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量子点,登顶Nature Nanotechnology!

B站影视 2024-12-23 19:53 3

摘要:红外光电探测器(IRPDs)是实现人机无缝交互的重要器件,因其在通信、安防、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成为研究热点。然而,传统IRPDs依赖硅、锗及III-V族化合物材料,这些材料需通过高温外延工艺精确调控成分,导致制造过程复杂且成本高昂。此外,传统IRPDs在性

研究背景

红外光电探测器(IRPDs)是实现人机无缝交互的重要器件,因其在通信、安防、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成为研究热点。然而,传统IRPDs依赖硅、锗及III-V族化合物材料,这些材料需通过高温外延工艺精确调控成分,导致制造过程复杂且成本高昂。此外,传统IRPDs在性能提升方面也受到材料本身带隙和热噪声等因素的限制。

胶体量子点(CQDs)因其可溶液加工性和便捷的带隙调控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然而,CQDs的电荷传输效率较低,载流子迁移率比晶体半导体低10^4到10^6倍,同时CQD表面的悬挂键导致电荷复合和提取效率下降,进一步限制了其性能表现。虽然已有研究通过引入卤化物或硫醇配体和优化CQD墨水配方等方法部分改善了CQD性能,但其低带隙特性仍易受热噪声影响,限制了IRPD的探测能力。

成果简介

有鉴于此,韩国科学技术院Byeongsu Kim,Jung-Yong Lee等人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上发表了题为“Ultrahigh-gain colloidal quantum dot infrared avalanche photodetectors”的最新论文。

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基于动能泵浦雪崩倍增的新型CQD基IRPD架构。通过在厚度超过540 nm的CQD层中施加强电场,电子获得动能并实现动能泵浦电荷倍增。研究表明,优化CQD点间距离至约4.1 nm,可以有效平衡撞击电离与电子跳跃,从而显著提升器件性能。经优化的CQD基IRPD实现了最大增益85倍和峰值探测度1.4 × 1014 Jones,为高探测性和单光子探测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研究亮点

1. 本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动能泵浦雪崩倍增的胶体量子点(CQD)红外光电探测器架构。通过在厚度超过540 nm的CQD层中施加强电场,使电子获得超过CQD材料带隙的动能,从而引发动能驱动的电荷倍增。这一创新性设计实现了光诱导电荷倍增的高效利用,突破了传统CQD红外探测器在热噪声下性能受限的瓶颈。

2. 研究表明,点间距离(dDtoD)的优化对电荷倍增和电子跳跃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通过将点间距离调整至约4.1 nm,不仅降低了电荷倍增的阈能,还有效抑制了CQD聚集引起的器件退化,从而显著提升了器件的稳定性和探测性能。

3. 优化后的CQD红外光电探测器在940 nm波长下实现了最大电荷倍增增益85倍、峰值探测度1.4 × 1014 Jones以及带宽1.1 × 106 Hz。这些参数均显著优于现有可溶液加工的红外探测器,展现了其在单光子探测及超高探测性应用中的潜力。

图文解读

图1:基于胶体量子点CQD,红外光电探测器infrared photodetectors,IRPDs增殖机制评估。

图2:具有硫醇配体的胶体量子点CQD固体表征。

图3: 利用巯基thiol处理,胶体量子点CQDs的DFT计算。


图4:在940nm红外光源下,基于胶体量子点CQD的红外光电探测器IRPD器件性能。

结论展望

本文研究表明,通过电动势驱动的电荷倍增机制,可以显著提高CQD层的探测能力,尤其是在采用适当的配体处理后,能够有效抑制电子隧穿噪声和提升电荷倍增效应。

CQD层的厚度对电荷倍增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强调了保持适当的CQD层厚度(超过540nm)对于优化探测器性能的重要性。研究还揭示了配体长度对CQD性能的影响,尽管较长的配体可以增强电荷倍增,但也可能影响电子跳跃的概率,进一步揭示了CQD层的结构与性能之间复杂的关系。

此外,研究通过结合DFT计算和Poole-Frenkel模型,深入分析了电荷倍增的机理,这为进一步理解和设计高性能CQD基器件提供了理论基础。总之,本研究为高效红外探测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在配体优化、电荷倍增和噪声抑制方面。

文献信息

Kim, B., Lee, S.Y., Ko, H. et al. Ultrahigh-gain colloidal quantum dot infrared avalanche photodetectors. Nat. Nanotechnol. (2024).

来源:朱老师讲VAS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