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南宁通信中心运用“现场监测+建模仿真+综合评估”的多维技术手段,成功开展了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无线电电磁环境“体检”,推动了北部湾“海上风电场水上通信电磁图谱”绘制,为海上风电与水上通信安全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
近日,南宁通信中心运用“现场监测+建模仿真+综合评估”的多维技术手段,成功开展了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无线电电磁环境“体检”,推动了北部湾“海上风电场水上通信电磁图谱”绘制,为海上风电与水上通信安全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
南宁通信中心通过实船专项监测、联合巡航监测和远程监测等方式,对防城港海上风电水域的甚高频通信(VHF)、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无线电导航和雷达等通导系统信号开展动态监测,以此来采集大量风电场及周边水域的无线电使用效能数据,为船舶通航安全以及海事监管隐患排查提供重要数据信息。
为精准评估风电场对周边水域雷达及通信系统的影响,南宁通信中心构建了“风机-船舶-基站”电磁耦合模型。该模型通过模拟雷达探测能力,推算风机对甚高频频段造成的传播衰减情况,并用可视化形式呈现干扰区域状况。通过对比现场监测和模拟仿真计算的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为其他水域的海上风电场选址评估、设备选型、盲区补点等提供优化方向。
根据现场监测和建模仿真结果,南宁通信中心编制了《广西北部湾风电场无线电电磁环境监测工作报告》,该报告将为海事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服务船舶安全航行与风电场平稳运行。
下一步,南宁通信中心将重点突破电磁仿真模型精度、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动态环境适配等关键技术,不断完善“海上风电场水上通信电磁图谱”,为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全媒记者 张植凡 通讯员 陈炜豪)
来源:中国水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