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大手牵小手”绘就育人“同心圆”

B站影视 2024-12-23 18:10 1

摘要:这堂课是重庆医科大学携手高新区、大学城树人小学共同探索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活动同时也是重庆高新区“青春思政”共同体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

近日,在重庆大学城树人小学的教室里,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施洋以“生命教育”为抓手,为五年级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具有医学特色的“特殊思政课”。

这堂课是重庆医科大学携手高新区、大学城树人小学共同探索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活动同时也是重庆高新区“青春思政”共同体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

张施洋通过“无私奉献的伟大”“社会支持的力量”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3个板块,紧扣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了重庆医科大学创校先驱爱国奉献的故事和自己在“由医生转为思政教师”过程中对于生命的思考,特别是在面对器官捐献者时的心灵触动,传达了“仁爱生命、致敬奉献”的深刻意义。张施洋还以弹奏吉他、带领同学们演奏乐器的形式,让小学生们感受到生命的律动,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珍爱生命、爱国奉献的情感。

看着孩子们在“生命教育课”上感触深刻,重庆大学城树人集团校长王睿科非常感动:“重庆医科大学开展的大学教师进小学,大手牵小手等‘爱国教育’‘生命教育’行动,对大学城树人小学的育人品牌建设也有很大启发。”

“学校积淀的丰富思政育人资源及深厚医学底蕴让学生们感受和体验到了思政课的魅力。”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磊表示。

三峡库区,地处渝东北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当地部分中小学思政教师队伍、思政课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2023年,重庆医科大学“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谢明蒙,在重庆市三峡卫生学校支教期间,把思政课放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彭咏梧烈士陵园,带领30余名高中生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自2013年起,重庆医科大学与重庆市三峡卫生学校结对共建“青马工程”培训班,持续11年陆续有近百名学生投身“以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支教事业。学校积极搭建思政教育合作培养平台,组织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深入生活,把社会实践作为提高育人效果的有效途径。

2019年,重庆医科大学成立校史讲解志愿服务队,引导青年学生及广大群众自觉成为西迁精神的传播者、传承者和践行者。近五年累计培养170余名校史讲解员,服务参观人员1.5万余人次,成为学校传播校史文化,传承西迁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

近年来,重庆医科大学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发挥医学教育资源优势,为渝中区、高新区等多所学校提供了持续性的定向精准授课和志愿服务,并与区教委等组成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重点建设共同体”,依托“青马工程”培训班让大学生为高中生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打造了“缙云讲坛”“心+苑朋辈活动”实践教育等品牌,充分发挥高校资源和平台优势,组织高校“大师资”,拓宽思政“大视野”,推动实现“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加速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形成合力,成效显著。

为进一步探索大中衔接协同育人模式,学校还于2023年开始设立校园开放日,重庆南开中学、宏帆八中、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等上百名高中生走进重医西迁精神主题展览现场、瞻仰西迁浮雕,了解先进育人理念,近距离聆听重医创校先驱奋斗故事,感悟爱国奉献深刻内涵。

“党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覃正杰表示。近年来,学校大力传承弘扬“西迁精神”,用品牌打造优质红色教育资源,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全国影响力、重医辨识度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育人之路。(中国教育报0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杨国良 通讯员 蔡雨齐)

作者:杨国良 蔡雨齐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