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网络空间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要不断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持续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交流共享平
当前,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网络空间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要不断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持续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交流共享平台,为建设网络强国、推动民族复兴凝聚力量。
▲“乡村主播”沈芝琴在“村超”现场直播球赛。 来源:贵州省榕江县人社局
坚持党的领导,引领航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各族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始终在我国互联网发展历程中发挥着规划者、领航者、决策者的关键作用。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要加强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引导,防范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提高网络综合治理效能,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统筹网络空间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整体布局,建设涵盖政策支持、法律保障、舆论引导、舆情应对的制度体系,把坚持依法治网落到实处,让网络空间维护民族团结有法可依、有法可循。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网信战线民族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增强主体意识,凝聚共识
网民是网络空间的主体。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要增强网民的主体意识,从信息接收者转变为网络空间建设者,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
要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增进各族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文化交流活动,使各族群众在亲身参与中加深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理解。注重加强青少年教育,促进学校、社会与网络资源联动,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在网络空间成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青春力量。发挥网民的创造力与主动性,鼓励网民创作和分享民族团结主题的短视频等,组织开展线上交流活动,让网络空间成为凝聚共识的互动平台。
激活数字动能,成果共享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网络空间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激活数字动能,不仅是科技赋能经济发展的表现,也是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有助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民族地区在融入新发展格局、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2024年柳州鱼峰歌圩中秋歌会直播盛况。 来源:柳州市委宣传部
“互联网+”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当前,新电商行业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能,不断释放数字经济的韧性和活力。民族地区通过电商平台展销特色产品,借助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等方式,把地域特色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特色产品走向全国甚至全球市场。
数字经济为民族地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有力支点。数字经济链条的建立,带动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从事电商运营、物流服务等工作,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布局,统筹推进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等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和规模化部署,民族地区网络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各族群众在共享数字红利的同时,也在网络空间中找到新的发展机会。数字经济赋能成果共享,促进了民族团结与经济发展双赢。
优化网络生态,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网络空间是信息传播的平台,也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场所。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良好的网络生态,有助于各族群众在互联网中获得文化归属感,增强文化认同。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丰富网上精神文化生活,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提升网络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国家重大文化设施和国有文化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提高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普惠性和便捷性。广泛凝聚新闻网站、短视频平台等传播合力,通过专题活动、互动栏目、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弘扬党带领各族人民在团结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鼓励和支持网民发挥创造力,以文、图、声、光、电等多种形式,创作生产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产品,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力,使中华文化在网络空间中不断传承和弘扬,使各族群众在网络空间中密切情感联系。
织密安全防线,提升治理水平
当前,互联网等信息网络的普及性、互联性、复杂性以及经济社会对信息网络的依赖性不断增强,给国家网络安全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网络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严峻。网络空间不仅是交流互动的场所,也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织密网络安全防线,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