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季以来,庆阳市降水持续偏少,旱情严峻,严重影响夏粮生产和秋粮播种。5月21至22日,我市迎来一次降水天气条件,市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最终各地降水量达6.2毫米至20.0毫米,大部分县(区)出现今年第一场透雨,有效缓解旱情,助力农业生产。
春季以来,庆阳市降水持续偏少,旱情严峻,严重影响夏粮生产和秋粮播种。5月21至22日,我市迎来一次降水天气条件,市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最终各地降水量达6.2毫米至20.0毫米,大部分县(区)出现今年第一场透雨,有效缓解旱情,助力农业生产。市气象局提醒,目前旱情尚未完全解除,建议各地加强田间管理,做好防旱抗旱工作,并密切关注后期天气变化。
据市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1月至5月中旬,我市整体呈现气温波动大、降水时空不均、寒潮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频发。3月下旬以来旱象加剧,除正宁县外,其余县(区)无有效降水,降水较常年异常偏少87%至94%。截至5月18日,麦田0厘米至5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大部分低于50%,中北部达重旱,严重影响夏粮生产和秋粮播种。受高空冷涡和西南气流的影响,从5月21日起,我市各地陆续出现降水天气,气象部门抓住这一有利降水天气条件,积极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此次降水覆盖范围广,强度适中,是今年入春以来我市迎来的首场透雨,有效缓解了持续多日的旱情。
“此次适时降水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不仅缓解了当前作物生长的水分胁迫,也为即将到来的夏收夏种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对正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的冬小麦而言,此次降水将促进籽粒灌浆,提高千粒重。但由于前期干旱持续时间长、程度重,目前全市仍未完全解除旱情,特别是中北部地区的土壤墒情仍显不足。”市气象局西峰农试站站长、高级工程师周忠文说。
目前,我市冬小麦、油菜正值灌浆需水关键期,严重干旱导致植株矮小、叶片黄枯,夏粮减产风险陡增;春玉米、马铃薯受墒情制约普遍缺苗断垄,部分田块仍未完成播种。
市气象局预测5月下旬,我市将有两次降水过程,24日至25日及26日至27日有分散性阵雨,其余时段以晴到多云为主。市气象局建议各地,首先,抢抓降水时机,加强田间管理,冬小麦正处于灌浆关键期,可开展“一喷多防”工作,追施少量速效肥,促进籽粒饱满;玉米、马铃薯等秋粮作物应及时查苗,缺苗断垄的地块可趁墒补种早熟品种。其次,科学蓄水保墒,应对可能持续的干旱,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集雨设施(如水窖、涝池)蓄积雨水,为后期农业生产储备水源;墒情较差的田块可采取覆盖保墒措施,减少水分蒸发;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全力保障农业生产顺利推进。再者,做好夏收准备,防范后期天气变化,提前检修收割机械,关注晴好天气窗口,适时抢收成熟小麦;各地需防范大风对小麦倒伏的影响,及时采取防风措施。(作者:路世玲)
来源:这里是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