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皖新闻讯记者11月21日从安庆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安庆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83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1%和13.6%,均居全省前列。 其中戏曲文化赋能景区受热捧。
大皖新闻讯 记者11月21日从安庆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安庆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83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1%和13.6%,均居全省前列。 其中戏曲文化赋能景区受热捧。
据安庆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刘利丽介绍,近年来,安庆市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紧抓“大黄山”建设机遇,持续擦亮“山水宜城 有戏安庆”文旅品牌,文化和旅游融合取得新成效。
强化统筹协调,以机制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促进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形成全市文旅发展“一盘棋”的良好局面。构建统一品牌。树立“山水宜城 有戏安庆”统一旅游品牌形象,市县联动开展跟着诗词游安庆、网络达人安庆行等系列宣传活动,全市统一的文化和旅游品牌形象更加鲜明。
推动业态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品质。立足安庆特色文化,持续拓展文旅融合发展空间。推动“旅游+戏剧”。依托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和十一黄梅戏展演周等品牌活动,掀起全市文旅消费热潮。推动戏曲文化赋能传统景区,开展“百场黄梅唱响百家景区”等活动,丰富游客旅游体验。推动“旅游+非遗”。开发“研学+非遗”等业态,打造10个省级非遗传承基地和众多非遗传习所、非遗工坊,每年开展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景区、进基层等活动200余场。推动“旅游+文博”。将博物馆作为研学游重要节点,加快发展文博研学游,安庆博物馆累计到访人次超31万。
彰显文化价值,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消费。深挖和提炼安庆地方文脉要素,依托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商品开发,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文化项目化方面。依托旅游项目推动传统文化的具象表达,打造新的城市文化地标,以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弘扬安庆百年商埠文化,创成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依托黄梅戏博物馆等,让黄梅戏文化更具体验感,彰显时代特征。在文化数字化方面。以建设智慧旅游为目标,谋划推动桐城星汉马数字音乐产业园、中国数字文学小镇、星际数科、安庆智慧文博产业园等一批文化数字化项目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文化商品化方面。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商品设计,相继推出《女驸马》卡通拼图、振风塔铜镀金彩印书签、新青年文化人物挂件等文创产品。深入挖掘非遗项目经济价值,其中痘姆古陶·古窑新罍等,获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银奖,将文化以旅游商品为载体转化为可看、可听、可玩、可感的元素和产品。
黄梅戏是安庆乃至安徽省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据安庆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刘利丽介绍,安庆市是一座“有戏的城市”,这里戏曲土壤肥沃、群众基础丰厚,当前全市戏曲创作、演出、研究、教育体系较为完备,是中国剧协命名的唯一“中国黄梅戏发展基地”和“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传承发展基地”。
紧扣创作生产,着力打造黄梅戏艺术精品。按照“新戏”与“老戏”并重、“大戏”与“小戏”并重的思路,采取“新创一批、改编一批、移植一批”的方法,坚持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近5年来,新创、复排各类剧目200多部。编排青春版《女驸马》等一批融入时尚流行元素的“青春版”黄梅戏剧目,推动传统戏剧“青春表达”,让黄梅戏成为网络短视频平台中最具热度的剧种之一。
加大展演展示,提升黄梅戏艺术影响力。坚持“唱起来、走下去、走出去”多措并举,常态化展演展示优秀黄梅戏作品。在“唱起来”方面。按照“三年一大节、每年一小周”的节庆周期,持续举办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和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今年成功举办了中国第十届(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开展近 100 场各类活动,线上线下观看总人数近 3000 万人次,共有69家央媒、126家省媒和98家市县媒体参与报道,全网信息总量超1.1万条。在“走出去”方面。5年来,前往北京等近30个省(区、市)80多个城市,赴俄罗斯等10余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开展交流演出。在“走下去”方面。常态化开展安徽(安庆)“四季有戏”黄梅戏展演百千万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精品剧目展演103场,创新剧目小剧场演出近850场,百姓大舞台展演展示近8000场,惠及城乡群众逾千万人次,黄梅戏成为安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
注重人才培养,提升黄梅戏传承接续力。大力推进树名人。实施名家名角选树工程,积极推荐有实力的演员角逐各类文艺奖项,参加全国性展演展示活动。当前,安庆共有“梅花奖”获得者4人、文华表演奖1人、“白玉兰”戏剧奖2人,安庆黄梅戏演员近年来频频亮相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新年戏曲晚会、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等国家级舞台。大力推进推新人。采取师徒传承、建立青年团等多种途径,通过老一辈艺术家“师带徒”和骨干演员“传帮带”,助力优秀青年戏曲人才茁壮成长。大力实施安庆市黄梅戏重点人才培养计划,在优秀剧目复排中,名家名角主动让出舞台,组织青年演员创排《孟姜吟》《孔乙己》等黄梅戏大戏。大力推进育新苗。深入全市学校和乡镇,挑选有艺术特长的中小学生到戏曲院校进行“订单培养”,建立戏曲名家与院校互动机制。当前,全市有专业戏剧院团11家、专业演职人员800多人,民营戏曲剧团和民间班社400多家、从业人员4000多人,各类文艺人才共同汇聚成推动安庆黄梅戏文化持续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
编辑 张思平
来源:大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