,一季度新增贷款1998.45亿元。(彭洁、王凤姣)
来源:经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